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有害生物及無公害防治技術探討

時間:2022-06-23 15:17:17

導語:林業有害生物及無公害防治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有害生物及無公害防治技術探討

林業有害生物是影響山東省森林資源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山東省森林面積不斷擴大,但是林業有害生物發生越來越頻繁,影響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由于人工林面積增長、林木品種單一、不合理用藥,增加了林業有害生物的抗藥性,使得林業有害生物不斷進化。本文闡述了林業有害生物的特點及發生原因,并根據山東省林業有害生物類型,提出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技術,為山東省林業有害生物治理提供參考。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地形復雜,荒漠化嚴重,全省17個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沙漠化,是全國沙化治理區域。近年來,山東省大力實施綠化造林工程,2018年印發了《關于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的通知》,要求在全省實施森林城市創建、鄉村綠化美化、林業生態修復保護、森林生態廊道建設、山區生態綠化、規?;鷳B林場建設、林業科技創新、社會綠化工程等工程,提高全省森林覆蓋率,取得一定成效。臨沂市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為23.49%,林地面積達到38.8萬m2,林業產值達到1400億元[1]。隨著森林面積的增長,林業有害生物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對林業造成一定危害。傳統的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法過量使用化學藥劑,不僅達不到有害生物治理效果,增加了有害生物的抗藥性,而且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無公害防治技術盡量減少使用農藥,達到治理有害生物的目的。

1林業有害生物特點

林業有害生物指危害林木正常生長并造成一定經濟損失的病、蟲子、雜草等有害生物。林業有害生物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指林業有害生物通過直接吸食林木、根莖、葉子、花、果、種子或從林木內部組織結構吸收營養,影響林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造成林木無法正常生長,導致林木死亡[2];社會屬性指有害生物造成的危害影響到人類的經濟利益,造成林果病斑、蟲眼,影響果實質量和銷售。

2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

2.1人工造林面積快速增長

山東省位于黃河下游,長期以來,由于黃河流域不合理的人類開發活動大量砍伐森林,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嚴重。土地荒漠化不僅造成生態環境惡化,土壤肥力下降,降低農業生產水平,而且進一步加劇了自然災害,使得可利用土地資源減少。山東省通過開展荒漠化治理工程,荒漠化面積減少22.4億m2,山東省森林覆蓋率達到了18.4%,膠州市、濟寧市、聊城市、滕州市、鄒城市、曲阜市、日照市、萊蕪市、煙臺市、廊坊市、濟南市、青島市、臨沂市等17個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其中省級森林城市15個,省級森林鄉鎮158個。隨著山東省人工林面積不斷增長,林業有害生物已經成為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省級森林鄉鎮等活動中,各地大規模植樹造林,林木品種比較單一,主要以楊樹、黑松、云杉、刺槐、赤松等品種為主,臨沂市楊樹種植面積超過20萬m2,這些林木容易滋生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日本松干蚧蟲、刺槐尺蠖、黃斑星天牛等有害生物[3]。目前,山東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超過15160.91萬m2,涉及全省8個市、21個縣(區)、94個林場。

2.2不合理用藥

隨著人工造林面積不斷增長,滋生了新的林業有害生物,這些有害生物傳染性強、治理難度大、傳播速度快、危害大、容易反復,增加了治理難度。由于營林管護人員缺乏科學的病蟲害治理理念,過度依賴化學藥劑,一旦滋生有害生物,則使用化學藥劑進行治理。由于山東省地形復雜,林業有害生物在不同區域呈現一定差異性,部分有害生物具有良好的適應性,隨著環境變化有害生物的遺傳性能和抗逆性不斷增強,可以更好地適應生長環境。因此,反復使用相同的化學藥劑,會導致林業有害生物抗藥性不斷提高,進一步增加了治理難度。為了提高治理效果,很多管護人員盲目增加化學藥劑用量,部分未消解的化學藥劑進入到土壤、植物表面、大氣環境中,可能殺死土壤、森林部分有益生物,破壞森林的生態系統。同時,化學藥劑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土壤微生物和有機質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影響林木根系生長[4]。

2.3生態環境惡化

由于人類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改變了生態平衡,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酸雨、沙塵暴等極端氣候,尤其是全球氣候變暖為有害生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蛾類、蝶類等有害生物危害周期變長,越冬死亡率下降,使得越冬害蟲數量不斷增長,林業有害生物入侵、危害面積擴大,增加了處理難度,有害生物處理成本較高。自然災害現象使得森林土壤水源過多、水分失衡,容易滋生新的有害生物。

2.4外來品種入侵

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植樹造林、水土流失治理、土地荒漠化治理工程,森林覆蓋面積逐漸增加。與此同時,在林業活動開展過程中,各地引進新的苗木,這些林木品種不適應當地氣候,容易滋生林業有害生物。由于這些新的有害生物在當地缺乏自然天敵,一旦爆發可能打破森林原有的生態平衡,導致有害生物迅速蔓延[5]。以松材線蟲病為例,這是一種毀滅性的森林病害,自從1982年傳入中國,全國已有14個省市發生松材線蟲病害,這種疾病發病率、傳播速度快、防治困難,被列為松樹“癌癥”,是林業頭號公敵。

3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技術

林業作為中國基礎性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6]。為改善山東省林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的問題,山東省加快林業改革步伐。傳統的化學防治措施不僅無法達到治理林業有害生物的目的,而且造成生態環境污染。無公害技術是采用對人、動物、植物及其他生物比較安全、對生態環境危害比較小的技術防治林業病蟲害,可以提高林木質量。

3.1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

松材線蟲病又稱為松樹萎蔫病,是由于松樹線蟲引起的一種森林病害,是林業毀滅性病害,發病速度快、潛伏期長、發病位置隱蔽,自1982年傳入中國后快速擴散,在十幾個省份發生,使得松樹林遭到嚴重破壞。這種疾病需要昆蟲媒介傳播,主要昆蟲媒介是松墨天牛,一旦發生病害,樹枝分泌減少,針葉變色,可以觀察到天牛和其他昆蟲的產卵現象,直到部分樹葉褪綠、萎蔫、變成黃褐色,樹木枯死。主要通過以下方式防治:第一,嚴格落實林木檢疫制度。松材線蟲病屬于外來品種,加強松樹檢驗制度,松材線蟲病是中國森林植物檢疫對象,各地林業部門必須嚴格按照《松材線蟲病檢疫技術》和《松材線蟲病疫木處理技術規范》等相關要求,對林木品種引進、運輸等活動進行檢疫[7]。其次,做好營林管理。發現松材線蟲病后,需及時清理病樹和枯木,將枯死的樹木鋸成1~2m的段,在野外或塑料薄膜上熏蒸、切片粉碎,防止繼續擴散。此外,還可以通過林分改造和林內套種方式,在林地套種闊葉林,提高松樹對松墨天牛和松材線蟲的抗性。

3.2美國白蛾防治技術

美國白蛾原產于北美洲,主要分布在美國和加拿大,20世紀40年代傳入亞洲和歐洲,成為危害林木的一種檢疫性害蟲。這種害蟲幼蟲吸食植物葉片,吸食量大,在吸食寄主全部樹葉后啃食樹皮,降低樹木抗逆性,并入侵農田,造成農作物減產絕收。這種害蟲適應性較強,具有耐高溫、耐寒、耐饑餓的特點,食性較雜,可以寄生在闊葉林、灌木、經濟林中。美國白蛾無害化治理技術如下:第一,加強檢疫制度,避免美國白蛾長距離遷移,對疫區苗木、果品、交通工具等進行嚴格檢疫,發現疫情立即從源頭上切斷。第二,采用物理防治措施,美國白蛾具有趨光性、趨味、喜食等特點,可以采用黑光燈進行誘殺,在成蟲階段,在林木距離地面2~3m的位置懸掛頻振式燈光進行誘殺。第三,生物防治技術,采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敵、捕食性天敵治理。如果發生美國白蛾蟲害,可以使用蘇云金桿菌懸浮劑兌水后用飛機和人工噴灑方式,防治效果達到96%。周氏嚙小蜂可以寄生在美國白蛾的蛹內、幼蟲及卵內,吸食體內營養物質,導致寄主無法正常生長繁殖。還可以在林區投放蜘蛛、七星瓢蟲、逐木鳥、草蛉等捕食性天敵[8]。

3.3日本松干蚧蟲防治技術

日本松干蚧蟲屬于同翅目珠疥科昆蟲,幼蟲寄生在松樹枝干、主干上,由于體積比較小,不容易被發現,成蟲后繁殖速度快,繁殖數量多,造成松樹大量死亡。日本松干蚧蟲主要通過農業防治和生物防治治理,在林木生長階段,必須加強林區管理,及時修枝、間伐,在危害比較嚴重的地方可以加強營林,增加闊葉林與針闊混交林,有利于有益生物繁殖,減少害蟲。其次,在林區投放蒙古光瓢蟲、葉螨、異色瓢蟲等害蟲天敵抑制松干蚧蟲。綜上所述,隨著森林面積的擴大,林業有害生物數量和種類也不斷增長,林業有害生物的多樣性、反復性、復雜性增加了有害生物的治理難度。在治理過程中,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原則,減少化學藥劑用量,根據林業有害生物發生程度和特點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多種技術,提高有害生物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包寶山.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21(3):169.

[2]劉曌,王銘山,安寧.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探討[J].花卉,2020(10):260-261.

[3]常巨東.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21,24(9):81-82.

[4]劉雅娟.探究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與無公害防治措施[J].農村實用技術,2020(1):146.

[5]梁愛民.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農家參謀,2019(2):117.

[6]曾儺國.探究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形勢與發生原因及對策[J].環球市場,2019(32):293.

[7]王天鵬,靳濤.林業有害生物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淺析[J].農家科技(上旬刊),2021(9):109-110.

[8]汪海霞.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技術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21,39(7):72-73.

作者:管其義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頭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