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與對外貿易研究

時間:2022-06-20 11:45:23

導語: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與對外貿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與對外貿易研究

摘要:經濟全球化發展促進了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的轉變,也對我國對外貿易戰略選擇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當前的環境和形勢下,分析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根據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的變化合理制訂我國對外貿易戰略計劃,能為我國競爭力的提升及在國際經濟發展環境中的綜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在分析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的基礎上,結合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環境的變化,對我國的對外貿易戰略選擇進行研究

關鍵詞:國際經濟貿易;對外貿易戰略選擇;區域自由貿易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際化發展趨勢的日益顯著,推動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及其有關戰略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矛盾與問題[1]。例如,部分企業不適應國際經濟貿易環境,導致其在貿易開展與經濟往來過程中存在較多困難,不僅制約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而且會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的創新,需要引起重視。對此,文章在分析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圍繞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選擇進行研究。

1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趨勢

結合全球經濟發展形勢及國際經濟貿易的環境變化,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概括了國際經濟貿易在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趨勢。

1.1新的經濟力量不斷涌現

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發達經濟體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其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的任一舉動,都會對世界經濟貿易環境及其發展趨勢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和逐步深入,以及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國際經濟發展中一些發達經濟體的發展速度逐步放緩,新的經濟力量及經濟發展聯合體逐步涌現,并遠高于發達經濟體的發展速度。這些新涌的經濟力量以發展中國家為典型,這些發展中國家所組成的區域經濟體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形勢形成了較大的沖擊[2]。發展中國家及其所組成的區域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快速發展,與發展中國家本身擁有較為豐富的勞動力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有密切的關系。在上述資源優勢和各條件的支持下,發展中國家逐步在全球經濟發展及國際經濟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發展前景越廣闊。與之相反,發達國家的老齡化日益加劇,再加上經濟空心化等的影響,呈現較為緩慢的發展態勢[3]。

1.2日益信息化

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日益深化,互聯網與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為全球經濟發展及國際經濟貿易環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形勢下,未來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將呈現信息化發展態勢。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及其發展為國際經濟貿易往來提供了有力的平臺和技術支持,在相關技術條件的支持下,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4]。當前,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其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各方面的應用得到了重視。對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下的各國而言,在發展對外貿易的過程中,要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從而為國內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中的發展,以及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模式的轉變和創新提供更有力支持[5]。

1.3保護主義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抬頭

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長期存在自由主義與保護主義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這兩種意識形態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產生了不同的作用和影響。自由主義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處于相對主導地位,提升了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發達國家的經濟實力,為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支持,使其在世界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以美國為例,其在經濟發展中一直奉行自由主義貿易思想,這種思想使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獲取了較大的收益,顯著提升了美國在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中的地位,使其經濟實力遠遠超出其他國家。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國際經濟貿易,形成了復雜多元的國際經濟貿易環境,動搖了發達國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地位,使其在發展中面臨困境,后勁明顯不足,表現出較為緩慢的經濟增長趨勢。其中,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為保護自身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的地位,逐漸開始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實施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形成了較大的影響[6]。

1.4區域自由貿易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有區域貿易、雙邊貿易及多邊貿易等不同形式。其中,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早期階段以雙邊貿易和多邊貿易形式為主,這兩種經濟貿易形式在具體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問題。例如,雙邊貿易形式經濟貿易的規模較小,經濟貿易發展中對國際經濟形勢及環境的影響明顯不足,再加上其貿易發展會涉及不同的國家,如果對各國家的發展協調不到位,就會出現達不成共識等問題,從而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及有關國家的經濟水平提升產生不利影響。不管是早期的雙邊貿易還是多邊貿易,其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隨著國際經濟貿易的不斷發展與逐步深入,區域貿易形式出現和發展,并對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其中較為典型的有歐盟組織的成立及亞太經濟組織構建等,其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聯合體,在歐洲經濟發展及亞洲經濟崛起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5技術化發展趨勢日益顯著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對綠化環保與節能發展的重視,為滿足廣大經濟貿易參與主體對綠色貿易發展的現實需求,實現全球經濟低碳化發展的目標,要加大對有關技術的研究和投入支持力度,從而為全球經濟發展及國際經濟貿易的往來提供技術支持。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技術化發展趨勢日益顯著,主要表現為以相關產品為代表的技術創新與研發應用等。根據該情況,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技術化目標實現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技術創新的重視和支持,不斷提升有關技術產品的競爭力,并加快有關創新體系的建設和應用,從而為國際經濟貿易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升級和創新提供有力支持,加快國際經濟貿易創新體系的建設及其快速轉型發展目標的實現[7]。

1.6服務貿易呈現新面貌

服務貿易在整體貿易未來發展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面對貿易內核的改變、貿易形勢的轉化以及全新的貿易體制內容,各國的對外貿易輸出也應有所改變。目前,服務貿易更多地體現在交通旅游類及技術輸出類服務方面。信息技術是推動服務貿易發生根本轉變的關鍵。信息技術及海量信息增強了服務貿易傳遞與交流的便利性,并在當前的國際貿易中以更多服務形式表現出來,如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服務輸出。在對外服務貿易理念方面,我國作出了巨大的改變,相關會議、論壇不斷開展,如品牌專題論壇、高峰論壇、行業會議等。目前,對外服務貿易的品牌類型以電信、金融、信息、體育、文旅等服務模式為主。可以預見,服務貿易在未來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會越來越高,并逐漸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2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選擇

根據上述對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的研究,結合國際經濟貿易環境與發展形勢的轉變,為促進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保證其方向選擇更科學,應從以下方面準確把握和控制。

2.1合理調整對外貿易經濟戰略與政策制度

一方面,應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勢和不足,充分利用優勢資源,積極彌補對外貿易發展中存在的缺陷,不斷調整我國對外出口結構,從而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及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地位的提升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根據當前的國際經濟貿易形勢,使傳統的出口結構朝高新技術結構方向調整,不斷提高對外出口產品的科技含量,從而提升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地位。

2.2加快我國對外貿易人才戰略的實施

將人才培養納入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體系,通過對企業的合理引導,使其在發展中更重視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為國內外貿企業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人才競爭及發展提升提供人員支持。加強人才培養,不僅應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規劃,結合我國對外貿易人才的需求開展針對性的人才培養,還需要在人才培養中加快有關體系的建設和技術創新,制訂合理的戰略規劃與合作計劃,為對外貿易企業的人才發展及其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競爭提供有力支持[8]。

2.3重視品牌戰略的實施

品牌戰略是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方向。在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與方向的選擇中,品牌的建設與戰略規劃的制訂,應從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出發,不斷提升國內對外貿易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和吸引力。一方面,不斷完善品牌設計和管理;另一方面,從政府的政策扶持上加以重視,通過獨資、合資、控股、參股等多種企業實施形式,為對外貿易企業的建設和管理及其在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發展中的作用發揮提供支持。企業要將品牌戰略和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相結合,提高企業品牌建設的國際化水準,并加強品牌的宣傳與塑造,注重品牌文化建設,在相應品牌戰略體系的支持下,為自身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中的競爭提供支撐。

2.4進一步加大對國內優勢產業的扶植力度

加大對國內優勢產業的扶植力度,使其在對外貿易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提升國際經濟貿易影響力。應注重選擇國內重點優勢產業進行全面扶植,并通過重點產業的發展帶動弱勢產業,從而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

2.5重視區域經濟合作

區域經濟合作是國際經濟貿易的重要內容。區域的經濟互通性及區位優勢增強了其在國際貿易范圍內合作的穩定性,也是各國國際貿易青睞的貿易類型及貿易內容。區域經濟合作的意義非常重要,在國家品牌建設方面,區域經濟合作同樣能發揮促進作用,是中小企業存活與發展的主要途徑。因此,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應重視區域經濟合作。韓國、日本等國家與我國鄰近,是我國國際貿易的主要對象。以農產品為例,雖然我國農產品整體上實現了供求平衡,但仍難以滿足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需要從國外進口。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越來越關注產品質量,飲食習慣也有所改變,水果、蔬菜的消費量明顯增加,糧食的消費呈下降趨勢,這增加了日韓與我國在農產品貿易方面的可能性。

2.6加快服務貿易戰略的實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逐漸從以工業發展為主的傳統模式朝第三產業發展模式方向轉變。其中,第三產業的發展更注重服務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代經濟發展要以服務為驅動力。國內經濟環境的轉變,必然會對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和方向的選擇產生一定的影響,使現代社會經濟環境下的服務完善和發展逐漸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部分,第三產業也因此逐漸成為衡量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甚至國際經濟貿易水平的重要指標。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制定要注重對第三產業的強化和支持,包含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精神文明建設等,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從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趨勢及有關貿易協定等層面,加快完善我國對外貿易戰略服務政策,提升我國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競爭力及影響力。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企業主體要重視改革與深化,加快產品調整,完善企業發展與運營管理模式,提升自身在整個行業發展中的服務水平,進而促進企業在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及國際經濟貿易中的地位提升。

3結束語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結合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一方面,要從企業、政府及社會等多方面出發,不斷優化對外貿易戰略選擇,引導企業從戰略高度發展對外貿易;另一方面,要積極借鑒先進的國際貿易經驗,不斷完善我國的對外貿易策略,從而推動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冀牡丹.新時代中國參與全球貿易治理的背景、挑戰及路徑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21.

[2]王煉.國際經濟法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1,32(6):58-60.

[3]熊國鋒.中國在國際貿易規則演變中的地位和策略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21.

[4]邵冰.戰后日本戰略性貿易政策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5]龐小云.《資本論》的國際貿易理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20.

[6]楊聰,劉禺,劉爽.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戰略選擇探討[J].商訊,2019(21):42-43.

[7]楊振方.國際經濟貿易發展趨勢與我國對外貿易戰略選擇[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6(1):53-55.

[8]王迎,多昱瑾.當前形勢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與我國對外貿易戰略的選擇[J].經貿實踐,2016(15):27,29.

作者:杜卓彧 單位: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