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過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研究
時間:2022-07-19 11:15:21
導語:道路施工過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達到增強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科學延長道路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最大程度地提升道路工程的經濟效益的目的,對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要點進行詳細的分析,并結合實際闡述有效提升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效果的相關措施,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的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道路施工;施工過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
1道路施工過程中開展路基路面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1.1有利于道路質量與行車安全的有效提升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采取科學有效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措施,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增強道路工程后期使用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從而保障行車安全。隨著道路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針對道路工程中的路基路面試驗檢測體系已經相對完善。在專業精準的試驗檢測工作下,道路工程的各項檢測數據將更具系統性與真實性,那么道路工程各個階段的施工情況將得到更加科學精準的分析,必將直接促進道路工程整體質量的有效提升,道路工程后期使用時的行車安全將得到源頭上的保障與提升。
1.2有利于道路工程施工工藝的發展與完善
技術人員利用專業的技術與設備開展路基路面質量控制,不僅能提升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路基路面的施工工藝也能得到相應的發展與完善。主要是因為在路基路面質量檢測的過程能夠發現當下施工工藝存在的問題,還能以工程項目的現狀與需求為基礎進行施工工藝的改善和創新,那么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工藝會得到顯著的優化與發展。
1.3有利于道路工程施工成本的有效降低
強化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工作,能夠確保道路工程的整體施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與降低。開展路基路面質量控制,需要對工程材料進行專業檢測、施工技術進行嚴格監管,材料的利用率將得到提升,資源配置更具優化,成本控制方案則更具精準性與針對性。
2現階段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存在的問題
2.1路基完整性較差
路基完整性較差,是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的常見問題,直接影響道路工程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外界因素對路基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人為因素、環境因素等等,尤其是在相對惡劣的環境下開展路基施工,不僅影響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施工過程的風險也隨之增大。例如,在雨天進行路基施工,路基積水現象相對明顯,嚴重情況下可能引發路基坍塌現象。此時,如果缺乏及時有效的處理手段,路基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都將受到影響。而影響路基完整性的主要因素還有材料控制的缺失,如果施工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忽略了材料質量的嚴格把控,也會直接降低道路工程的路基質量[1]。
2.2路面不平
路面不平現象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也較為常見。如果在路基路面施工中無法保障路面的平整性,會明顯提升后期行車的危險指數。所以,在開展路基路面施工時,施工人員要嚴格把控施工材料與施工工藝,保障施工操作的規范性與標準性,避免路面施工中出現路基準線失控的情況,以此降低路面起伏問題的發生概率。
2.3路基承載力較差
在路基路面的施工過程中,普遍存在路基承載力較差的現象。引發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質量控制缺乏嚴格性,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問題未能得到及時發現與科學處理,加上施工材料與施工操作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使路基的整體承載力不符合具體施工標準。
2.4瀝青路面裂縫現象嚴重
通常情況下,瀝青路面隨著使用時間的逐漸增加,路面的裂縫問題會愈發嚴重,有的道路工程甚至出現路面大面積貫穿裂縫現象與反射裂縫現象,這不僅會降低道路工程使用的安全性,還會影響道路工程的綜合效益。引發瀝青路面裂縫現象的原因較多,例如設計因素,即道路交通測量與實際交通量之間的差異過大,使路面結構設計與實際承載強度出現明顯不相符的情況,由此引發路面裂縫病害。技術因素,尤其針對軟土地基施工,施工技術缺乏完善性,所以對軟基沉降控制缺乏精準性與有效性而引發路面裂縫病害。材料因素,材料質量缺乏嚴格的把控,是導致瀝青路面裂縫病害的主要原因。環境因素,尤其是溫度與雨雪天氣的影響,再加上行車荷載因素,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開裂病害的概率會相對較大。
3道路施工中路基質量控制要點
3.1路基的土質選擇方面
由于疏松性土質在我國具有較高的占比,雨水侵蝕或邊坡裸露會出現滑坡現象。要避免在邊坡開挖環節出現滑坡,技術人員要積極落實排水措施,例如,在具體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坡面土體變形情況,要立即對其進行專業的處理。如果設計方案與實際地質情況之間具有較大差異,將極易出現安全隱患,施工人員要及時與設計部門聯系,設計部門根據邊坡的地形特點進行相應的控制處理。所以,在具體的施工環節,要避免在雨水等惡劣天氣條件下施工,即便是在雨后施工,也要充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還要積極落實排水措施與阻塞問題處理[2]。在施工時還要加強土層結構的了解與分析,以土層結構特點為基礎開展相關處理,從而提升土質選擇的科學性與土層處理的針對性。
3.2路基的承載力方面
路基的承載力,是道路工程在使用階段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重量。在開展道路工程質量評價時,路基承載力是主要評價指標之一。要從本質上保障路基結構具有理想的承載力,需要以路基結構穩定性為基礎,強化路基結構施工過程中對砂、石、水等材料的科學控制。按照具體的施工標準開展混合泥漿與砂的比例控制,保障其比例控制的科學合理性。在施工過程中要對土層結構的混合程度與水量比例進行嚴格的檢測,通過壓實機械增強路基結構的整體強度,提升運行階段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4道路施工中路面質量控制要點
4.1前期準備方面
在道路施工中,前期準備工作主要是關于施工材料的科學選擇,材料的性能會直接決定后期路面施工質量。為此,施工人員要根據道路工程路面施工的具體要求與標準開展材料選擇工作,加強對材料性能的分析,避免因外界因素如人為因素、交通環境以及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而降低材料的性能,影響路面施工質量。
4.2運輸與攪拌方面
針對混合料的質量控制工作而言,需要重點把控瀝青材料的性能,所以技術人員要對瀝青材料進行規范嚴格的檢測,確保其各項標準均符合實際施工標準后再應用到具體施工環節。而針對混合料的攪拌工作來說,攪拌的時間與混合料的均勻性是呈正比的,所以技術人員要對攪拌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確保攪拌料的整體均勻性。在加熱時間方面,通常是控制在6h之內,并且嚴禁出現多次重復加熱操作,避免瀝青等材料老化降低其使用性能。承接拌和料時要利用自卸車,在具體操作時,需要注意與攤鋪機之間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發生碰撞。在卸料環節,要科學控制集料離析現象的發生,所以通常會利用三次卸料的方式,保障混合料的溫度,降低對自然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如果集料運輸距離長,或者作業環節處于低溫狀態,要將篷布覆蓋在運料車上;運料車在運輸的過程中還要科學控制運載距離,避免因緊急剎車而引發強烈的震動,導致集料出現離析問題[3]。
4.3攤鋪方面
路面攤鋪環節的質量把控,主要是對瀝青混合體攤鋪過程精準性的控制,在具體攤鋪過程中需要以專業熟練的工藝開展攤鋪操作,保障攤鋪過程的均勻性、連續性、緩慢性,提升路面攤鋪的平整度。首先,攤鋪操作的具體環節要以瀝青路面平衡度要求為基礎,選擇科學合理的攤鋪工藝,緩慢、均勻且連續的方式開展攤鋪操作。在現階段的攤鋪施工中,大部分的攤鋪機都具有自動找平功能,所以攤鋪過程需要保障連續性,如果出現失誤導致停頓,停頓處的平整度則無法保障。其次,保障卸料車的數量與分布情況,嚴格控制卸料車與攤鋪機的距離,避免在攤鋪過程中卸料車與攤鋪機相撞,影響正常施工的有序開展。增強卸料、攤鋪、拌和等操作配合的協調性,避免配合不當而影響攤鋪的平整度。最后,為了保障攤鋪機的均勻攤鋪,在供料環節要利用螺旋送料器,并且每臺攤鋪機都要配置一名專業的檢驗人員,確保路面攤鋪的傾斜情況以及厚度情況能夠得到專業的檢測與控制,從而提升攤鋪施工的整體質量。4.4碾壓方面路面碾壓質量直接影響著道路工程的面層質量,所以,要積極落實路面碾壓環節的質量控制。首先,技術人員要根據具體施工情況與標準科學選擇碾壓工藝與壓路機的類型。其次,通過試驗段確定相關參數。然后,在具體碾壓過程中如果發現路面不平整的問題,則要暫停作業進行相應的調整處理。最后,如果碾壓環節出現了溫度過高或溫度過低的現象,會增大碾壓難度,甚至導致碾壓無效。所以,技術人員要對碾壓的溫度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增強碾壓施工的規范性與標準性,由此提升碾壓施工的實際質量。
5提升道路施工中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效果的具體措施
5.1以明確的質量目標構建科學完善的質量管控體系
明確的質量目標是開展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質量控制的主要引導。所以,相關部門要結合道路工程的現狀與要求,對路基路面質量控制目標進行科學的明確,并以此為基礎構建科學完善的質量管控體系,明確責任分工,落實責任管控范圍,提升整個施工過程中質量管控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5.2重視全過程質量控制
在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不僅僅是其主要組成部分,更是影響工程后期使用性能的關鍵和重點。所以,強化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質量,是道路工程質量管控的重點環節。在開展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時,管理人員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明確地找出施工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并對其制定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方案,由此確保各個關鍵點質量控制的科學合理性。積極落實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方案的科學制定,確保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的各個質量控制點都制定了提前預控方案,避免質量隱患降低路基路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5.3有效強化路基路面的壓實處理與填充處理
當路基路面開挖后,施工人員要及時清理開挖后的路床,由此提升路床的整體清潔性。當路床清潔工作結束后,要對土質情況、周圍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及時檢查,避免路床周圍出現積水,一旦發現問題,施工人員則要進行及時的處理。在路基施工結束后要進行系統的檢查,當檢查結果符合具體要求后再進行填筑施工,進一步增強路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強化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與監管,尤其是在分層鋪設環節,施工人員要充分確保每一層所鋪材料的平整性符合相關要求,從而降低后期路面出現塌陷問題的概率,提升路基的壓實效果。
5.4保障施工技術與施工材料的合理選擇和科學應用
施工企業要積極選派專業的人員開展施工材料保管工作,以優質高效的材料管控,降低施工成本。為此,管理人員要結合材料的性能對其進行科學的堆放,避免直接堆放在陽光直曬或者陰暗潮濕的環境,防止降低材料的性能。確保實際施工環節應用的施工材料質量均符合相關標準,一旦發現質量不合格的材料,要立即對其進行更換處理。強化施工技術的科學選擇與應用監管。施工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與規范性直接決定著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所以,管理人員要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養進行嚴格監管和系統考核,增強施工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與規范性,確保預期施工目標的順利實現。5.5重視后期養護管理工作的科學開展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積極開展科學有效的養護管理,提升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科學延長道路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為此,當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要根據施工要求與實際情況開展科學的養護與管理工作,例如,施工環節的養護處理,路基路面修復處理,邊坡防護處理,排水系統維護管理等等,由此增強道路工程路基路面使用時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6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提升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的質量控制效果,能夠直接增強道路工程使用階段的安全性,提升道路工程的綜合效益。為此,在開展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時,施工企業不僅要具有質量控制意識,還要全面把握路基路面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并結合完善的質量控制措施,有效提升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由此提升道路工程的綜合效益,為區域經濟的和諧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馬金蓮.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1151.
[2]任夏超.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1621.
[3]蘭富才.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措施研究[J].中國建材科技,2019(5):142-143.
作者:薛美燕 單位:南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 上一篇:小眾專業學術期刊高質量發展路徑
- 下一篇:高原鐵路軟土地基處理施工技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