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開辦項目扶持報告

時間:2022-12-30 08:36:03

導語:農開辦項目扶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開辦項目扶持報告

扶持和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和諧的重要途徑,也是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任務。按照市開發辦《關于開展產業化經營項目扶持方式和管理模式調研工作的通知》,我辦組織專門人員深入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社進行了調研。

一、關于完善產業化經營財政補貼項目扶持方式

1、財政補貼項目如何解決小而分散,但又能突出重點充分發揮作用。項目選擇要因地制宜,要區分不同區域、不同產業、不同發展階段的情況,實行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在扶持農業主導產業時,要以優勢和特色農產品為著力點,以產業鏈為紐帶,加強對產業鏈薄弱環節的扶持,缺什么補什么,把錢用在刀刃上。建立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導引各類社會資本,包括金融資本、工商資本、民間資本投入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利用財政補貼農業綜合開發手段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向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利潤用于農業再投資。

2、財政補貼項目如何選擇扶持對象作為扶持重點。財政補貼項目扶持的重點應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市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總體規模小,經濟實力弱,但農民專業合社的帶動能力強,應重點給予扶持。

二、關于完善產業化經營貸款貼息扶持方式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貸款貼息項目有助于減輕農業龍頭企業的貸款壓力,促使企業能夠正常運行。農業產業化企業與農業、農村、農民息息相關,因此扶持農業產業化企業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可以穩定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因此,要不斷加大貸款貼息力度。

貸款貼息項目門檻高,立項難。一是貸款貼息扶持重點為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而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一些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普遍較小,扶持的需求迫切。二是在貸款金額上規定固定資產單筆貸款或者季節性收購農副產品流動資金累計貸款500萬元以上,對于一些市、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因自身規模較小,所以固定資產貸款金額較小。所以在貸款貼息項目的立項上能否適當降低門檻,要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累計貸款200萬元以上可申報貸款貼息項目。讓更多的產業化龍頭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關于探索實行“以獎代補”扶持方式

1、產業化經營項目實行“以獎代補”扶持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當前,“以獎代補”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各級財政的支出形式。“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可從農業綜合開發資金中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獎勵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發展貢獻突出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與“項目直接支持”優勢互補,所能起到的效果也遠遠好于簡單的直接補貼,可充分調動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的積極性。

2、實行“以獎代補”扶持方式的具體操作。

(1)獎勵對象: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產業大戶。

(2)獎勵范圍:

①農產品基地和專業大戶。指本行政區域內有一定規模的,集中連片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種養專業大戶。

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指本行政區域內經營業績良好,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發展前景的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③指通過工商部門和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有一定規模,帶動能力強的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

四、關于對產業化經營有償無償扶持方式的利弊分析

1、項目扶持力度較大,但風險較高。

因受農業產業特性影響,涉農企業入門標準不高,農業行業種植、養殖和加工項目具有一定的高風險性。從企業固定資產構成情況看,種植、養殖項目單位使用的土地基本屬于集體或通過租賃方式取得,只有經營權。種、養產品受自然界因素影響較大,企業負債多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大于流動資產,企業經營活力不足,資金投放風險較大。

2、有償資金償還難。

(1)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借款單位絕大部分沒有償還意識。從以前年度到期財政有償資金回收情況看,企業法人還款意識淡薄,財政資金“不占白不占”的思想占多數,大部分項目單位不能夠主動、足額償還借款,把財政有償借款當成了財政無償撥款。

(2)因農業產業自身風險造成資金回收難。農業產業化項目投入的有償資金都是投入到種、養、加工項目,不僅受經營管理和市場因素的影響,有些項目收益小甚至造成嚴重虧損,甚至倒閉,使部分有償資金無法回收,形成有償資金呆、死賬。給地方財政造成負擔,因此有償資金的扶持還是取消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