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局改革創新工作半年總結
時間:2022-09-11 08:59:00
導語:廣電局改革創新工作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上半年,廣電局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牢牢把握輿論導向,大力推進廣播電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創新,以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為突破口,堅持宣傳與產業兩手抓,2009年3月,我局被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表彰為全省首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廣播電視“村村通”工作先進集體。2009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率領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新初,省廣電局局長何大新等省市縣領導到**視察廣播電視工作,對**廣電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2009年5月,**廣電發展經驗在國家廣電總局改革發展辦公室《改革動態》。
一、創新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體系,形成了正確的輿論引導力
(一)積極打造鄉土品牌欄目。我局加大了對節目的包裝策劃力度,努力打造品牌欄目,推出了一批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節目。自辦節目時間達6個小時,結合黨政中心工作,就已推出關注三農、城市環境整治、政策傳真、爬坡上行促發展、陽光政務等影響較大的名牌欄目。
(二)積極創作精品,拓展內宣外宣工作。上半年,我局上報市電視臺節目250條,上報市電臺節目300余條,有力地宣傳了**。同時,我局被中央臺采用節目1條,省電臺采用節目3條,省電視臺采用2條,播出專題片1部。3條節目獲得全市廣電節目評選一等獎,8條節目獲得二等獎,6條節目獲得三等獎。廣播電視喉舌功能的發揮,**形象的提升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極大地增強了廣播電視的收聽、收視率,成為廣電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創新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公益事業
一是進一步完善廣播電視共纜傳輸工程,新安裝廣播喇叭11000余只,保證了信號傳輸效果,鄉鎮、村干部免費使用廣播,農民群眾免費收聽廣播,同時“大喇叭”在突發應急事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廣播成為了群眾獲取政務和生產生活信息的重要平臺。
二是大力實施有線電視惠民工程,廣電局采用貼息貸款的方式實施有線電視扶貧,貼息為貧困戶貸款購置彩電、減免安裝和收視維護費,2009年上半年補貼達10萬元以上,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700余戶。
三是大力實施20戶以上自然村“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目前已完成了670個自然村的村通任務,力爭把**建成為全省首家廣播電視無縫覆蓋,有線電視基本戶戶通的縣。
四是大力實施農村廣電科技信息平臺工程,以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為載體,在**鎮陡磨子村等地建設農民群眾免費使用的信息化進村入戶服務平臺,讓老百姓利用平臺在觸摸屏上學習查詢種養殖及加工技術,了解更多的農經產供銷信息。公務員之家
五是大力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按照“職責清晰、發揮功能、服務城鄉”的思路,完成了電影的整體劃轉工作,確保2009年農村電影普及率達100%。
三、創新廣播影視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縣廣電局緊緊抓住國家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契機,充分利用有線電視網絡,創新增值業務發展模式,積極拓展廣電產業鏈。
一是大力發展有線電視用戶,有線電視用戶已達19.7萬戶。
二是利用優質、健全的網絡系統,按照“市場化運作,有條件轉換”的思路,于2009年2月順利開通數字電視工程,目前已發展用戶8000余戶,開通了90余套內容豐富的數字電視節目,力爭2009年全年發展數字電視用戶10000戶。
三是做強廣電寬帶網絡工程,大力實施了網絡的多功能、個性化服務,開通了黨政網、計生網、地稅網、農經網、教育網等20余個專業網,依托有線網絡發展固定電話17000門,擁有互聯網用戶2500余戶。
四是充分利用廣電網絡,積極建設文化娛樂場所、網吧、電力系統報警與監控系統工程。
- 上一篇:風險投資業務券商發展論文
- 下一篇:國際投資的貿易效應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