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電視劇創新表達及傳播策略

時間:2022-07-28 08:31:01

導語:主旋律電視劇創新表達及傳播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主旋律電視劇創新表達及傳播策略

摘要:本文以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熱播劇為例,從平民視角的話語建構與表達、國民性與年輕態并行的青春敘事、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互動傳播策略等方面,研究主旋律電視劇創新表達傳播策略,以期為主旋律電視劇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平民視角;青春敘事;創新表達;傳播策略

一、平民視角的話語建構與表達

總臺熱播劇以人為本的平民視角,通過“以小人物講好大道理、以小切口反映大時代”的表現方式,使“真實的、現實的、樸實的”人民形象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語境中傲然挺立、熠熠生輝。在建黨百年的輿論議程設置下以平民史詩的敘寫方式,將宏大主題的主旋律電視劇轉化為生動形象的鏡像文本,進而深化為入腦入心的社會性文本,起到了意識形態規模化的示范引領作用。無論獻禮劇、建設劇,還是諜戰劇、年代劇,各類型劇目均通過對歷史事件或現實生活的藝術還原萃取鏡像真實,于驚濤駭浪的革命洪流中描摹偉人的青春情懷和尋常意趣,在隨處可見的瑣細日常中展露國民性和時代性,劇情流淌的樸素情感勾連了幾代人的情緒共振。在《大決戰》《覺醒年代》等戰爭劇中,恢弘雄渾的民族歷史演進與豐滿鮮活的人物群像交織,宏大壯觀的戰爭敘事與細膩委婉的個體情感纏繞,在建黨百年的現實語境映襯下,重大革命歷史事件以主流價值和主流市場相結合的藝術呈現重回大眾視野。《超越》《人世間》等年代劇則將目光投向平民群體,他們中既有為國征戰的冰雪項目運動員陳冕,也有地方政府領導周秉義、知識分子周蓉和普通百姓周秉昆、鄭娟等。這類劇目承襲了既往常規主題的選材取向和與民族歷史的情感勾連,又是對當下社會現實的深情回應,創設并引發了與家國對話、與時代互文的交流場域和共情傳播效果。

二、國民性與年輕態并行的青春敘事

總臺熱播劇主動調適創作語態,以國民性與年輕態并行的青春敘事,促進劇集傳播力和影響力向年輕用戶偏移,進而覆蓋全年齡層,實現全網資源與整個內容市場同頻共振,實現主旋律電視劇迭代升級和正向循環。《覺醒年代》《隱秘而偉大》《流金歲月》《超越》《人世間》等總臺熱播劇,遵循“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生產標準,在強烈的現實觀照驅動下進行藝術創新和范式轉變,以歷史瞬間的集體記憶喚起民族認同,以個人命運的變幻交錯點燃時代共情,引領了新時代主旋律電視劇文本創作與審美接受的新流變、新風尚和新氣質。家國框架下的民族認同融入到個體和家庭的輾轉沉浮及生命體驗中,厚重悠遠的文化記憶符碼轉化為接近網生代審美接受的影像話語體系。革命信仰、國家命運、民族使命等宏大概念,通過有溫度、有情感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情節,內化為青年群體自身的價值判斷和思想體系,形成了劇集口碑與收視峰值階梯式增強的態勢。《覺醒年代》以創辦《新青年》雜志為主線,將毛澤東、周恩來等熱血激蕩的青春之情和陳獨秀父子令人唏噓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投射到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重大歷史事件中。《隱秘而偉大》對素以冷峻、殘酷見長的諜戰題材而言是類型創作上的極大創新,這部少年成長劇涉及原生家庭、職場霸凌、代購等話題②,平凡生活的煙火氣消弭了情報工作群體的神秘感,劇中人物如同左鄰右舍般的尋常存在,充滿了鮮活的生命感和親切感。“青春書寫”是每個時代必不可少的,每一代的青春故事都承載著特定時代的精神氣質,它們深入人心的程度總是真實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社會年輕人的價值追求③。“青春+”的類型敘事以一種包容開放的年輕態重構了主旋律電視劇的編碼邏輯和生產機制,這一點在以《人世間》為代表的現實題材年代劇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該劇還原了社會進程中平民百姓的生存境遇,以周志剛一家在歷史變遷中的命運輪回投射千千萬萬中國人的成長史、心靈史。《人世間》緊扣感情主線,親情、愛情、友情線齊頭并進,中老年觀眾在其中看到了曾經激蕩的青春,青年受眾則感受到了奮斗進取的時代精神。在青春敘事引發的文化認同下,受眾原本迷戀的流量明星、粉絲經濟已讓位于場景情節建構的情感共振與感召,偶像的魅力被劇中人物形象發散出的蓬勃光芒與國家形象所代替。青春敘事直擊中外受眾心理的共性使其在國際傳播中同樣極具普遍性。《隱秘而偉大》《人世間》等劇火爆海外社交平臺并得到大量點贊,迪士尼也預購了《人世間》的海外發行權。中國話語講述的中國故事跨越種族、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鴻溝與隔膜,在對外傳播中生動形象地詮釋了執政大黨的主體性建設要義和大國風范內涵,為持續深化好感傳播,通過媒體外交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提供了策略建議和路徑參考。

三、基于互聯網思維的互動傳播策略

總臺熱播劇基于互聯網思維推行的互動傳播策略亦是全媒體時代電視劇多屏共振、跨屏互動的典范,做到了“以互聯網思維創新宣傳闡釋方式方法,不斷在技術與藝術、技術與思想、技術與受眾的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實現融合傳播、破圈傳播、持續傳播”④。1.平臺思維方面,以多渠道傳播構建融媒體敘事總臺主旋律影視的敘事體系從科層式垂直結構轉變為開放型互動場域,并日益呈現出平民性、包容性特點。依托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電視劇頻道、央視頻、央視影音等融媒體矩陣,總臺以“質量和流量兼顧”“宣傳陣地和商業創收并進”的既定目標整合線上線下相關資源,通過建設全版權生產格局、全媒體傳播格局和全產業鏈經營格局,打造泛眾觸達的營銷路徑。與此同時,總臺熱播劇以短視頻先導、中長視頻解讀的布局,使電視劇從傳統電視端產品逐步轉型為新型融媒體產品,經由央視頻、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等主流新媒體傳播渠道,聯合“央視劇評”“大劇V觀”“光華銳評”等系列新媒體評論賬號,并加強與抖音、快手、B站、微博等新媒體社交平臺間的合作,有效打通了青年文化和圈層文化的壁壘,進而放大了“大劇看總臺”的品牌聲量。此外,綜合運用總臺國際視頻通訊社、CGTN融媒體平臺、44種語言對外傳播平臺、多語種網紅工作室等矩陣,貼近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群體進行精準傳播⑤。總臺在國際流媒體平臺YouTube上開設了150多個賬號,用英語、俄語、西班牙語等多語種翻譯國產優質劇目,助推現實題材劇出海。2.用戶思維方面,以話題討論創建社交情緒共享社交媒體上的熱議話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輿情的關注度和影響力,而互聯網場域的內容再生產則在凝聚共識、增進認同上具有助推作用,由此生成的子文本與元文本形成的互文效應和意義場域,實現了對原生劇作內容資源的再生產和再傳播,使大屏創作邏輯納入小屏生產體系框架,最終達成用戶口碑與市場效應的雙贏。總臺電視劇新媒體賬號內開設了頻道熱門劇集全天候不間斷直播和點播服務,以匹配不同用戶的差異性時段觀影需求。總臺旗下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B站賬號等各社交媒體平臺賬號,依據劇情類型、播出節奏、用戶畫像等因素,調整和控制視頻內容的時長、結構,對包括焦點圖、海報字體等呈現方式進行系統包裝設計,并運用大數據手段設置社交媒體話題的推發時間、討論內容、配文語態,使相關話題始終保持高位運行。《人世間》在各大平臺的話題熱度持續霸屏,截至2022年3月16日,#人世間把中國人骨子里的韌勁演透了##人世間大結局你滿意嗎#等話題在微博平臺的閱讀量分別達到2.2億人次、1.9億人次。3.產品思維方面,以互聯網的文化再生產豐富共情場域互聯網參與主體的多元化以及觀劇行為的日趨個性化,融合了社會共識與個體經驗的解讀,已經成為互聯網語境下文本接受的基本樣態⑥。臺網聯動背景下,電視劇的熒屏傳播空間不斷延展。用戶除通過社群話題討論之外,還通過彈幕、表情包、UGC(用戶生成內容)、劇情梗等多種方式參與互動。B站上以“我們渴望的是父母的認可”“愛情最美的模樣”“生命的考證”等為主題的《人世間》精彩片段混剪點擊量驚人。同時,這種線上的觀影共情一度延續到現實生活中,催生了相關影視拍攝地的文旅業發展和特色產業振興。比如,《人世間》拍攝外景地在長春,劇中出現的長春水文化生態園、長影舊址博物館、吉林大學地質宮等,成為新晉的網紅打卡地。《覺醒年代》的眾多熱心粉絲向合肥市相關部門提議,要求在延喬路增加陳延年、陳喬年兩位烈士雕塑,此舉得到官方采納,延喬路改造已納入政府計劃。因觀劇而引發的歷史與現實的互動和跨越時空的精神共振,使傳受雙方的情感交流達到了無障礙流動。諸如此類都說明,總臺熱播劇下沉式的內容真實接地氣,擊中了受眾的審美欣賞點,傳受雙方形成了多模態互動場域,在增加用戶黏性的同時,實現更多的社會交互屬性和情感屬性,使本就具有融合性、社交性的互動傳播不斷拓展并衍生出信息N級傳遞的現象,形成循環再生的內容制造和傳播鏈。

作者: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