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21 04:33:00
導語:農業局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半年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農業工作部署和要求,按照“大災之年不減產、不減收”的總體要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結構調整,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產業升級能力,促進我縣農業工作上新臺階。
一、主要經濟指標目標
全縣落實糧食播種面積28.4萬畝,實現糧食總產11.2萬噸,;推廣種植建選17號蓮子新品種4.5萬畝,實現蓮子總產0.36萬噸;穩定水果面積11.6萬畝,預計水果總產6.1萬噸;落實雜交水稻制種訂單生產4.5萬畝,實現雜交水稻種子總產0.9萬噸;落實食用菌生產3200萬袋,實現食用菌總產1.2萬噸(鮮菇)。
二、主要工作措施
半年來,我局按照省、市、縣農業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結合*實際,制定了20*年工作意見和具體措施,強化責任目標管理,把任務分解到具體項目,責任落實到人。重點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1、加快災后恢復生產,保障農業不減收。確定了蔬菜、食用菌、茶葉生產當年恢復,部分受損嚴重梨樹、栗樹和楊梅等果樹生產兩年內恢復達產的目標。全縣共完成蔬菜補苗3500畝,改種2200畝,整修食用菌栽培棚架50萬平方米,恢復生產1000多畝和200萬袋,高接改造推廣優質早熟梨翠冠8200畝,完成果樹補植2200畝,新植果苗50000余株,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蔬菜、食用菌、果樹的災后恢復生產管理。
2、穩步發展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是認真宣傳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和糧食生產優惠政策,以科技入戶和農業155服務為依托,宣傳發動,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二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認真實施黃坊鄉黃仍片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和均口鎮均口村省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總投資302萬元,改造中低產田3200畝,建設標準農田2000畝;三是落實種子儲備制度,完成上級安排的種子儲備任務,切實抓好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工作,確保糧食生產順利進行。
2、加大新品種推廣力度,加快良種的普及應用。一是調整優化糧食品種結構。引進特優航1號、中百優1號、汕優161等多個水稻新品種示范推廣,引進谷優8號、兩優86、地優1號等3個新組合進行試制,以探索制種技術,增強種子產業發展后勁。實施6321工程,推廣特優716、谷優527等優質稻及豐產配套技術;二是加大蓮、果良種推廣力度,全縣推廣種植蓮子4.5萬畝,其中優良品種“建選17號”占到98%,通過高接換種等技術措施推廣優質早熟梨品種“翠冠”。三是加大新品種試驗示范,培育后備品種,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3、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一是認真抓好沼氣工程建設,認真組織實施縣為民辦實事農村戶用沼氣池600口建設。上半年結合新農村重點村、整治村及國債項目村組織實施“一池三改”,目前完成67口;做好全縣沼氣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國債沼氣鄉村服務網點25個網點(其中20*年12個)建設任務;二是認真抓好無公害(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建立蓮子無公害示范片1萬畝,按照山、水、園、林、路綜合治理,大力推廣果園套種經濟綠肥或牧草,建立生態果園1.5萬畝;三是推廣代用料技術,發展食用菌生產。利用我縣豐富的梨枝條、蓮籽殼、谷殼等代用料,推廣梨枝條栽培香菇80萬袋、蓮籽殼栽培平菇30萬袋、谷殼栽培竹蓀300畝。
5、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三農”服務水平。一是加強農業技術培訓,根據各鄉鎮、村產業特點,組織專業技術干部組成專家組下鄉開展巡回培訓,今春以來,縣、鄉、村三級共舉辦培訓班122期(次),受訓人員達9200多人次,分發各種技術資料4.3萬多份;二是認真辦好農業155服務熱線,上半年縣、鄉兩級共接受農民群眾來電、來訪開展技術咨詢服務2200余人次,組織專業技術干部赴現場處理疑難問題134人次。據不完全統計,半年來通過熱線服務減少各類經濟損失41萬元,新增經濟收入52萬元;三是加強農業信息的搜集與,每月制作《*農業》兩期,分發至各鄉鎮、行政村,定期更新*農業155網站,繼續開展電子郵件和短信群發業務,發送病蟲情報,指導農民及時防治病蟲;利用與有線電視聯合創辦的《農事廣角》,適時播放農業動態、農事技術,指導農業生產,目前已播出3期;四是在廣泛開展“村會協作”的基礎上,深入開展“科技入戶工程”活動,組織縣、鄉兩級農業專業技術干部突出抓好“五個一”服務工作。
6、加強農資市場管理,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合法利益。一是加大農業法律、法規宣傳,舉辦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召集人、肥料農藥經營者參加的培訓班2期,參訓人員118人(次),利用各鄉鎮圩日開展農業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印發各種農業法律、法規、條例選編4000多份;二是組織開展農資打假護農專項整治行動,出動執法人員57人(次),查處假劣農資案件3起,挽回經濟損失3.1萬元,有效地凈化了農資市場,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合法利益。
7、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維護農村社會安定穩定。一是加強農村財務監管,確保對村級財務實行依法、民主公開管理,從源頭上管好用好村集體資金;二是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各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引導土地經營權流轉,并認真做好土地糾紛的調解處理,維護承包雙方的合法權益;三是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加大綜合監管力度,推動減輕農民負擔各項政策的落實,逐步建立減輕農民負擔長效機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資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導致農民生產成本增加。據統計農資價格平均上漲30-40%,而農產品價格卻上漲幅度極小,比較效益下降,嚴重影響農民發展種植業的積極性。
2、農業投入不足,農民收入增幅趨緩。近年來,由于我縣連續遭受洪災、旱災和冰災等重大自然災害,農業基礎設施損毀嚴重,由于在農業上投入不足,尤其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明顯不足,影響農業發展后勁,很大程度上減緩了農民增收步伐。
3、受到災害、雨季、農忙、技工流失及基層認識偏差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農村沼氣建設總體進度不快。
四、下階段工作重點
1、切實加強作物田間管理。糧食生產重點抓好早中稻的田間管理,及時做好煙后稻及雙晚栽插技術指導工作,確保糧食增產增收;蓮子重點抓好盛花期水肥、病蟲管理,確保秋蓮豐產,同是認真抓好“建選17號”種藕基地管理,加強提純復壯;水果生產要積極協助搞好營銷工作,依托縣黃花梨信息中心和黃花梨產業協會,注重質量,實行統一包裝,加強營銷信息的收集和,積極協調解決車輛運輸及鄉、村道路暢通總量,同時加強采后水肥、病蟲管理,防止早期落葉;雜交種子生產重點抓好產地檢疫和去雜工作,確保種子質量和純度。
2、突出搞好農業生產服務。繼續開展“農業155”熱線服務和“村會協作”,突出抓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活動的落實;加強農業信息的收集和,繼續協助縣廣電局辦好“農事廣角”,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和技術指導。同時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搞好農業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科技素質;加強病蟲測報、防治和防旱、抗旱技術指導,減輕災害損失;加大農資市場整治,深入開展農資市場專項治理,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3、認真抓好重大項目實施。做好均口鎮均口村省級標準農田示范片建設項目驗收前期準備工作;繼續抓好以沼氣為紐帶的生態農業建設,組織實施縣委、縣政府為民辦實事農村沼氣項目,確保任務目標完成;認真實施20*年國家級測土配方項目,完成今年預計目標任務。
4、積極開拓農產品市場。下半年是各種農產品的收獲和銷售季節,要在抓好夏收夏種和秋冬季農業綜合開發的同時,培育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并充分利用各種專業協會、中介組織和信息網絡,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和動態,拓寬銷售渠道,著力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 上一篇:黨委協調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市場營銷戰略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