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局主要工作打算
時間:2022-07-15 09:18:43
導語:檔案局主要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圍繞“三創一辦”,全力搞好服務
1、全力做好國家一、二級檔案館創建工作。市檔案館達國家一級檔案館,所轄區縣檔案館30%達國家二級檔案館,是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必檢內容之一,占測評分值1.68分。自全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我局認真對照目標,分解落實、完善沖刺,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截止今年6月份,南明、云巖、白云三個區檔案館已經順利創建國家二級館,創建率達50%,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市檔案館創國家一級館問題,已完成了軟件資料的前期準備工作,并正式向省檔案局提出組織評審,但由于新檔案館建設工程至今未啟動,國家檔案局暫未受理;經多次對接協調,國家檔案局明確答復:“檔案館新館建設應以開工為準。”
2、全力為“三創一辦”搞好檔案指導服務。抽調10余名業務骨干到各指揮部,協助抓好“三創一辦”檔案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確保考核驗收能提供全面、真實、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明確館室、經科兩個業務處,分片負責,分輕重緩急,深入各部門指導搞好“三創一辦”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指派專人協助協辦指揮部整理檔案資料1萬余件,光盤100張,照片5萬余張。
3、全力參與“三創一辦”其它工作。繼續組織全局志愿者開展交通協管活動,不斷提升檔案部門的外部形象。主動承辦“協辦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圖片展及圖冊”有關籌備工作,邀請專家從征集到的3萬余張照片中篩選出近500余幅,用于制作展板和畫冊。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直觀地向社會公眾呈現我市協辦第九屆民運會的過程以及各項賽事的精彩瞬間,同時為市留下了寶貴的檔案史料。現已完成金陽市級行政中心展覽工作,根據需要將在中心城區部分廣場進行巡展。畫冊目前正在緊張有序的編輯中,年底前可完成。
(二)圍繞“民生檔案”,扎實推進工作
1、機關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加大面上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力度,繼續抓好新編制的各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的組織實施,督促各機關單位搞好2010年文件材料歸檔。年初以來,先后為城管、人勞、林業、社保、醫院、學校等20余家單位提供了業務需求服務,指導搞好“涉民”檔案的收集、整理。與市民政局聯合轉發了《民政部、國家檔案局殯葬服務單位業務檔案管理辦法》,起草了《市社會救助檔案管理暫行規定》,規范殯葬和社會救助檔案管理。在科技事業單位開展“檔案管理星級”評審試點工作,市測繪院以“三星”標準順利通過評估。加強市機構改革部門檔案的工作監督、整理指導和督促移交等工作,信產局、鄉企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檔案已齊全完整接收進市檔案館。
2、企業檔案工作。根據國家檔案局最新頒發的《企業檔案工作規范》要求,下發了《市企業檔案工作情況登記表》和《市檔案局關于編制企業文件歸檔范圍與保管期限表的通知》,全面了解各企業檔案工作的基本情況,并對市屬規模企業檔案歸檔范圍和保管期限表進行重新修訂。完成4萬余卷破產企業檔案整理入庫。有針對性地扶持引導民營企業開展檔案管理工作,幫助江源電力設計有限公司、三力房開、鴻飛房開等企業制定了歸檔范圍、檔案整理方案、檔號的編制方案及各項檔案管理制度,為公司檔案管理人員提供了專項培訓和上門服務。
3、農業農村檔案工作。繼續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關文件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配合市環保局開展污染源普查,規范普查檔案,榮獲“市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先進集體”稱號。與林業局聯合下發了《市林改檔案管理工作考評標準》、《關于開展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檢查驗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對花溪區林改檔案人員進行集中培訓,指導監督烏當、花溪兩個區開展好林改檔案的整理工作。與林業、財政等部門組成林改檔案檢查驗收組對10個區(市、縣)林改檔案工作進行驗收。繼續按照“七有”標準,抓好村級檔案規范化示范點建設,為農村改革發展服務。目前已抓了600多個點,檔案保管設備設施得到了一定完善。今年正值村級兩委班子集中換屆,部分區縣與組織、民政等部門聯合下發了文件,對村“兩委”換屆期間檔案資料的移交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確保了村級檔案不因“兩委”班子成員變動而流失。
4、重大工程項目檔案登記管理。加強對奧體中心項目檔案工作的監督指導,每月定期在工作例會上匯報項目檔案工作進度,目前奧體中心檔案已整理完畢,經我局牽頭組織發改、城建、體育等部門對項目檔案進行專項驗收合格后交由市城建檔案館保管;組織人員對水晶集團200噸電石渣水泥項目檔案進行了預檢,提出了整改意見;起草了《“孔圣堂”工程檔案管理辦法》,作為項目檔案收集、管理的指導文件。
5、社區檔案工作。繼續為社區建檔搞好服務。全市375個社區,目前已完成建檔366個,建檔率達98%。
(三)圍繞業務工作,夯實發展基礎
1、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強“檔案信息網”的日常維護和數據更新工作,加大數字化力度,年初以來,完成了2008年以前館藏鑒定開放檔案目錄的網上掛接工作;完成館藏檔案目錄數據55.5萬余條,對館藏檔案案卷目錄進行了清查補錄,重新制作案卷目錄427本。目前館藏檔案案卷目錄和卷內文件目錄已100%實現計算機檢索。今年,在市政府支持下,啟動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工作。擬依托全市電子政務內網,搭建檔案管理平臺,率先對部分涉民單位檔案信息資源實施整合。目前已完成“整合檔案資源系統平臺數字檔案館項目(一期)”招投標合同簽訂工作,進入了實施程序。指導南明、云巖區開展婚姻檔案信息共建共享,在做好婚姻檔案規范性整理和數字化等基礎性工作的基礎上,對兩區婚姻檔案數據進行了交換。
2、征集接收和查閱利用。年初以來,共征集接收檔案資料(含現行文件)1.54萬余卷(件、冊)。接待查閱檔案(文件資料)3380余人(次),提調檔案18650卷(件、冊),復印檔案資料1.4萬余張。其中,接受電話咨詢300余人(次),提走企業寄存個人檔案163本。
3、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編輯出版《市檔案館指南》,與100多個單位進行了交流;編輯完成《市歷屆黨代會》專題和《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隊員名錄》。從2000多幅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標語照片中認真挑選了20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標語,精心組織布置“標語承載的歷史”圖片展,現全市已有40余家單位前來觀展。在“圖片展”基礎上,組織編輯了《標語承載的歷史》一書,目前書稿已交出版社,以此展現百年來的風云變幻。
4、國家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按照《市“十二五”國家重點檔案搶救和保護規劃》,申報市、區國家重點檔案搶救項目,實現了中央搶救專款及地方配套資金到位。探索組織實施搶救檔案項目招投標外包工作,目前,已搶救和保護館藏國家重點檔案1700余卷,全文數字化30余萬頁。
5、檔案館(庫)建設。一是市檔案館新館建設項目。市檔案館新館建設項目是我市“十一五”期間“十大重點公益性建設項目”之一,是“十二五”期間全市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內容之一,同時也是全省重點建設項目內容之一。按市人民政府有關要求,我局已完成了前期立項、環評、地評、建設用地許可、可研、初設等工作,但由于項目資金未落實,工程至今未啟動。二是區(縣)綜合檔案館建設。指導督促花溪、白云兩個區檔案局加快新館建設。除云巖區外,其余7個區(市、縣)已完成檔案館新館的選址工作。
6、檔案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安全保管制度,加強檔案安全保護技術防范工作,注重對檔案原件實行安全保管。開展館藏重要檔案數據異地備份工作,與長沙市檔案局互為異地備份基地,目前長沙市檔案局已將首批電子檔案數據光盤保存在我市檔案館,11月底前,我局也將把首批電子檔案數據備份送至長沙市檔案館保存。結合汛期檔案安全保管要求,有針對性地對烏當區、花溪區、清鎮市和開陽縣綜合檔案館開展了檔案安全管理專項執法檢查,及時排查安全隱患,督促整改落實。邀請省政安消防知識宣傳服務中心為全體干部職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選派2名同志參加省消防學校安全知識培訓班,切實提高安全意識和管理能力。完善檔案館庫房等重點部位的視頻監控和紅外線防盜自動報警系統,增設監控攝像頭22個,防盜自動報警器12個,做到了檔案館重點部位及周邊無安全死角。
7、人才隊伍建設。先后選派了3名副縣級以上領導、7名中層干部參加黨校縣干班、青干班和執行力建設專題學習。結合實際和需求,舉辦了2011年全市檔案業務技能培訓班,對市、縣、鄉及部分企事業單位100余名檔案業務干部進行了集中培訓,提高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選派20余名干部到大連、新疆等地參加國家檔案局干部培訓中心舉辦的“電子檔案管理知識培訓班”學習,既拓寬了視野,又增長了才干。結合機構調整,創新選人用人方式,采取雙向選擇(即:班子成員選分管處室、選中層干部,中層干部選處室、選分管領導)的方式,開展述職述廉、民主測評,對11個處(室)的中層干部進行了集中調整,樹立了正氣。
- 上一篇:糧食局計劃生育三結合幫扶工作總結
- 下一篇:統一組織審計項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