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發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23 08:41:20
導語:休閑農業發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市休閑農業發展工作要求,以及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我縣休閑農業發展的意見》,制訂2013年縣休閑農業發展工作實施方案。
一、發展目標
2013年,新培育休閑農業企業5家,新增規模以上“農家樂”10家,創建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1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1個。創建和評選縣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5個,年接待能力超過50萬人次,新增直接就業0.2萬人、帶動間接就業1萬人,年培訓從業人員50人以上,從業農民年均收入增長10%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指導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規劃編制。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鄉(鎮)總體規劃、環境保護規劃、文物保護規劃、旅游業發展規劃、百里湘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縣農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提高規劃的整體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持續性。
(二)抓好重點休閑農業項目建設。抓好縣重點項目涼舟現代生態農業科技示范園、紅土娃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麻州湘江綠洲休閑觀光農業園、莊埠寨富龍騰休閑觀光茶園建設。完善園區規劃設計,突顯產業特色和豐富休閑觀光功能,發展成休閑功能突出、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設施配套齊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休閑農業項目。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以推進百里湘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我縣休閑農業基礎設施水平。將休閑農業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布局規劃,以滿足休閑觀光旅游需求為導向,以完善旅游服務功能為目標,統籌安排,突出推進交通、飲水、電力、通訊、廣播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鄉村環境整治力度,積極發展清潔能源。加快完善休閑農業項目配套服務設施,提高休閑農業企業的接待質量和水平。
(四)培育休閑農業精品。依托我縣產業優勢、旅游資源、民族村寨、古村古鎮等自然和歷史文化遺存以及百里湘江綠色生態長廊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入休閑農業領域,著力打造農業產業特色觀光游、休閑度假游、農耕文化展示游、休閑鄉村游、農業科普教育游等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精品。培育和申報一批休閑農業星級企業及國家、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
(五)加強從業人員培訓。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結合起來,重點開展對休閑農業發展帶頭人、經營戶和專業技術人員、休閑農業講解員、鄉村旅游導游員、農家樂接待服務員的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
(六)開展宣傳與推介。充分發揮互聯網、報刊、電視等媒體作用,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休閑農業宣傳推介。新建休閑項目上報農業部魅力城鄉網宣傳平臺,展示我縣休閑農業形象。縣電視臺開設休閑農業宣傳專題欄目。引導開展西瓜、葡萄、枇杷、草莓、蔬菜等采摘活動。積極開展影視院校與園區對接活動,拓展國內外友好交流與合作。積極依托農業博覽會、農產品展示展銷會、旅游投資洽談會等,擴大我縣休閑農業的知名度和影響面。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縣休閑農業發展工作,縣休閑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實施。各鄉(鎮)要把休閑農業發展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整合當地特色產業和旅游觀光資源,至少抓好一個以上上規模的休閑農業示范點;要加強對本鄉(鎮)休閑農業發展的規劃指導、業務支持、資源整合和信息上報,推動本鄉(鎮)休閑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實施獎補政策。對獲得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的,每個獎補10萬元;對獲得省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的,每個獎補3萬元;對獲得縣級休閑農業示范園區(點)的,每個獎補2萬元。同時,整合涉農項目資金向休閑農業示范園區和示范點傾斜。對于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重大休閑農業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重點扶持。
(三)實行目標考核。縣休閑農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督查、調度,并列入鄉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站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對發展成效顯著的鄉(鎮)給予表彰,對工作不力、成效差的鄉(鎮)予以通報批評。
- 上一篇:早稻病蟲害發生趨勢及防治意見
- 下一篇:農技站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