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推動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路徑
時間:2022-06-21 09:14:14
導語:互聯網推動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公證法律服務網絡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基于互聯網發展視域下,公證法律服務由原本單一證明業務逐漸向綜合性法律服務發展,這對于公證法律服務行業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本文探究的主要內容是依托互聯網技術,推動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從互聯網技術對公證法律服務行業影響入手,揭示公證法律服務行業所面臨的挑戰,提出構建公證法律服務網絡化的建設規劃,旨在切實提升我國公證法律服務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
時代在發展,互聯網技術越來越成熟,也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公證法律服務行業也不例外。因互聯網信息化、智能化的特點,群眾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豐富,在此背景下,如果公證法律服務行業仍舊采取傳統的服務方式、服務理念,勢必難以滿足群眾的需求而逐漸被社會淘汰。因此,公證法律服務行業應順應時代,把握好發展機遇,通過創新不斷優化服務質量。
一、公證法律服務概念以及發展過程
公證法律服務是由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法律服務,公證法律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法律的正確實施,并保護了群眾、法人合法權益,是以預防為核心理念所衍生的法律服務。我國公證制度的建立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法院職能期;第二個階段,為行政機關職能期;第三個階段,為行政、事業、合作合伙制并存期;第四個階段,從2017年起完全去行政化,公證處只有事業體制與合作制兩種組織形式。公證法律服務行業既為人民服務,也為國家行政執法機關提供輔助效用。目前我國針對公證行業采取“兩結合”管理方式,也就是司法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與公證行業的行業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優化了公證法律服務環境,同時也進一步明確了承擔公證法律責任主體。[1]公證服務行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撐下,人員素質、服務質量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但隨著時間的變遷、時代的發展、百姓需求的變化,公證業務也隨之在不斷增加與替變。基于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大數據、網絡化、云平臺等新興技術的交織構建了豐富的信息傳輸渠道,這意味著公證法律服務也應與時俱進,為群眾、為司法、行政機關提供高效率、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務,創新發展,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二、基于互聯網背景下,公證法律服務未來發展趨勢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全球進入信息化時代,相應地帶動了我國公證法律服務行業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首先,信息化時代,各種網站、APP等載體也逐漸出現在群眾的視野當中,相應的公證法律信息也通過各種信息化載體得以快速傳播和滲透,這為公證法律服務提供了更多可行性,例如公證法律服務宣傳工作,實時接受和傳遞信息,及時更新法律、法規、規章及公證書使用單位的各項新的規定等等,解決了傳統公證法律服務范圍單一、服務時效性低等問題,能夠有效優化公證法律服務整個服務過程,從咨詢,到辦理,再到處理,借助互聯網實現線上預審、線下處理的模式,大大強化公證法律服務效率,實現現代科技與公證服務的融合。其次,針對較為復雜的公證法律服務,例如證據保全、網絡賦強公證等,通過互聯網可以設計專項通道,解決公證手續繁瑣的問題,同時也滿足群體線上公證法律服務需求,也能提升公證法律服務效率,構建可及時溝通的渠道,借此縮短公證機構與當事人之間的距離,強化服務效果。最后,公證機構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遠程視頻審查、采集資料等模式,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電子鑒別技術等方式,針對簽訂合同公證線上進行,將資料上傳至網絡,既降低了雙方交易風險,同樣也完善了簽訂程序,使公證法律服務更加智能化。[2]
三、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給公證服務帶來的問題
使用互聯網技術對于公證行業而言是未來發展趨勢,但在完善服務體系的同時,仍舊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主要包括以下三點:(一)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線上服務,雖然可以提升公證法律服務效率,解決傳統公證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改變了以往紙質版公證書的形式,但群眾對于新鮮事物接受能力上有所不同,所以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需要有個適應過程,且由于線上公證過程會儲存在網絡上,雖然非常便捷,但對網絡環境也有更高的要求,如果網絡安全問題不到位,就可能出現人為破壞、剪接等方面的漏洞,導致網絡儲存資料證明力存疑,影響電子公證法律服務的開展。(二)線上公證也對公證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證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了解法律知識,同時也要具備一定信息能力及創新意識。使用計算機設備只能說是新時代群眾的本能,對于公證人員而言遠遠不夠,其思維、能力都需要在互聯網時代下不斷創新。但當前大多公證人員仍舊依靠面對面來完成公證業務,真正做到完全認同及使用線上處理的還非常少,線上處理能力仍有不足。(三)互聯網線上公證法律服務流程有待完善各個區域公證法律服務能力、法律法規有一定差異,所以針對互聯網線上公證的重視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在當前公證法律服務行業并沒有將傳統公證程序轉化為線上公證的制度以及管理方式,缺乏規范性、可行性的規章制度。由于線上公證程序的不一致,導致群眾在不同公證機構辦理相同類型的公證法律程序,所需要準備的公證材料、處理流程也不同,同時這也影響到司法機關,因缺乏對線上公證合規性、完整性的判斷標準,所以難以確定電子公證的法律效力,有損線上公證的權威性。
四、基于互聯網促進公證法律服務發展需注重的因素
(一)以群眾體驗為首要任務
基于互聯網技術構建線上公證法律服務需要以群眾體驗為首要考慮的因素,線上公證服務之所以受到群眾青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高效性、便捷性。針對線上公證法律服務應以提升用戶體驗感和滿意程度為主,既要滿足群眾客觀需求,同時也要將自身服務宗旨、水平、理念借線上服務模式充分體現出來,從而改變其對公證法律服務的認知,也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使公證法律服務得以順應時代發展,為群眾提供最佳服務。
(二)強化公證法律服務自覺性
公證法律服務在當前社會中要想發揮其最大效率,就需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以此為基準,提升公證法律服務的執行力。具體到實際公證服務,就是強化公證人員的法律意識,不斷學習,不斷優化公證制度,才能使公證機構實現可持續性發展。此外,公證機構也應秉持創新發展理念,整合各項資源,借此優化公證團隊服務質量,強化公證法律服務自覺性。[3]
五、依托互聯網推動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的路徑
(一)構建新時代公證法律服務體系
基于互聯網技術視域下,公證法律服務應基于現代化服務行業特色,認清形勢,明確發展方向,才能做好決策,推動公證行業發展。具體到實際,公證服務行業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強化公證人員法律意識和信息能力,以“法治”作為基準,構建與公證法律服務相關的網絡特色活動,傾聽群眾需求,結合相關法律法規,提升公證法律服務的效率。與此同時,公證人員要不斷學習新技術,做好實踐,增強線上公證法律服務可行性。例如,熟練使用網絡軟件與用戶線上聊天,借助網絡軟件進行電子簽名、上傳紙質資料等。二是強化公證法律制度線上實施力度。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同樣互聯網技術發展也推動了公證法律服務行業創新,在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通過不斷實踐來搭建和完善公證法律服務行業與互聯網技術之間的橋梁,只有總結問題,找到解決方式,才能逐漸完善服務體系。實踐互聯網技術下的公證法律服務需滿足社會需求、社會供給兩部分內容,從社會群眾需求入手,依托公證法律制度,并借助互聯網技術,形成“互聯網+公證法律”的服務體系,全面規范監督體系、資格認證體系、權益保障體系以及網絡管理體系,提升公證法律服務的全面性。三是促進公共法律服務朝著多元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之間建立可溝通的渠道,秉承“依法辦理”理念,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司法公正和社會公平正義、全方位對外開放等提供公證法律服務。
(二)完善線上公證法律辦理程序
互聯網公證法律服務,實際體現為線上智能化辦理,當前線上公證法律服務在辦理程序上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所以公證法律服務人員需從辦理程序上進行創新。在《公證程序規則》中明確了線上公證的具體工作流程,從最初提交申請,公證機構受理,到審查、出具公證書,最后發證、歸檔等若干個環節。大多辦理程序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線上辦理,用戶不需要多次往返公證機構,解決“辦證慢、辦證難、辦證繁、辦證遠”等問題。此外,線上公證還需保證電子公證書的證明力、線上公證的正當性以及線上公證電子數據的安全性。具體到實際公證法律服務中,首先,公證人員借助公證機構網絡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交驗證申請,驗證申請者基本信息以及提交資料的可信度。之后,由公證機構制作公證書,公證書包括電子形式和紙質形式,兩者具有同等效用,發揮電子公證書的作用。[4]其次,公證機構建立自己的移動客戶端,上面顯示申請者從提交申請到完成公證整個流程以及服務項目,申請者可以通過客戶端查詢辦理流程、狀態等,同時將公證質量要求貫穿于各個環節,實現全程留痕、可控、監管,提升公證服務質量。最后,加強對公證法律服務辦理程序風險防控機制,建立“人防技防并重”“同步異步審查”“線上線下管控”相結合的風險防控機制,降低申請者資料被篡改、損壞等情況出現。
(三)實現公證結構縱向、橫向結合
所謂“縱向結合”就是與各種新型互聯網平臺、自媒體等進行合作,搭上互聯網的快車,使公證法律服務與群眾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同時也把握新時代網絡傳播方式和渠道,借助互聯網技術將公證法律服務工作引入群眾的視線當中;“橫向結合”是強化公證機構內部聯系,提升公證機構獲取信息的渠道,通過電子網站、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使公證法律結構實現上下協調統一,進一步提升公證法律服務效果。通過縱向、橫向結合,構建交互型綜合法律服務平臺,除一般公證申請、受理、查詢功能之外,設定更多服務項目,例如專家咨詢、家事法律服務、人臉識別登記功能等,形成線上宣傳運營、線上預約、線上受理的公證法律服務體系,促使公證法律服務咨詢流程、處理流程不斷完善,[5]同時也能與時代接軌,使更多企業、群眾享受到“互聯網+公證法律服務”所帶來的“數字紅利”。
(四)提升公證法律服務人員綜合素質
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公證法律服務創新發展,除強化服務體系,完善辦理程序之外,還需提升公證人員綜合素質。因公證人員是線上辦理的服務人員,其自身需基于現代化法律服務各項要求下,不斷學習先進的信息技術,革新傳統思想,才能為公證法律服務行業發展提供助力。此外,我國社會發展與法制建設水平正在逐年提升,公證法律服務所囊括的公證類型也越來越復雜,在“互聯網+公證法律服務”體系下,公證人員需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學習、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滿足網絡時代對公證人員的要求,進而在公證法律服務行業發展洪流中站穩腳跟。基于此,公證法律服務機構應加強對內部公證人員的培訓力度,構建內部學習、溝通、反饋渠道,并將最新的公證法律服務條例、需達到的要求、基礎課程、公證APP操作方法等通過有效的渠道傳輸給公證人員,結合公證、高效的監督,切實提升公證人員的信息能力、專業素養等。此外,對新人選擇公證法律服務機構也要予以重視,通過提升入職門檻、加強崗前培訓和崗后學習、提升工作人員福利和薪酬、引入績效考核等方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也為公證法律服務行業提供更多新鮮血液。[6]只有穩定后方,使公證人員形成持續學習的意識,才能保證公證法律服務機制的創新。總而言之,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公證法律服務內容、管理體系、管理方式等都在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公證法律服務機構應當意識到新時代公證服務發展趨勢,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全面升級,包括服務體系、辦理程序、服務平臺以及公證人員專業素養等。通過有效的方式,真正實現“互聯網+公證法律服務”模式,也落實國家所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使公證法律服務與時代接軌、與群眾接軌,強化公證法律服務效率。
參考文獻
[1]嚴炯.互聯網公證在法律服務中的應用與發展[J].法制博覽,2021(25):155-157.
[2]王紅.互聯網時代的公證法律服務分析[J].法制與社會,2021(21):151-152.
[3]“公證E通”二周歲了!慈溪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證服務網絡[J].寧波經濟(財經視點),2021(6):40-41.
[4]方良禎.“互聯網+公證”在公證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公證,2021(5):39-41.
[5]侯厶瑜.淺談公證法律服務的完善[J].法制博覽,2020(11):156-157.
[6]杜航.“云上公證”系統——公證業務從線下到線上的跨越[J].中國公證,2020(2):46-47.
作者:彭亮 單位:湖南省邵陽市罡大公證處
- 上一篇:本科高校勞動教育實踐路徑
- 下一篇:高校思政課教學困境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