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圖形圖像處理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8-15 16:22:35
導語:中職圖形圖像處理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于中職院校而言,思政教育滲透于每個學科的每個環節中,對于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亦是如此。圖形圖像處理是中職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理論知識為支撐,注重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在觀察力、獨立思考的能力、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等方面具有優秀的品質。目前,中職平面廣告設計課程中廣泛采用的思政教育的方法有說服教育、榜樣示范、陶冶情操、品德教育等。
一、思政教育融入中職圖形圖像處理教學的重要性
中職工科的學生畢業后多數要在國家建設的各行各業發光發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中職學生學習和接觸的思政教育少之又少,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習專業技能,那么課程思政就顯得尤為重要。中職學校的“課程思政”區別于“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就是在公共基礎課、專業素養課、實踐課中全面加入思想政治元素,力求從三全育人的角度出發,達到立德樹人的總目標。中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思政評價,在每個考核項目和環節上都要考慮德育培養和評價,把“有理想、有擔當、有道德”作為學生評價的主要標準。
二、中職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課程思政”教育現狀
(一)理論教學方式陳舊
理論知識教學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即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加上理論知識主要以文字為主、以圖片為輔,這些對文字理解能力較差的中職生來說效果不理想。教師是進行學科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自身的人文素質與道德情操對學生產生重要影響,還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思想發展起到引領的作用,使學生的道德修養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具備很強的思政教育意識。在中職圖形圖像處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本身很難對自身的教學定位有精準的把握,這是因為隨著中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理念以及教師的角色都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在教學時既要在教學方面進行創新,又要及時轉變傳統教育理念,教學壓力原本就很大,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政工作,這就對他們的學科水平和教學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對“課程思政”的實施不到位
中職院校在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的課時分配方面存在失衡的問題,以往開設的思政課比較單純,思政課的教學內容在理論上相對統一,課時的分配著重于理論的講授,可組織考試進行檢驗。但是,在專業課上,教師很難平衡思政教育的教學課時,導致在總課時的分配上失衡,主要表現在專業課理論加上思政教育內容總課時偏重,進而出現專業教學活動與思政內容相互擠占的局面。而文創產品設計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是一門檢驗設計能力的專業性的課程,不全是理論和文化的認知,其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方面如果不能平衡這一問題,必然會影響課程完整性的構建、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思政教育成效,教學目標的實現會大打折扣。
(三)教師“課程思政”經驗不足
教師在自己鉆研的領域是有所研究的、經得起檢驗的,也是不斷成長的,但是“課程思政”在專業課的建設起步較晚,可參考的典范不足,存在教師缺乏經驗、教學缺乏教材、管理缺乏規范等有待完善的問題,這導致圖形圖像處理課程在備課初期就給教師團隊帶來了壓力,因此,在課程思政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增加開設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以及開展教師課程思政教育交流沙龍,加強教師對專業課程的精準把握以及對思政教育的理解與踐行,提升個人與團隊素質,組建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三、中職圖形圖像處理與思政教學結合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課程相關的思政元素
深入挖掘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思政元素,通過課堂專業知識點的關聯性延伸自然而然地傳遞給學生。只要深入思考,不難發現所有課程幾乎都包含相關的愛國主義的思政元素。另外,自然科學課程本身含有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創新精神的思政元素,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時,需要結合課程深入挖掘和思考。
(二)思政融入課程的整體設計
課程思政融入圖形圖像處理專業課程學習的全程,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教學內容處理,重組為五個教學模塊,分別為“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研學之旅”“美麗鄉村”“美麗中國”。在不弱化原來的教學目標基礎上,將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貫徹始終。在提高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家鄉、愛祖國的家國情懷,知識產權意識,節能環保意識,社會責任感等。
(三)關注新媒體設計,完善教學內容
重組教學內容,在課程教學中采用了學習—模仿—借鑒—創新的教學模式。除了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專業學習,同時還與時俱進地加入了新媒體領域的設計與制作。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制作更替速度快,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專業學習就有可能與社會需求相脫節。特別是職業學校的專業課學習,要適應崗位需求和社會需求。因此我在整體教學設計、教學內容安排上,關注并加入了互動H5、微信公眾號、UI界面設計、閃屏頁等設計元素,完善了教學內容。
(四)以項目或案例為主線創設思政情境
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1+X”考試、技能競賽、學情選擇等重構課程內容,設置不同的項目模式展開項目式教學。例如,采用OBE理念基于實際逐步創設項目,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知識點為基點深挖思政元素,實現思政的融合。通過多個項目的并列或逐層升級,深入思考、梳理,將匠心報國意識、社會責任、文化自信、規范意識、工匠精神等與項目內容融合,實現思政教育目的。以《垃圾分類宣傳海報》為例,作品設計與制作圍繞垃圾分類主題,結合醫療廢物投放等思考,將社區宣傳的實際項目任務轉換為教學項目任務,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與社會責任感。《垃圾分類宣傳海報》分為兩個任務,即平面宣傳海報制作、新媒體(手機)海報設計。遵循技能學習規律,按照“模仿習得技能—合作探究完善—自主創新優化”三個階段。項目整體設計充分考慮以下三方面。1.課程思政的有效融入。2.課程內容的有效整合。圍繞“建設美麗中國”的主線,將工具運用、圖形圖像基礎處理和高階處理等內容融入其中,在體驗、模仿、創新中,由淺入深地掌握工具使用、傳統海報制作、新媒體海報的制作,以及配合宣傳場景的海報設計制作。3.思政有效融入生活教育中。特殊時期,鼓勵學生關注生活,開展生命教育。如讓學生觀察身邊的“最美逆行者”宣傳海報等,感受正能量、感悟生命寶貴的同時,啟發其對海報版面及色彩的學習。從“手繪海報—傳統海報—新媒體(手機)海報”,內容層層遞進,項目任務適應社會需求。
(五)教學評價改革關注思政元素
思政的有效融入,評價指標增加體現“工匠精神”(即作品不斷修改完善的過程、枯燥的摳圖環節要求精益求精)、體現“創新意識”(即作品原創、倡導先模仿再創意)、體現“團結協作意識”(項目可以分工完成,也可以獨立完成,組內互幫互助)、體現“刻苦鉆研精神”(作品技術難度)等評價指標。作品評價更關注過程評價和質性評價(關注學生平臺學習的數據、推優展示的匯報態度、溝通表達能力等評價指標)。
四、結語
圖形圖像處理作為設計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可以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表達能力。以圖形圖像處理設計專業知識為載體,融入思政的元素,不僅有助于豐富課程內容,引導學生發揚創新思維,還能為抽象、枯燥的專業知識注入新的意義與活力。通過思政元素的選取、思政教學的方法應用、學生的反饋和課后的反思等方面的實踐,教師在課堂中總結教學經驗,使中職設計課程思政的研究按照預設的目標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張路正,黃微.美育理念融入《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2021(18):26-28.
[2]曾賢灝.圖形圖像處理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J].集成電路應用,2021,38(6):176-177.
[3]陸一琳.中職校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以“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21(15):51-53.
作者:王玨 單位: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眾創空間發展環境與改革思路
- 下一篇:小學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