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平臺協同教研的實踐

時間:2022-08-15 16:13:36

導語:智慧教研平臺協同教研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教研平臺協同教研的實踐

摘要:幼兒教師承擔著幼兒園的教育和教學工作,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幼兒的身心成長,為了保證幼兒教育的質量,做好對保育專業學生的教育和指導刻不容緩。而舞蹈作為保育專業學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就需要教師從舞蹈課程的方方面面入手進行教研改革,切實提升保育專業學生的舞蹈技能和綜合能力。從智慧教研平臺的概念、保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開發意義入手,針對舞蹈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展開協同教研策略探究。

關鍵詞:智慧教研平臺;保育專業;舞蹈課程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化,不光是幼兒家長,社會各界對幼兒教育的關注度都越來越高,而中職保育專業在實際的教學中也要做出改革與提升,以培養既有專業的學前教育知識,又有唱跳彈畫綜合技能的高素質幼兒教師。但是,在實際的調研走訪中不難發現,很多中職院校保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教師在優化教育理念的同時,與時俱進開展舞蹈課程教育改革;在利用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模式的同時,利用智慧教研平臺精準備課、精準聽評課、精準反思;在提升保育專業教師教研和教學能力的同時,推進保育專業學生舞蹈技能的發展,更提升其在畢業之后的行業競爭力。基于此,本文作者便從自身教學實際出發,從保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入手,對基于智慧教研平臺的協同教研工作實踐論述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參考。

一、智慧教研平臺的概念內涵

所謂智慧教研平臺就是以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利用教研空間和聽課本APP等貫穿教師教學前、中、后的一種全業務流程。課前,各位教師可以利用教研空間提供的豐富教研案例對自己即將要教學的課程進行自主備課;課中,聽課教師可以通過聽課本APP對授課教師進行主動評價、量表評價等多方位評價;課后,授課教師可以通過教研空間分析聽課教師對自己授課過程的評價,發現自身的教學優點與教學薄弱點,反思可以助力自身能力的提升,在幫助教師更清晰地認知自己的同時,實現教師專業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保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開發意義

保育專業舞蹈課程的開發,不僅僅是對保育專業課程的豐富,還能舒緩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其在實際的學習與舞蹈表現中可以將內心的真實感受表現和抒發出來,切實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與此同時,保育專業學生舞蹈專業知識的豐富,舞蹈表現和舞蹈編排能力的發展,可以在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同時,更進一步提升學生將來從事幼兒教育的競爭力,使其可以在幼兒教育活動的組織中游刃有余。另外,舞蹈課程的建設還能有效增加保育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廣度,即使他們畢業之后不從事幼兒教育事業,舞蹈知識、舞蹈技能的積累,也能輔助學生從事與舞蹈教學相關的行業,使其在其他工作崗位的團建和文體活動中脫穎而出。

三、保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生源素質參差

最近幾年中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所接收的生源水平參差不齊,他們不僅文化課(語、數、外)水平不理想,舞蹈基礎更是不盡如人意,有的學生甚至都沒有接觸過舞蹈,沒有學過,更沒有登臺表演過,導致中職保育專業的舞蹈教學困難重重,教師不僅要研究具體的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又要考慮學生對舞蹈的接受和身體適應程度,既影響舞蹈課程的教學進度,又影響舞蹈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教學方式落后

即使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很多中職院校由于經費和教育關注程度的影響,保育專業舞蹈課程仍然沿用的是“言傳身教”、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輔助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但是比較死板、單一,不能滿足中職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學習需求。長此以往很容易消磨學生的舞蹈學習積極性,亟須教師在優化自身教學理念的同時,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式來豐富舞蹈教學內容、革新傳統教學模式,以幫助學生保持對舞蹈學習的熱情,切實提升保育專業舞蹈課程改革的有效性。

(三)教學時間不足

保育專業學生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專業課程是比較多的,除了基礎的文化知識之外,學生還要學習簡筆畫、唱歌、彈琴等專業課程,因此學校的課程安排是比較緊湊和充實的,每周留給舞蹈課程的時間也就一到兩節課,這就造成舞蹈課程的教學時間嚴重不足,除了正常的課程安排之外,能夠提供給學生進行自由排練、自主實踐的機會少之又少,這不僅不利于學生進一步感知舞蹈的魅力,還會造成舞蹈這一實踐性學習內容教學實效性的局限發展,更不利于保育專業學生舞蹈技能的持續提升。

四、智慧教研平臺下保育專業舞蹈課程的協同教研策略

(一)組建舞蹈課程教研小組

教學效率的提升不僅需要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更需要教師之間的互相交流、互幫互助,切實改變“閉門造車”式教學所帶來的弊端。就此,學校方面不僅要建構智慧教研平臺,還要在智慧教研平臺的輔助下組建舞蹈課程教研小組,定期組織開展教研活動,結合舞蹈學科的個性特點,扎實有效地開展舞蹈教研和教學工作,真正發揮群體優勢,提升備課質量,保證教學質量。以本人所任教的學校為例,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校舞蹈教學的實效性,高效地利用智慧教研平臺輔助保育專業舞蹈教學,校領導特組織保育專業各年級舞蹈教師組建舞蹈學科教研小組,并任命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的教師為教研組組長,由其負責組織小組成員開展以提升舞蹈教學質量為根本的教研活動。比如,在教研組成立之初,組長要帶領所有成員學習智慧教研平臺的使用方法,引導教師掌握智慧教研平臺的使用技巧,切實發揮智慧教研平臺的實用價值;帶領教研組成員學習先進的保育專業教學理念、科學的舞蹈教學策略,切實強化舞蹈教師的知識素養。與此同時,教研組還要根據組內成員構成(新教師/老教師),在智慧教研平臺的輔助下積極開展聽課、評課活動,交流經驗,拓展舞蹈認知,在理論與實踐的協同教研中,有效提升舞蹈教師的職業素養,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從中受益。

(二)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

智慧教研平臺的合理和高效運用,不僅需要硬件設施的支持與教師的重視,還需要教師信息技術素養的提升,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設備的使用方法,熟練掌握智慧教研平臺的操作技巧,才能對保育專業舞蹈課程進行科學、全面的設計。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育成長中便要從自身入手積極學習、大膽創新,用自己的綜合能力推動保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科學發展,也在有效提升自身綜合教學能力的同時,為舞蹈課程的順利和高質量開展做好鋪墊。作為教育的實施者和課程變革的實施者,要想引導教師用好智慧教研平臺,用好信息化教學手段,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觀教師的思想認知,使其從心里接受現代化教育手段。例如,在實際的教師培訓指導中,學校方面要先讓教師認識到現代化教育手段便利、形象、生動等優勢,認識到傳統教育方法所達不到的教學實效,了解智慧教研平臺所具有的對其他教師評價內容進行綜合分析、針對性提出教研策略的特點……使教師想要接觸、想要主動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然后再請專業技術人員到學校為教師開展集中信息技術培訓,指導教師掌握檢索教育資源、分析和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導教師學習利用智慧教研平臺進行協調分工、共享教育資源、共建教育案例等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師的專業性和信息素養,切實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完美融合。

(三)科學運用現代教育手段

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在帶給人們生活富足和生活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教育模式注入了勃勃生機。新時期的保育專業舞蹈教學,也應該在智慧教研平臺的支撐下,嘗試引入現代教育手段,在帶給學生新鮮學習體驗的同時,引導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舞蹈學習當中,從而促成良性“教”“學”循環的構建,也在不斷增強學生直觀感受的同時,讓學生的舞蹈學習興趣可以更加濃厚。例如,在利用智慧教研平臺準備舞蹈教學教案時,教師可以根據舞蹈教學內容,為學生準備完整的音視頻資料,借助信息技術的高還原性,讓學生從伴奏音樂中、從畫面展示中切實感受舞蹈或明快、或悠揚、或婉轉、或傷感的節奏,并與學生討論其中典型的舞蹈動作、舞蹈技巧,在寬松教學氛圍的引領下,使學生產生躍躍欲試的舞蹈學習欲望。不僅如此,在實際的舞蹈教學中,保育專業學生由于舞蹈基礎欠缺的影響,很容易對學生某些舞蹈動作的學習形成障礙,教師的重復示范、反復指導很容易增加他們舞蹈學習的壓力。對此,教師便可以利用信息化裝置為學生播放視頻或者Flash動畫,給學生時間自己去學習、去消化、去領悟舞蹈技巧。在強化教學實效性的同時,促進學生自主舞蹈學習能力的發展,逐步強化學生的舞蹈學習信心。

(四)積極搜索舞蹈背景知識

將智慧教研平臺引入中職保育專業舞蹈課程教學中,不僅僅是對傳統舞蹈教學形式的革新,還能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搜集更多、更新的舞蹈教學案例與教學資源,并為學生積極搜索相關舞蹈的背景知識,從而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好奇心,不斷開闊學生的舞蹈學習視野,切實提升舞蹈教學效果。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各個民族的民間舞蹈都是我們舞蹈藝術的源泉,進而在組織學生學習民族民間舞蹈時,教師除了可以借助智慧教研平臺為學生搜集相關的教學指導視頻之外,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優勢,為學生搜集展示舞蹈的背景知識。例如,在教學蒙古舞時,教師可以用圖文并茂的形式為學生介紹蒙古族人民的風土人情、民族服飾、飲食喜好,介紹內蒙古最盛大的“那達慕大會”,使學生了解蒙古族人民心胸寬廣、熱情豪邁的性格特點,從而在學習“盅碗舞”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技巧的同時可以表現出盅碗舞的柔中帶剛;在學習“筷子舞”的過程中,可以在肩部的活潑聳動、腿部的靈活跳躍中,淋漓盡致地展現蒙古族人的開朗豪邁個性……以在提升舞蹈教學實效性的同時,讓保育專業學生的舞蹈展示更具靈魂。

(五)切實增加學生實踐機會

舞蹈在藝術實踐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生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能,交流自己的舞蹈認知,也需要在具體的舞蹈實踐中尋找舞蹈創編的靈感。所以,在新時期的保育專業舞蹈課程建構中,除了智慧教研平臺的使用之外,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教學安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學生增加舞蹈實踐的機會,提供舞蹈實踐的平臺,從而使學生可以在具體的舞蹈學習和交流中收獲更加成熟的舞蹈技能積累。例如,在實際的保育專業舞蹈教學中,除了課上教學指導以外,教師還可以協同學校的教學安排,利用迎新晚會、春節晚會等機會,組織學生開展舞蹈交流實踐,進而便可以利用智慧教研平臺幫助學生編排舞蹈、篩選伴奏、分析舞蹈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在為學生提供展現才華機會的同時,使他們在具體的交流與學習中收獲舞蹈創作和舞蹈表現能力的協同發展。另外,還可以與當地幼兒園合作,帶領學生到幼兒園開展見習教學活動,在了解幼兒教師工作內容、崗位職責的同時,輔助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身心成長特點、興趣愛好等,進行相關幼兒舞蹈的設計和編排工作……從而借助具體的教育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蹈學習與練習空間,也使保育專業學生更好地了解本專業將來的發展前途和工作內容,切實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其可以學好舞蹈、學好保育知識。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事業不斷前進與發展的背景引領下,中職保育專業教學模式必須改革,保育專業的舞蹈課程教學也必須優化。所以,作為新時代的保育專業舞蹈教師,我們既要積極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又要積極探究,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充分利用智慧教研平臺開展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和教學探究,切實提升舞蹈課程的教育水準,進一步扎實學生的舞蹈基本功,以培養符合幼兒教育需求、受幼兒園青睞的優秀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楊皓然.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教學之我見[J].好家長,2019(20):1.

[2]曲雪艷.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中的一體化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1(10):2.

[3]陳妮.中職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J].青春歲月,2017(12):205.

[4]李冬蘭.中職學校學前教育舞蹈創編課程實用性教學提升策略[J].信息周刊,2020(1):10-11.

[5]林育萍.淺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信息化教學[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9,18(8):62-64.

作者:丹青 單位:福建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