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生態綠化情況報告

時間:2022-02-05 08:50:31

導語:工信局生態綠化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信局生態綠化情況報告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杜絕工業污染項目,堅持走循環發展道路。是母親河—的源頭,是的水塔,為了有效保護源生態環境,我縣嚴格執行源頭環境保護相關規定,嚴格控制源頭地區污染和生態破壞。同時大力投入資金治理工業企業節能和排污。近年來,我縣大力度淘汰落后產能,鐵心硬手關閉污染企業。至2011年,共取締造紙廠4家、土法造紙廠生產點200多個、關停木材加工廠27家、塑料造粒廠5家、地條鋼生產企業3家、廢舊輪胎土法煉油企業3家。2012年,申報關閉省縣選礦設備廠等4家企業。嚴把項目引進關,近幾年拒絕印染、電鍍等11個污染大、耗能高的重大項目。

二是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工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一是加快科技創新,推進技術進步。加強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技術的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重點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加快資源節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材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二是加強企業監管,推動節能環保。要嚴格禁止高污染、高耗能項目進入,切實保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保護源頭“一泓清水”。要重點加強對礦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的節能減排監管力度,減少甚至杜絕資源浪費;淘汰落后產業,減少污染源;鼓勵企業參與環境保護,并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企業要提高生產工藝,引入治污設備,提高資源利用能力。

三是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依托豐富的原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系列產品加工項目。一方面與相關科研技術機構結對,建立密切合作關系,對系列產品進行深度研發,開發新產品、提升附加值;另一方面,積極引進有關食品企業,對我縣產業發展給予大力扶持,借助企業的雄厚實力,投資興建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二、存在問題

環境保護制約工業發展。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許多工業項目因節能減排要求而“限批”或不能落戶,原有部分有一定污染的企業紛紛關閉,生態保護與工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約,部分資源難以轉化為經濟效益。近兩年,我縣為節能減排關閉和拒絕引進大量有一定污染投資超億元項目落戶,每年減少工業稅收3000萬元以上。

三、工作建議

一是提高生態補償標準。為保護母親河源頭,我縣在招商引資上謹慎選擇項目,自覺拒絕項目實施,放棄財稅收入。為此,懇請上級有關部門,提高我縣生態補償標準,增加補償資金,以彌補工業經濟發展不足。

二是扶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請求上級有關部門協調中糧集團等央企對我縣產業發展給予大力扶持,依托我縣資源優勢,借助企業的雄厚實力,深度開發產品,提升產業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