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

時間:2022-01-05 09:28:08

導語:供銷社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供銷社工作總結和工作打算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工作成效顯著

1.做實部門幫扶,結對幫扶任務全面完成

機關干部盡銳出戰,幫扶柏樹鄉關塘村、五堂村59戶貧困戶,嚴格落實縣委超常規工作制度,在每月“扶貧走訪日”和每周六“扶貧工作日”到柏樹鄉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圍繞“一超六有”標準,開展問題排查、政策宣傳、感恩教育,全面落實貧困戶住房保障、基本醫療、安全飲水、教育保障等政策。

2.推進消費扶貧,扶貧產品銷售體系不斷完善

一是用好公益商標。積極引導縣內企業申報“扶貧”公益商標,已有36家企業獲得了商標使用權。通過推廣使用“扶貧”公益商標,2020年助推扶貧產品銷售16億元。

二是建設扶貧產品產銷平臺及渠道。“線上”搭建消費扶貧產品電商平臺,邀請38種扶貧產品入駐,以“預售+自提”的模式,實現扶貧產品和消費者的有機鏈接;搭建扶貧產品溯源系統,提供溯源碼和溯源信息,保障產品質量。“線下”在、等地開展扶貧產品進社區活動70次,在洋洋百貨、好又多等超市建立扶貧產品銷售專區5個,推動扶貧產品銷售400萬元。

(二)深入推進,供銷綜合改革取得突破

1.健全“三會”制度,治理架構不斷優化

依據縣委辦、縣政府辦印發的《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機關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江委辦〔2020〕52號),新建供銷社監事會,優化縣供銷社機關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2020年7月28日,召開第八屆社員代表大會,選舉了第八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召開了第八屆理事會、監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形成了理事會、監事會各司其職、協調運轉的工作格局。

2.夯實組織體系,覆蓋范圍不斷擴大

一是以基層社入股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引辦、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方式,創新發展新型基層供銷社10個,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1個,全縣基層供銷社總數達到52個,鄉鎮覆蓋率達到100%。

二是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2020年全縣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2個,總數達到969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100%,入社入會農戶4.19萬戶/11.73萬人,帶動農戶13.9萬戶。依托會計公司,抓實合作社規范化、示范社建設,2020年成功創建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9家、市級示范社7家,全縣現有市級示范社57家、省級示范社30家、國家級示范社7家。

3.拓展服務領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一是建成了縣數字農業品牌館,搭建起本地化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平臺,開展了產業發展、農村產權交易等服務,平臺已經接入農民專業合作社81家,家庭農場23家。授權20家企業38個產品使用“江江好”區域品牌,推動農業品牌建設。2020年4月,市、縣第一季度鄉村振興現場會均將品牌館作為現場點位,參會市、縣領導對品牌館建設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二是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方式。搭建縣、鄉、村三級服務平臺,為全縣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育苗、機耕機種、烘干等各環節托管服務,輻射帶動全縣267個村,55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土地托管30.6萬畝。9月28日,省供銷社系統農業社會化服務現場推進會在召開,我縣形成的縣級平臺“雙驅動”、鄉鎮平臺“三整合”、村級平臺“四聯帶”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

三是保障農資供應。投資90萬元與鎮人民政府共建鎮鎮農貿市場,提升農資服務能力。肺炎疫情期間,我社提前謀劃、抓實農資儲備,穩定了銷售價格,發揮全系統300余個經營網點覆蓋作用,科學安排農資經營門店開放時間,協助辦理農資運輸車輛通行證,優化配送服務,增設流動農資服務車,將農資定點定量配送到村到戶,打通“農資配送”最后一公里,有力地保障了春耕。截至目前,已累計購進化肥50700噸、農藥185.76噸、農膜28.8噸;銷售化肥48161噸、農藥191.43噸、農膜28.8噸。

(三)從嚴治黨,黨建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一是抓實政治建設。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精神,把政治標準、政治要求貫穿到供銷工作全過程,在踐行“兩個維護”上作表率。

二是強化思想建設。制定了《中共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召開黨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議6次,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召開意識形態工作專題會4次,聽取意識形態情況匯報,分析研判全系統意識形態領域情況,開展常態化談心談話26人次。扎實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2020年黨委書記講黨課2次,引導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抓實紀律建設。嚴肅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認真做好省委、市委和縣委政治巡視巡察“后半篇文章”。持續整治只表態不落實、不擔當不作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對萬福供銷社負責人進行提醒談話1次,強化了對黨員干部的監督。

四是促進重點工作落實。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持續開展超常規脫貧攻堅工作。引導幫扶干部全身心投身聯系幫扶工作,指導聯系鄉鎮穩步推進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貧困戶脫貧成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具體行動,累計派出黨員干部16人次參加凱江鎮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發揮了黨員先鋒表率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班子配備不齊,干部隊伍老化

縣供銷社現有理事會主任1名、副主任1名,監事會主任1名,理事會尚缺副主任1名。機關在編人員13名,54歲以上達5人。基層社和基層企業多數干部職工臨近退休或退休后返聘繼續工作,且企業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人才嚴重不足,干部隊伍年齡老化、人才短缺成為供銷社改革發展的一大“瓶頸”。

(二)社有企業規模小,經營效益低

現階段系統內的益農電商公司和會計公司等,企業自身規模還小,主要面向縣內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公益性及經營性服務,產生的效益較低,還無法在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事業中提供有力的支撐。

三、2021年工作打算

(一)強化示范引領,夯實供銷基層組織體系

一是培育三星級社區服務社4個、四星級社區服務社1個;二是繼續引辦、領辦、入股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市級以上示范社6個。

(二)提升服務能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積極推廣縣級平臺“雙驅動”、鄉級平臺“三整合”、村級平臺“四聯帶”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模式”。拓寬縣、鄉、村三級服務平臺覆蓋面,新建鄉級平臺3個、村級平臺10個。依托服務平臺,將服務鏈條延伸到農技推廣、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農產品營銷、電子商務等各個環節。

(三)壯大社有企業,推動社有資產保值增值

一是依托社有資產管理公司,對全系統社有資產進行統一管理,積極通過改造、參股、相對控股等多種合作形式加強對外合作;二是依托益農電商公司,為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品牌創建、展示展銷、線上線下銷售等服務;三是改造提升會計服務中心,為系統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提供財務會計、稅務、注冊登記等服務。

(四)夯實黨建基礎,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堅定不移抓好黨建工作,切實發揮黨在供銷事業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通過主題黨日等活動,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供銷人的“扁擔精神”“背簍精神”,重塑新時代新供銷文化,建立干部培訓培養機制,提升干部的能力和素質。積極拓寬用人渠道,主動把農村能人、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青年吸收到供銷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