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信息化教學和單元教學融合的對策

時間:2022-07-12 15:17:13

導語:語文信息化教學和單元教學融合的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語文信息化教學和單元教學融合的對策

摘要: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各學科教學的主流模式,一些抽象的知識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轉換,并以直觀形象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帶來更優質的課堂體驗。對于現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講,為更好地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能力,“單元整體教學”這一理念逐漸登上了語文教學的舞臺。將一個教學單元作為整體引入,引導學生從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學習和鑒賞,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將信息化教學單元整體教學融合,可以讓語文教學的質量實現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可以獲得更為豐富的素材和語文思維,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我的語文綜合能力。由此可見,實施信息化單元整體教學是當下語文教師需要著重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語文;信息化教學;單元整體教學;實踐途徑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小學語文的教材結構與內容設計,就會發現每一個單元中的課文、口語交際和習作之間都具有千絲萬縷的關聯。這些聯系透露著本單元的思想主題,也是教師需要有意培養學生能力的關鍵點。因此將一個單元作為整體開展教學,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讓學生逐漸學會通過自主探索來發現單元中蘊含的深刻意義,從而不斷豐富自我,在提高自身語文各項基礎能力的同時也完善內在的語文素養。但是這一理想化目標并不能通過以往的教學方式實現,而是要在得力的工具輔助下得以實現,這一“得力工具”就可以選擇信息技術。信息化教學已經是語文教師非常熟悉的模式,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教師真正知道應當如何發揮信息化教學的最大作用。因此教師需要在制定單元整體教學對策時,有指向性地添加信息化元素,使二者得到充分融合,促進教學的發展和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

1影響語文單元整體信息化教學發展的因素

1.1教師缺乏信息化教學的操作技能與意識

雖然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當下語文教學的主要模式,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真的“會用”這一得力工具。我們不難發現,很多語文教師將信息化教學的價值僅通過展示PPT、播放簡單視頻而體現,但是這絕不是信息技術的全部功能。教師的使用方法往往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因此教師需要提高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利用率。但是在很多語文教師的思想中,信息化教學僅僅能夠起到有限的輔助作用,并不能引起實質性的改變,這種思想致使很多教師在課余時間沒有投入精力于信息化教學的操作技能提升之上,而是過多地注重學生的成績是否得到提升、課時的安排是否合適等等。因此,缺少了過硬的信息技術操作技能的教師自然無法熟練使用這一工具,也就無法有效促進信息化教學與單元整體教學相融合。

1.2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方法無法貼合單元整體教學

嶄新的教學理念需要配備與之相適應的新教學方法,單元整體信息化教學的開展離不開教學對策的調整。但是,雖然這一理念被絕大多數語文教師所認可,這些教師卻并沒有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仍然使用老套陳舊的教學模式,學生雖然意識到了新教學理念的存在,卻沒有產生真實的學習感受。這種現象只會讓學生再次產生“千篇一律”的無趣感,也就不會對這一新教學模式產生興趣,直接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直線下降。由此可見,轉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模式是需要教師克服的一大難題,也是教師掃除新教學理念推行障礙的一大措施。教師需要針對單元整體教學與信息化教學各自的優勢,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與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方案的制定,達成教學目標。

2促進語文單元整體信息化教學發展的實踐對策

2.1運用信息化技術打造單元整體教學課前預熱

在一個新的單元教學開始之前,教師一般都會給學生進行課前熱身。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課堂氛圍之中,從而在后續的正式教學中能夠跟上教師的步伐。而在單元整體教學之初,教師可以巧用信息化的方式來完成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將與本單元主題相關的資料通過互聯網查找后為學生進行多樣化呈現,讓學生通過熱身,不僅可以對本單元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還可以在腦中對主題的意義產生大致的概念,這樣在后續的教學中就可以較為自然地過渡到從全面的角度看待單元內容的狀態之中。

2.2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理清單元脈絡

思維導圖在小學教育階段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但是教師往往會忽略這一方法,認為對于小學生而言并不適用。但是對于推進單元整體教學開展而言,思維導圖卻可以發揮出乎意料的良好作用。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在單元整體教學的兩個階段,一個階段是教學之初,教師可以將單元主旨通過導圖為學生展示,讓學生的內心形成大致的框架。另一個階段就是教學末尾,在一個單元的講解已經接近尾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信息化思維導圖,將本單元的脈絡通過導圖的形式體現出來,讓學生可以一目了然地進行知識梳理。

2.3利用微課對不同單元之間的異同點進行回顧

單元整體教學并不僅限于某一單元的教學,而是可以實現單元與單元之間的關聯。將不同單元的內容進行相互聯系,就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比發現不同單元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培養學生的關聯、對比思維。這種方式適用于每學期期末的總結回顧階段,但是很多教師都會感到期末復習時間緊迫,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單元之間的對比,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單元對比實現信息化轉化,將不同單元之間的對比關聯制作成微課的形式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回顧。比如,教師可以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和第五單元進行對比聯系,這兩個單元描寫的都是繽紛的世界景觀,這兩個單元的課文寫作手法、描述角度存在怎樣的差異,這些內容都可以添加在微課之中,供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索。在回顧的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重溫兩個單元的知識,還可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3開展小學語文單元整體信息化教學的成果及反思

3.1學生的語文思維與意識得到明顯增強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單元整體信息化教學之后,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已經逐漸掌握了整體學習的要領,面對嶄新的單元,學生可以找到課文與課文之間、課文與其他練習項目之間的密切關聯,并且從中嘗試提煉出單元的主題和精髓。同時,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的語文學習動力也隨之增加,這是因為學生本就喜歡多樣化的知識呈現形式,加之學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實現自主探索并獲得成就感,學生自然會產生對語文的探索興趣和自信心。在這一良性循環下,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了不斷發展,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習慣逐漸養成。

3.2課本內容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與單元整體教學思維的運用下,語文課堂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教材的內容也實現了更加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在之前的教學中,教師是將每個單元內的每一篇文章進行拆分教學,在學生的內心也就對課文和單元產生了“分離感”和“孤立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自然會認為課文之間是沒有聯系的,因此也就忽略了整體單元所要呈現出的教育意義,學生的思維和習慣也就得不到進一步的培養。而在單元整體信息化教學模式下,學生意識到每個單元之內、之間都是存在關系的,而這些聯系就代表著單元深層次意義的呈現,這就使得教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也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索能力與語文思維的發展。

4結束語

單元整體教學對于目前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而言還是一個較為新穎的理念,因此很多教師會因為存在陌生感而找不到合適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工具。將信息化教學與單元整體教學相融合,不僅可以提升單元整體的教學效果,還可以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信息化素材下對語文充滿學習熱情。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學生可以更便捷、更直接地鑒賞和感悟教材內容與主要意義,并且在信息化氛圍中實現沉浸、思考,自身的語文思維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發展。在如此良性的教學模式下,學生逐漸可以站在全面的角度、運用多樣的思維實現語文自主學習,夯實語文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梁紅.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策略研究[J].中小學電教:綜合,2020(12):35-36.

[2]曹翠萍.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中旬刊,2018(05).

作者:王秋寒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人民小學白鷺湖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