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活動對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作用

時間:2022-08-30 11:30:51

導語:社團活動對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團活動對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作用

【內容摘要】社團活動是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思想的根本載體,在高職院校教育實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尤其在素質教育理念推廣視域下,社團活動助力于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與形成,推助學生全面性的發展,從而彰顯高職院校社團活動開展及實踐的意義性。對此,依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概述,分析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對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價值,提出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對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社團活動;積極心理品質;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社團活動是基于學生共同愛好及興趣的視域下,自主、自覺、自愿組成的,是一種群體性的學生組織活動模式,在學生綜合性發展中彰顯不可替代的功效。積極心理學推廣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及形成被提上日程,而社團活動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性。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應以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為導向,開展社團活動,提升社團活動引領及教育功效,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與形成,從而彰顯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實踐的價值,也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概述

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是歸屬于積極心理學范疇,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借助具體的活動載體模式,將學生態度引向正面、積極、向上的層面,使學生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自我管理能力,更在面對困境中勇于向前,并取得勝利,從中獲取幸福感與歸屬感。從心理學層面分析,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可分為積極的情緒情感、積極的自我認知以及積極的意志品質、積極的人際關系等。而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具有積極性、創造性、穩定性、適應性的特點。

二、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價值

(一)促進學生自我完善。高職院校開展社團活動,可促進學生自我完善,使學生更好地認知自我、理解自我,以此提升自我。一是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可正確地看待生理中的自我。學生生理上的自我認知,包含對自身體重、容貌、性別、身材以及身高等外在形象的了解。例如:學生參與到舞蹈社團活動中,知曉自身的體重以及身高外在的形象不達標,以積極心理學為引領,通過大跳、下腰等動作的訓練,使自身達到社團活動參與的標準,也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二是學生參與到社團活動中,對自身社會自我具有一定的認知。學生在社會發展中進程,應對自身在社會發展中的自我進行認知。通過社團活動,學生置身于社團活動中,與其他學生一同進行交往,知曉自身存在的不足,諸如人際交往不足問題、語言溝通能力不足問題等,通過一系列的訓練,并以積極心理學為引領,幫助學生走出陰霾,與其他學生一同活動,進而增強學生社會能力,使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感受到關愛,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態勢。同時,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也可客觀地看待自身,自我評價也逐漸提升,有助于學生調整心態,促進自身錯誤觀念的轉變,助力學生成長,更好地凸顯社團活動育人的價值性。(二)提升學生交際能力。交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心理層面上建立的一種關系與距離,人際交往也與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密切關聯。個體具有良好的心理態勢,可助力其建立優質的人際交往關系,使其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游刃有余,更好地展示自身,也帶動其他人際交往的個體,通過相互促進,實現共同進步與發展的目的。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具備,對其未來專業化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一大要素。而高職院校依托于社團活動,可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形成。一方面,在社團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情境交互的場地,學生通過一同游戲、討論、實踐,可具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交往,使自身融入到團體氛圍中,逐漸改善自身情緒,調整自身心態。尤其針對人際交往能力不佳的學生,其通過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可與一些興趣相投的學生一同組隊、一同實踐,在實踐中放松心情,與他人構建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另一方面,學生參與到社團活動中,社團活動以一種公平、公正的開放性原則,促進多數學生融入到其中,使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相互尊重、相互促進,既完成社團活動任務,也從中收獲志同道合的朋友,使學生從中獲取幸福感,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形成與培養。(三)釋放學生壓力。在學生發展進程中,就業壓力、學習壓力、生活壓力、交友壓力無時無刻不在干擾著學生,這使部分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的學生,感到身心疲憊,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而學生置身于社團活動中,可以參與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釋放學生的壓力,并從中獲取樂趣。一方面,借助社團活動,可轉移學生目光,使學生融入到活動中,獲取較多的積極心理學信息,并通過積極心理學信息內容的引領,將學生引向積極的發展方向進程,也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另一方面,學生可在社團活動中,以積極心理學為引領,學會釋放自身的情緒。諸如:在歌唱、跳舞以及繪畫等社團活動中,可借助唱歌、跳舞以及繪畫的手段,宣泄自身的情緒,并以自身情感為導向,將自身情感植入到藝術活動中,賦予藝術活動生命力,使學生從中獲取自由感、幸福感,彰顯社團活動開展的價值性。

三、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實踐路徑

(一)重視社團活動的開展。在高職院校教育實踐中,社團活動的開展,助力于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基于此,高職院校應重視社團活動的開展,提升社團活動的開展成效,也促進學生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從而以社團活動的開展推助學生全面性的發展。一是高職院校加強社團活動的研究,明確社團活動在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中的價值,以此推動社團活動的進一步開展。例如:深入研究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形成與社團活動開展的關聯,在此基礎上,助推社團活動的實施。二是在社團活動開展中,加強社團活動的宣傳力度,提升師生重視度,扶持多社團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融入到自身喜歡的社團活動中,以社團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三是高職院校針對社團活動的開展,重視軟硬件設施、設備的供給,提供社團活動場地,促進多元的社團活動有序的開展。(二)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職院校社團活動的開展,其在助力于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中,可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實現。馬克思認為,人的一切行動都與大腦關聯密切,大腦是行動的指揮所,大腦發出指令,促進個體行動的實施。而通過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加強學生思想的引領,使學生認知社團活動,也知曉自身具有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性,從而更為積極主動地融入到社團活動中。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是依據高職院校思政理論課堂,開展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學生融入到其中,使學生獲取較多的心理學知識信息。二是加強學生“三觀”的教育,廣泛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題活動,諸如誠信教育、感恩教育、道德觀教育、審美教育等活動,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與空間,激發學生的潛能,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整體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三是提升學生參與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革新,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社團活動的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更為多元化,也提升社團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引領性,進而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同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融入積極心理學知識信息,發揮心理學的教育成效,加強學生思想、心理的教育,提升學生心理建設能力,培養學生樂觀、積極的心態。(三)豐富社團活動內容。在高職院校社團活動開展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可通過豐富社團活動的內容來實現,提升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實踐與實施的質量。同時,開展豐富的社團活動內容,也為學生參與到社團活動提供保障,使學生根據自身意愿參與到多元的社團活動中,促進社團活動的實踐,讓學生從中獲取較多的知識內容、技能內容以及能力內容、素養內容,彰顯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實踐的價值性。一是開展學習型的社團活動,樹立自主學習理念,將傳統的“讓我學”改變為“我要學”的學習模式,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主參與到社團中,通過學習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二是開展娛樂型的社團活動,使社團活動更為形式多樣,增強學生參與到社團的積極性。例如:在社團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管理及積極心理學信息內容,打造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包含文體社團活動、晚會社團活動等,豐富學生課余時間內容,并以社團活動為導向,成為校園一道靚麗風景線。三是開展服務型的社團活動,以志愿者、服務者為導向,樹立無私奉獻的精神,使學生更好地服務于需要幫助的人們,使學生從中獲取幸福感,形成積極心理品質。(四)延伸社團活動載體。在高職院校社團活動開展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可延伸社團活動的載體,使社團活動從多路徑進行開展。一是開展心理健康管理的社團活動,促進社團活動與心理健康管理工作融合,提升社團活動的教育性,進而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二是將社團活動融入到校園文化中,打造校園文化平臺,并以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豐富校園文化內容,以校園文化為引領,增強學生對積極心理學的認知,為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奠定基礎。三是借助網絡平臺,開展網絡社團活動,諸如借助多媒體平臺,開展討論型、學習型的社團活動,使學生從中獲取較多的知識信息,達到以社團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目的。

四、結語

高職院校社團活動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作用實踐,可依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的價值,以社團活動的實踐為導向,加強高職院校教育的引領,促進社團活動的良好開展,使學生融入到社團活動中,促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及培養,以此達到高職院校社團活動開展的意義性。因此,在高職院校社團活動中,應以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為目標,促進社團活動針對性、有效性實施,并發揮社團活動的育人性,助力學生成長與發展,從而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實踐水平。

【參考文獻】

[1]丁文潔.心理輔導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4:78~79,90

[2]岑吉,覃勛,韋寧榮,王曉玉,陸薪旭.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積極心理品質與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關系的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10):44~45

[3]陳娟,趙秀娟,張興瑜.“5P”模式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與實驗研究[J].教育觀察,2021,10(18):125~128

[4]楊利,昌杰,張浩,劉俊彤.基于Xgboost算法的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預測及影響因素分析[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21,21(1):52~56

作者:李厚儀 王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