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教育對老年社區的影響

時間:2022-06-21 15:16:53

導語:賦能教育對老年社區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賦能教育對老年社區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賦能教育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撫州市臨川區第二人民醫院接診的60例CAP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賦能組、常規組各30例,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賦能組患者在常規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采用賦能教育。干預前后分別通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估表評價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與自我管理能力,比較2組患者出院時的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干預后賦能組GSES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賦能組患者干預后自我管理疾病能力、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自我監控癥狀、自我心理調整、發現新問題及時處理、定時復診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賦能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比常規組的86.67%高,但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賦能教育可有效提高CAP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患者滿意度,更利于疾病康復,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社區獲得性肺炎;老年患者;賦能教育;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通常指在非醫院場所發生的感染性肺實質炎癥,一般將年齡≥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統稱老年CAP[1]。由于老年CAP初期起病癥狀不明顯,體征不典型,難以診斷,且老年人易感染耐藥菌,藥物代謝能力隨年齡增加而下降,導致目前老年CAP后期重癥病死率高達50%以上[2]。有研究表明,有效的護理模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快臨床癥狀緩解,促進患者康復[3],因此積極探索新的護理模式至關重要。與傳統的CAP教育相比,賦能教育更著重于應用專業知識技能給予患者自我能力的培養,以患者為中心,使其主動形成健康的思維與行為,從而利用疾病管理與康復[4]。賦能教育主要分為五步:①發現問題;②釋放情緒;③設定目標;④制定計劃;⑤綜合評定。本研究選擇60例CAP患者,旨在觀察賦能教育對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與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撫州市臨川區第二人民醫院接診的60例CAP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賦能組、常規組各30例。賦能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6~76歲,平均年齡(69.54±5.85)歲;學歷:小學9例,初中及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6例;伴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冠心病8例。常規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5~74歲,平均年齡(70.68±7.11)歲;學歷:小學10例,初中及高中11例,大專及以上9例;伴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冠心病1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學歷、基礎疾病等一般情況對比,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納入標準:①符合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標準[5],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等,經肺部影像學檢查確診;②年齡≥65歲;③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患者本人具有正常的學習溝通能力。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疾病、神經功能障礙病史;②伴嚴重器質性功能疾病患者;③伴有聽覺障礙,感知覺障礙患者。1.2護理方法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的用藥指導,疾病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賦能組患者除了常規的護理措施,由賦能教育指導小組成員對其每天進行1次賦能教育。組建賦能教育指導小組,組員由護士長及6名具有呼吸內科專科護理經驗5年以上的護士組成,對組內成員進行為期1個月的專業培訓,對賦能教育的主要內容、自我效能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的概念進行學習,學習相關量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保證對患者進行指導時內容輸出的一致性,定期考核,成績合格者方能進組。賦能教育主要步驟為:①發現問題。指導小組成員結合患者相關信息資料,并向患者開放性提問,比如“您知道哪些方法可以促進肺炎康復?”“您現在對于治療還存在什么疑慮嗎?”,請患者主動反饋對疾病的了解情況,初步評估自我管理水平,有針對性地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及家庭支持情況等,初步分析患者需求。②釋放情緒。問題確定后,協同患者發現問題根源,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后,指導者需以患者為中心進行干預,如有的發熱患者體溫反復不退,可能會產生害怕、焦慮情緒,可激勵患者緩解壓力表達情緒,耐心傾聽并給予心理支持,堅定患者意志,加強患者信念感。③設定目標。護理人員運用專業知識協助指導患者針對自身情況設定相對應的目標,增加患者疾病管理參與感,增強治愈信心。④制定計劃。鼓勵患者根據自己定下的目標制定相應計劃,指導者在尊重患者生活習慣、文化信仰的基礎上給予專業意見。⑤綜合評定。每次賦能教育后,通過詢問交談的方式評價教育效果,通過交流發現新問題并解決,針對患者教育輔助效果調整目標并修改計劃。1.3觀察指標對2組干預前后患者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①自我效能水平:選用由王才康等翻譯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其Cronbachα系數為0.8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該量表共10個小題,每個小題有4個程度選項,分別為“完全錯誤”“部分正確””大多數正確”“全部正確”,患者根據其自身情況作出選擇,評分按照順序計1~4分,總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強。②自我管理能力:選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估表[7],其Cronbachα系數為0.9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該表格共25小題,分別從自我管理疾病能力、自我監控癥狀、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自我心理調整、發現新問題及時處理、定時復診等方面評分,各維度總分為1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③護理滿意度[8]:出院時采用自制《護理質量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2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90分為比較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選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干預前后GSES評分變化比較干預前,2組GSES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賦能組的GSES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1。2.22組干預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干預前,2組自我管理評分無統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賦能組自我管理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2.32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賦能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比常規組的86.67%高,但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3討論

CAP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疾病后期病死率高,臨床癥狀個體差異較大,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故早期診斷與個體化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在綜合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的基礎上,還需考慮其生理特性及用藥反應。賦能教育最早由美國學者引入患者的健康教育,通過提供專業知識,激發內心覺悟,從而提升自主判斷、思考問題的能力,早期僅限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9]?,F如今賦能教育在國外各種疾病護理中大量應用,如肺炎、高血壓、潰瘍性結腸炎等,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10]。相關研究發現,賦能教育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與自我管理能力,通過培養患者的行為意識,激發內在動力,加速康復過程[11]。本研究結果顯示,賦能組患者自我效能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考慮可能是因為在賦能教育中,患者全程參與討論了針對自身問題發現、計劃、解決的全過程,思考了解疾病的治療與護理,可主動預防引起或加重呼吸道疾病的誘因,及時緩解呼吸道癥狀,提高了治療的主動性,更能積極配合各項治療護理工作,同時能在護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面對不良情緒,運用正確的方式紓解,這些改變對疾病的恢復都起到了相對積極的作用。隨著患者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逐漸增加,心理上的改變潛移默化地推動生理上的改變,使得療效愈加明顯,患者的自信感也隨之增加,故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到了明顯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賦能組患者自我管理評分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考慮可能是因為在賦能教育中,通過護理人員的引導,患者主動調節自身行為的能力得到提升,提升了參與感,患者更主動地關注自身病情發展、演變過程,由被動接受治療轉變成主動了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各種因素對呼吸道疾病的影響,出現常見癥狀時的處理方法,更科學地看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癥狀,對于一些異常癥狀可積極主動反饋,以便于醫護人員及時采取治療措施,改善預后。患者行動力得到加強,自我意識在不斷增強,可做到主動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吸煙患者可主動戒煙,按時按量用藥,積極配合基礎疾病的控制,故自我管理能力也隨之提升。本研究中賦能組護理滿意度為96.67%,比常規組的86.67%高,說明賦能教育可提升護理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紤]原因為護理人員通過系統化的賦能教育培訓后,利用其專業技能知識正確引導患者,給予適當的鼓勵,幫助患者對疾病建立良好的認知,有效緩解其緊張、焦慮情緒,不僅有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還能及時疏導心理問題,為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颊咦晕夜芾硪庾R增強,并依靠內在驅動力管理身體健康,增強了治療的依從性,促進疾病的康復,療效好,護理滿意度也隨之升高[12]。綜上所述,賦能教育應用于老年CAP患者的治療中可顯著提升其自我效能水平與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提升護理滿意度,臨床價值高。

作者:徐鳳娟 單位:撫州市臨川區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