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局三季度總結及第四季度工作計劃
時間:2022-11-10 03:06:16
導語:商務局三季度總結及第四季度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區商務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著力擴出口、促進口、引外資、穩內需,努力推動全區商務工作平穩健康發展。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21年前三季度工作基本情況
(一)經濟運行基本情況。1—9月份,預計全區累計實現進出口總額67.5億元,同比增長153.4%,其中出口14.6億元,同比增長123.4%,進口52.9億元,同比增長163.2%。原油進口272.5萬噸,其中,華聯石化完成原油進口132.5萬噸(由聯合石化進口95.5萬噸,自主進口37萬噸),完成配額的77.9%;富宇化工完成原油進口140萬噸,企業已于9月上旬停工,常減壓、催化和焦化裝置準備拆除,參與省龍口裕龍島項目整合。除原油外,其他產品進出口總額16.25億元,同比增長123.7%,其中出口14.65億元,同比增長123.4%,進口1.6億元,同比增長126.8%。
1—9月份,預計全區實際到賬外資5027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52.3%。其中,制造業外資實際到賬560萬美元,制造業占比11.14%,完成全年目標任務(990萬美元)的56.6%。
1—9月份,社會消費和批零住餐行業發展方面,分行業初步上報數據,批發業同比增長84.4%,零售業同比增長10.8%,住宿業同比增長13.4%,餐飲業同比增長39.1%。
1—9月份,全區實現累計網絡零售額5.69億元,同比增長73.8%。
(二)切實強化政策引導服務。積極推動外經貿政策兌現工作,現已兌現2020年度區級外經貿政策資金172萬元、2020年度省級商貿流通和市場開拓資金27.365萬元、市級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194.56萬元、區級外資招引獎勵資金410.4萬元。積極搶抓RCEP實施機遇,組織企業參加RCEP線上宣介培訓活動3次,向企業發放《RCEP成員國貨物貿易關稅減讓對照參考手冊》,幫助企業深入了解了RCEP規則。
(三)切實擴大外貿進出口規模。切實抓好原油進口資質辦理跟蹤服務,今年3月,華聯石化、富宇化工成功取得原油自主進口資質。通過座談、調研、去函等方式,督促原油進口企業確保數據不外流,并積極為市外企業進口,全力擴大進口增量。積極培育新的外貿出口企業,截至9月底,全區企業已累計實現首次出口業績約10億元,外貿規模有效提升。
(四)切實推動外資項目落地。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依托全區十大產業鏈,下達全年利用外資目標任務,實行每月一調度、每月一通報。強化外資企業“服務大使”制度,通過實地走訪、召開專題座談會等方式,與康城雪龍、富友聯合澳亞乳業、澳亞肉牛等企業進行了詳細地洽談溝通,對潛在增資擴股項目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并對在建在談外資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推進服務,促進項目盡快落地,外資盡早到賬。積極推動出臺了大項目“一事一議”獎勵政策,全力做好大項目外資引進工作。
(五)健全國際貿易摩擦應對機制和服務體系。今年以來,為幫助轄區內企業有效規避國際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挑戰和不利影響,我區一是搭建有效溝通渠道,與上級商務主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及時收集相關信息,了解國家層面的談判進展和應對策略,統一開展應對行動。二是對可能會受到影響的企業建立分類聯系指導制度,并適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培訓,幫助企業答疑解難,著力化解不利影響。三是在我區現有支持企業應對貿易摩擦相關政策的基礎上,幫助企業積極向上爭取各級政策支持,支持企業積極應對國外“兩反一保”和美國337、301、232等調查,積極參加行業無損害抗辯等活動。
(六)加快推進跨境電商功能區建設。年初以來,為推動跨境電商模式及其服務業態創新發展,我區將跨境電商功能區建設列入本年度重點工作持續推進。為學習先進地市跨境電商發展及運營模式,先后赴深圳市歡聚集團、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廣饒園區、臨沂盤古集團、龍工場跨境電商產業園、瑞吉國際、科瑞海關監管場站考察學習。6月份舉辦了全區跨境電商業務培訓班,邀請Tradeany董事長袁春山、跨境電商百人專家庫成員宋中杰,為我區外貿企業講授了跨境電商基礎理論與實操方法。7月份赴上海舉辦了區跨境電商營商環境推介會,宣傳推介了我區支持跨境電商發展的營商環境。為加快推進產業園建設規劃,經過調研考察和深入論證,項目最終選址于孤島鎮,并成立了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設工作專班。目前已確定由區市政和物業公司作為項目固定資產投資方,已完成項目現場測繪及場站功能布局圖,正在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場地的資產處置、土地移交手續、確定設計單位等工作。
(七)切實推動商貿流通產業發展。規范成品油流通行業發展,修訂完成《區成品油零售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進一步優化加油站布局。積極爭創老字號,渤海口海洋食品、黃河王酒業、黃河三角洲酒業申報材料已報送省商務廳審核。加快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建設,重點打造六合街道河安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正與街道、社區進行對接,認真準備申報市級一刻鐘生活圈社區材料。按照市級特色商業街方案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選取鳴翠新天地商業街作為2021年申報市級特色商業街區的主體,相關材料已提報至市商務局,近期將迎接市商務局專家組現場審核。計劃對區德盛街美食街進行改造提升,目前改造提升方案已初步完成,將于近期提報區領導審閱。
(八)有序推進電子商務產業發展。1—9月份,全區累計網絡零售額達到5.69億元,同比增長73.8%。第二屆特色農副產品電商營銷大賽順利收官,參賽企業和個人1200余家,平臺注冊店鋪近480家,銷售額達616.3萬元。積極推進區數字電商產業園規劃建設,與多家運營商進行了溝通對接,初步計劃采取競爭性談判方式推進。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原油進口工作較為被動。我區兩家原油進口企業獲批原油進口資質時間較晚,兩家企業已通過委托市內其他原油進口企業的方式進口,進口配額已使用近40%,大量數據海關不能計入區數據。
二是出口省內貨源地占比較低。我區1-7月份出口省內貨源地占比僅為56.7%,主要原因是我區貿易型出口企業省內貨源地占比不足40%,拉低了全區占比。
三是利用外資工作存在不確定性。受經濟形勢、政策環境、交通和疫情等因素影響,外資項目招引難度較大,外資儲備項目少,外資項目產業分布不均衡,新設外資企業缺乏投資積極性,產業鏈各單位外資項目進展緩慢,同時,日韓外資項目招引亟待突破。
四是外貿發展的基礎比較薄弱。我區進出口規模較小,本土生產型外貿企業數量少、實力弱、成長緩慢;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仍處于起步階段;服務貿易尚存在明顯短板,缺少以服務進出口為主營的企業。
五是限上企業納統壓力較大。企業納限積極性不高,部分企業為避稅,普遍存在化整為零現象。
(一)切實抓好重點項目推進工作。以當前確定的重點項目為抓手,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落實工作責任,督促各部門、單位抓住今年剩余的2個月時間,集中力量打一場項目建設的攻堅戰,全力推進城東物流園及快遞共同配送中心項目,確保按期完成建設目標;加快推進數字電商產業園、德盛街美食區、黃汽車交易廣場、跨境電商通關場項目,確保年底前取得階段性成果;積極推進電商小鎮、電商村創建和報廢機動車拆解等項目,著力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并積極向上爭取。
(二)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積極培育外貿新增長點。進一步深入調研,挖掘服務貿易出口潛力。積極探索服務貿易發展模式,拓展旅游、服務外包、勞務輸出、境外承攬工程等服務貿易渠道,支持引導服務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我區服務貿易實現突破。切實抓好富宇化工、華聯石化原油進口工作,指導企業開展市外原油進口,確保應進盡進、應統盡統。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知名展會和重點境外展會,疫情期間鼓勵企業參加云展會,以“線上+線下”新模式開拓國際市場。鼓勵推動正邦養殖、康城雪龍等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擴大我區外貿規模。
(三)著力拓展外資招商空間。聚焦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充分利用重點組織好與世界500強連線等系列活動,拓寬外資招引視野。對全區17家正常經營的外資企業再次進行全面走訪調研,深入挖掘現有外資企業增資潛力。盯緊在談在建外資項目,加快推進康城雪龍項目洽談,推動富友聯合澳亞乳業外資盡快到位。加大產業鏈外資招商責任,實行每月一調度、每月一通報,督促各產業鏈高質量完成外資招商任務。
(四)著力培育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全力推進跨境電商海關通關場所建設,加快項目土地、規劃等手續辦理工作,爭取早日建成運營,推動逐步形成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打造區域領先的跨境電商發展新標桿。同時,加快制定出臺定向扶持政策,給予項目最大限度支持,推動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盡早實現投產運營。
(五)全力抓好批零住餐行業納限和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指標調度工作。會同統計部門多措并舉調動鎮街、開發區和企業積極性,采取“一對一”服務策略,推動批零住餐行業實現穩中回升。建立“準四上”企業后備庫,對入庫企業進行動態監測,及時將達標企業納入限額以上統計范圍。加強對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樣本戶的業務指導,及時督促調查輔助員及樣本戶做到“應統盡統、應納盡納”。
(六)扎實推進商貿流通體系建設。開展完成“惠聚·金秋美食季”活動,計劃開鳴翠湖美食旅游節、美食外賣狂歡季、特色小吃評選、特色名菜名店評選等活動。高起點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與特色商圈,重點打造德盛街美食街和鳴翠湖特色商圈。針對街道、六合街道轄區內汽車及二手車市場,統籌進行整合改造提升。科學論證加油站布點規劃,有序推進加油站點增設工作。積極引進再生資源分揀中心,推動再生資源回收站點資源整合。積極爭創“老字號”品牌,重點支持渤海口海洋食品、黃河王酒業、黃河三角洲酒業等三家企業創建省老字號。
(七)全力推動電商產業發展。規劃實施電子商務發展“1+2+N”戰略,即規劃建設至少1家市級電子商務產業園,打造2個市級“電商小鎮”和N個市級“電商村”。推動盡快出臺“一對一”電商發展扶持政策,重點支持“1+2+N”電商項目實施以及培育引進龍頭企業、知名電商企業等工作。強化電商人才培養,有針對性地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全力推進跨境電商通關場站建設,推動逐步形成跨境電商產業聚集區,打造區域領先的跨境電商發展新標桿。加快制定出臺定向扶持政策,給予項目最大限度支持,推動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盡早實現運營。
- 上一篇:水利局上年工作總結及下年工作打算
- 下一篇:街道工作總結及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