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6-07 14:58:54
導語: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人力資源開發過程中融入職業教育,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高職百萬擴招政策出臺后,高職院校的生源復雜多樣,生源結構明顯改變,不同學生群體的年齡、生活背景、知識結構及學習需求存在巨大差異,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高職院校在教學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對現行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高職院校;百萬擴招;財務會計
對于我國教育體系來說,高職教育在其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關鍵作用,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貢獻了重要力量。高職院校百萬擴招政策一方面可以解決部分高職院校招生難、生源荒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這就意味著高職院校教師必須打破現有的授課方法,采用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不同生源的學習水平,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教學的創新與改進,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
一高職百萬擴招背景介紹
2019年3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2019年5月,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5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明兩年高職擴招200萬人。高職擴招政策的實施是黨中央在教育工作上的重大決策,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的教育改革,也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一方面,該政策旨在幫助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社會的整體就業率,讓重點群體可以獲得重新接受教育的機會,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就業質量。除此之外,高職擴招政策的實施能培養更多技術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為各行各業輸送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能夠將勞動力存量置換為優質的人力資源,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政策。
二高職擴招背景下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在百萬擴招的背景下,高職院校不僅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百萬擴招無疑是利國利民的有利政策,同時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師提出新的挑戰,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促使高職教師根據新的情況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高職教育長期以來的教學模式以“線下教學+實習”為主,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步調統一。而百萬擴招政策實施后,這一傳統模式被打破,部分擴招生會進入學校學習,部分擴招生因為自身還有工作要兼顧,無法進入學校進行線下統一集中的學習,因此高校教師必須主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還要采用線上教學模式。1.根據高職擴招生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財務會計課程是學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核心必修課,在校學生需要一學年的時間學習完全部課程,除了理論學習外,還有專門的實訓周進行實訓練習,該課程在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校的統招生學習基礎較好,已經修完高中課程,大部分學生通過線下課堂學習和老師的督促能夠跟上教學進度,學習質量能夠得到保證;根據學校的教學安排統一學習并參加線下統一考試,教師能夠隨時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部分擴招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基礎較弱,部分學生平時因為有工作需要兼顧,無法利用白天的時間進行學習,只能利用工作之外的零散時間自學,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缺乏足夠的學習熱情。少數學生存在學習抵觸情緒,喜歡在網絡世界中閱讀各類信息。擴招生大多不在校園內學習生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教師無法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知之甚少,學生不主動和老師溝通學習情況或者請教問題,這些都是百萬擴招政策實施之后學校及教師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教師需要對學生情況進行全面的摸底調查,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專業、基礎水平、學習能力等信息,然后結合摸底調查的結果,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進行調查。A層次的學生為通過高考被學校錄取,專業基礎、學習習慣較好,對所學專業具有較濃厚的興趣,有一定的學習主動性。B層次學生是通過學校的單獨招生考試被錄取的,這類學生沒有經過高考,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相對較弱,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老師的監督和督促。C層次學生為擴招生,學習習慣較差,有些學生僅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學習基礎薄弱,但是部分學生有工作經歷,掌握了一些實踐技能,學習的目的性較強。三類學生各有各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依托各類資源平臺,借助各類精品在線課程,在混合式教學基礎上開展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混合式教學作為中心,根據學生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促進學生的專業發展。2.優化課程標準財務會計課程作為核心專業課程,學生在學習財務會計課程之前已經修完基礎會計課程,通過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學生需掌握財務會計中常見業務的會計科目、會計分錄,掌握財務會計崗位常見業務的核算,在學習財務會計課程的同時還要學習納稅會計、管理會計、商業會計等其他專業課程,后續課程還有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財務會計課程的內容與這些課程均有交集,財務會計課程是專業核心基礎課,通過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為后續其他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財務會計課程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通過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增強學生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對于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遵循相同的課程標準,部分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的知識和相關技能缺乏了解,學生由于基礎不同所以掌握的知識也是參差不齊,必須對課程標準進行優化運用,使課程標準更加具有針對性,使不同生源的學生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綜合考慮不同生源的學生對于職業能力的要求,以及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做好課程知識點的梳理,確定難易程度不同的模塊,并在此基礎上劃分相應的子模塊,每個子模塊中包含不同的教學單元,不同的單元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提高教學質量。3.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混合式教學模式根據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進行設計。課前依托網絡教學平臺,發送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初步掌握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根據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調整教學策略。課中通過任務引領、小組協作,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時能夠有充足的學習資源可以參考,利用掌上高校、學習通等平臺資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后鞏固延伸、溫故知新,學生完成平臺上發布的課后任務,教師查看學生作業并分析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下次課上進行詳細講解并給予點評。教學過程中可以引入各類資源,如新聞、視頻等,結合時事,充分利用釘釘、騰訊課堂等在線教育平臺,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互動,提升學習效果。4.教學過程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課程思政是指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課程思政并不是在教學過程中直接照搬思政課,而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的職業素養、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靈活地融入專業課的講授過程中。針對不同生源的學生,將課程思政以隱性教育的方式融入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擴招生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經歷較復雜,學生素質水平參差不齊,思想狀況更為復雜,課程思政的難度會更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重新設計和規劃。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教育能力,擴大教師的知識面,提高專業課教師對于課程思政教學的認知及重視程度,專業課教師要主動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其次,教師要改變專業課程只注重專業知識的教授、輕視思政教育的觀念,用更加靈活的方式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融入教學中。最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程教學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實現“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標。5.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首先,高職教師應克服職業慣性,具備教學工作調整的能力。由于不同生源的學生學習動機、基礎水平和成長經歷都存在一定差異,如果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教師要深刻思考如何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落實分層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其次,百萬擴招對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面對當前十分復雜的生源結構及學生不同的學習訴求,教師必須要對現有的教學觀念進行改進和創新,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和教學特色,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后續多元化職業教育的落實奠定良好基礎。[1]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在全新的教育環境下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學校需要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教育活動,為教師提供更多深造進修的機會,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業務水平。同時可以聘請一些經驗豐富、技能較強的兼職教師,也可以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促進企業財務人員和學校教師的溝通與交流,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從而更好地完成學校的教學工作。6.豐富教學資源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學科教學上面臨著教學資源不足的困境,影響了學科教學的順利實施。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好教學資源的優化與配置,并適當加大投入,多方共同做好豐富學校教學資源的工作,從而為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提供足夠的支持。在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中,要想更好地豐富教學資源,拓寬教學空間,可以以就業為導向調整教學內容,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根據學校現有的教學條件為學生打造虛擬的職場環境,積極引進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體驗系統,建立相應的仿真教學實踐基地,并適當購進相應的軟硬件教學設備,在教學基地打造專門的多媒體教室和實驗室等。[2]在豐富教學資源的同時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實踐操作的機會,為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順利推進創造有利條件。7.改變單一的考核評價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考核評價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保證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百萬擴招背景下,生源結構越發復雜,表現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點,傳統的教學考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教學考核的需求,無法將學生的真實水平反映出來,自然會影響到后續的人才輸出效果。而且百萬擴招背景下部分擴招生無法到校參加線下考試,教師必須構建一套全新的教學考核體系,既要有知識評價,也要有技能評價,既要考慮生源結構的多元化,也要保證人才輸出的質量。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地實施多樣化的教學考核,盡可能地做到“寬進嚴出”。同時,關注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綜合素質,結合其平時各方面的綜合表現、實訓教學環節的表現等對學生職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展開評價。[3]在考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必須要堅持“寬進嚴出”的原則,將職業教育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4]
三小結
高職院校百萬擴招政策的實施不僅能夠有效緩解我國當前的就業壓力,同時也能為社會培養更多高技能的人才。高職百萬擴招背景下,對于高等職業院校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當前的高職教育中,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信息化教學的需求,學校和教師要以此為契機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結合百萬擴招背景下生源結構多樣化的特點,不斷探索全新的混合式分層教學模式,積極做好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改進,明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5]讓高職教育可以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促進高職教育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龍海,張亮,熊景鳴.百萬擴招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J].機械職業教育,2020(9)
[2]崔婧,尹夏楠,徐鯤.移動互聯網背景下財會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以“財務會計”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20)
[3]曹?。胺D課堂”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以《財務會計》課程為例[J].納稅,2018(26)
[4]闕紅艷.能力本位視角下高職《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以JJ職業大學為例[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4)
[5]郝蘋.開放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以“高級財務會計”課程為例[J].科教文匯(中旬),2013(2)
作者:龐婧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建筑設備安裝識圖與施工工藝分析
- 下一篇:規?;i場常見寄生蟲病防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