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10 03:51:25

導語:司法局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

2021年,縣司法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司法局的具體指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政治引領、黨建先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政法隊伍教育整頓為抓手,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主線,以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重點,以法治政府建設為中心,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為全縣經濟社會健康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下半年計劃報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全面依法治縣水平不斷提升

一是抓住“關鍵少數”,落實落細法治建設“第一責任”。在去年出臺《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意見》基礎上,今年2月7日,制定印發《縣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責任清單》,明確細化了45項職責任務,進一步壓實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主體責任。4月30日,制定出臺《關于完善全縣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普法)、考法、述法制度的意見》,進一步健全“五法并舉”工作機制,推進全縣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考法、述法工作走深走實,領導干部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斷提升。2021年以來,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集體學法7次。健全完善《新任科級干部法律知識考試辦法(試行)》,對83名新提拔科級干部進行了法律知識測試,有效推進新任科級干部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化、規范化。

二是健全領導機制,全面推進鎮街法治政府建設。制定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鎮街法治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率先部署鎮街法治建設工作,3月24日,全市首個依法治鎮委員會辦公室在縣花官鎮掛牌成立。目前全縣8個鎮街均健全完善了法治建設領導機構和日常辦事機構,權責明晰、規范高效的鎮街法治建設工作體系基本構建,實現了縣、鎮街法治建設“全貫通”。新開展鎮街工作合法性審核,制定印發《關于建立鎮街重大行政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全市率先實施鎮街工作合法性審核并創新建立司法所所長列席鎮街黨政聯席會議制度,著力推進鎮街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5中旬以來,各鎮街審核各類文件、合同協議等120余份,司法所所長列席鎮街黨政聯席會議24次。扎實開展鎮街法治政府建設典型培樹,制定印發實施方案和標準指引,指導鎮街嚴格對標自查,形成問題臺賬,明確改進措施和責任主體,著力提升鎮街法治政府建設水平,確保典型培樹工作達到預期效果。

三是強化法治督察,推動法治任務落地見效。縣委依法治縣辦堅持以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為抓手,健全法治督察機制,加大法治督察力度,全面依法治縣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鎮街層面。5月27日至28日對鎮街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開展實地督察,督促鎮街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扛牢第一責任人職責。同時,起草了《鎮街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報告》,向縣委全面依法治縣委員會進行專題匯報,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部門層面。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和法治為民辦實事活動要求,聚焦涉及民生重點執法領域,主動聯合縣委政法委、縣檢察院集中利用兩天時間對縣公安局等12個執法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檢查,抽查案卷80余卷,發現問題60余件次,制發整改建議書12份,真正實現以督察促整改、以整改促提升,助推法治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四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開展行政復議質量提升年活動。印發《縣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工作方案》,健全完善行政復議工作機制,組織開展全縣行政機關負責人庭審觀摩活動,上半年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50件,其中受理43件,組織聽證31次,審結34件,調解和解8件,行政復議工作質效進一步提升。加強規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上半年共對11份規范性文件進行了合法性審查,對6份規范性文件進行備案登記,審查、登記率均達100%。落實行政處罰“免罰清單”和“輕罰清單”。推動執法主體落實22個執法領域的312項涉企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和48項涉企一般違法行為“輕罰清單”,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著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二)法治宣傳教育精準高效

一是健全機制,統籌協調,提升普法依法治理水平。完善“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清單,每季度末調度普法工作臺賬,探索“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提醒機制。加大對以案釋法工作調度,加強執法普法典型案例整理宣傳,推動全程說理式執法。加強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對2020年度全縣國家工作人員法律知識考試成績進行通報,制定出臺《關于完善全縣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守法(普法)、考法、述法制度的意見》,組織開展第二期新任科級干部法律知識考試,5月29日我縣2020年7月份至2021年3月份新提拔的副科級、正科級干部83人在縣英才中學參加考試。定期與縣委宣傳部、縣府辦溝通聯系,做好縣委常委會議和縣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工作。全面實施“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各鎮街共選任“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1060人,開展初任培訓650人次,計劃6月底前實現初任培訓全覆蓋。培養工程實施以來,組織全縣“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參加“依法治欠·溫情護薪”、“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普法宣傳活動2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50余人次。

二是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繼續開展“訂單式”按需精準普法。圍繞重要時間節點,相繼開展“祥和春節,法治護航”“疫情防控·法治同行”“建設法治·巾幗在行動”、3·15消費者權益保障日、4·15國家安全教育日、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宣傳活動。印制法治春聯、掛歷、民法典宣傳彩頁、法治圖書等宣傳資料20000余份,在縣城和各鎮街同步開展,在全縣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極大提高了群眾的法治獲得感。組織全縣積極參加知識競賽活動。開展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專項答題、4·15專項答題、民法典答題、6月份法律知識有獎競答等活動,以賽促學,以學促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縣委宣傳部、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縣文化和旅游局、縣教育局聯合開展“唱響新時代,共筑法治夢”法治文藝作品征集評選活動,評選獲獎作品40篇,通過網站和“法治”公眾號等網絡媒體進行了刊發。縣委依法治縣辦、縣司法局、縣文聯、縣楹聯協會聯合開展“學黨史·講法治—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品征集評選活動,征集作品30余幅,組織開展楹聯網絡展播。

(三)公共法律服務持續優化

一是法律援助惠民實效不斷提高。加強法律援助宣傳。與縣總工會聯合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公益法律服務活動,組織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一周年“依法治欠、溫情護薪”主題宣傳月活動。上半年指派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所承辦各類法律援助案件414件,其中民事197件、刑事96件、認罪認罰121件,解答法律援助咨詢800余人次。推廣“掌援寶”微信小程序,為距離遙遠、行動不便的當事人提供便利。開發運行“12348”熱線視頻服務平臺,充分發揮縣值班律師的作用,為糾紛當事人提供便捷、有效的訴求途徑。做好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事項范圍負面清單試點工作,出臺實施方案,公布負面清單,并按此范圍組織實施法律援助。做好縣12348法律服務專線值班工作,推動實現縣“12348”法律服務專線電話與縣“110”電話的對接,并安排律師24小時在線值班,接打咨詢,上半年接待來訪群眾500余人次,解答各類咨詢電話1000余個。

二是公證服務質量全面提升。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實現公證事項100%一次性告知,70%以上業務一次辦結、當天出證;根據全縣企業(個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要求,起草制定《縣委托(房屋出售)公證“一件事”實施方案(草稿)》,與不動產登記、婚姻登記部門實行業務聯辦。進一步落實惠民措施。簡化已故存款人存款提取手續,為當事人提供便利,在公證窗口設立跨省通辦專窗,學歷、學位、機動車駕駛證公證實行“跨省通辦”。進一步加強規范化建設。在服務窗口安裝了公證標識、電子顯示屏,公示業務流程、收費標準等,印制了宣傳折頁,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公證知識宣傳。進一步拓展業務領域。與不動產登記中心簽訂聯辦協議;與財政部門溝通,在農行開通了提存賬戶,現已辦理提存和保管業務2件;探索開展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辦理此類公證2件。與法院相關業務人員進行初步溝通,打算開展相關業務宣傳,探索“調解協議+賦強公證”的工作模式。

三是“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扎實推進。年初完成2020年度村(社區)法律顧問考核,差別發放法律顧問補助經費。優化調整法律顧問資源,在李鵲鎮、大碼頭鎮率先開展法律顧問團隊服務試點,安排部署法律顧問在鎮街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矛調中心等服務點定時定點值班,積極建立“法律顧問+法律顧問團”“駐點值班+進村服務”“動態積分+滿意度測評”“線上服務+線下服務”的“4+”模式。全縣129名村居法律顧問進村入戶開展法律服務,共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100余人次,參與化解矛盾糾紛170余件,為村(居)治理提供法律意見120余件次,開展法治宣傳活動230余場次,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法律支持。

(四)基層基礎建設深入推進

一是扎實開展人民調解工作。加強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專職人民調解員的理論水平和實戰技能,組織轄區內網格員、專職人民調解員開展人民調解專題培訓30余場1200余人次,調解隊伍素質得到有效提升。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及時組織開展全縣各鎮街、村(社區)調委會換屆,依法選好配強人民調解委員會和人民調解員。目前,全縣共有各類調委會650個,其中,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12個,今年來共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144件,辦理司法確認92件,涉及金額1300余萬元,大量矛盾糾紛及時就地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二是推動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制定印發《縣司法局2021年度司法所工作考核辦法》,每季度對司法所工作進行考核并通報,推進司法所各項工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充分發揮局機關科級干部聯系司法所制度作用,明確責任分工,加強對司法所工作的組織領導,增強工作合力,強化督查指導,嚴格落實《縣司法局干部職工千分制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縣司法局財務審批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靠規章辦事,司法所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不斷提高。

(五)特殊人群管控有力有效。持續加強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管控,結合建黨100周年開展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大排查大走訪”專項行動,全力排查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充分發揮村居、網格員等社會力量,對重點管理對象做到面對面走訪,全面梳理不穩定因素和人員,切實做到情況清、去向明。

(六)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效顯著。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縣司法局黨組全面扛牢主體責任,加強統籌調度,緊緊圍繞“三大主題”,突出“四項任務”,抓實學習教育、查糾整改、總結評估各項環節,加強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社區矯正專項治理,推動司法系統政治生態進一步優化、紀律作風進一步好轉、素質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縣司法行政隊伍教育整頓取得了明顯成效。

二、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專職調解員隊伍能力水平不能滿足當前工作需要。專職人民調解員能力水平不一,年齡結構偏年輕化,存在穩定性不高、流動性大的問題,調解能力經驗不足,缺乏工作經歷、生活閱歷,且法律相關專業人員占比少,影響了調解工作的開展效果。

二是各責任主體銜接配合機制不健全,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效果不佳。在“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實際開展中,各責任主體銜接不暢,主要靠縣司法局、司法所組織實施,個別律師積極性不高,部分基層干部對“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重視不足,甚至存在抵觸心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效果。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是加強依法治縣統籌謀劃、示范引領。充分發揮縣委依法治縣辦統籌協調職能,高質量編制《法治建設規劃》《縣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著力推動法治縣、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筑牢法治建設根基。持續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堅持高點定位、務實推動,努力爭創國家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縣。深化實施“五法并舉”,扎實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打造新亮點、培樹新典型、形成新品牌,著力推動法治建設工作全面提升。

二是高標準推動普法依法治理。籌備召開我縣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第四次會議,對今年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安排部署下半年重點工作。啟動“八五”普法規劃,加強調查研究,起草“八五”普法規劃和依法治縣規劃。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調整聘任中小學校兼職法治副校長,發揮法治副校長作用,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不同形式的送法進校園活動,利用新學期開學時機,組織開展“開學法治第一課”活動。做好基層民主法治創建工作,積極申報第八批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

三是加強調解隊伍建設,構建調解新格局。開展“說說我的調解故事”、金牌調解員評選等活動,編發人民調解工作手冊,為人民調解員提供一本指導性強、實用性強的“案頭書”,不斷加強對人民調解隊伍能力素質的提升和培訓。積極參與全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體系建設,落實有關工作機制、規范和工作重點,完善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專業調解、司法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

四是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效。按照試點要求開展法律援助事項范圍負面清單試點工作,與縣人武部聯系對接建立軍人軍屬法律援助工作站。推動公證工作參與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法院、金融辦等部門加強聯系,推廣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業務,探索“調解協議+賦強公證”工作模式,助力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同時,根據需要辦理證據保全、現場監督、司法輔助等公證事務。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建立村(社區)“法律顧問(團隊)+”服務模式,改進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形式,建立定點值班、AB角互換和動態考核機制,指導村(社區)法律顧問更好開展工作,不斷提升服務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