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中蒙醫兩個條例的自查報告

時間:2022-02-21 08:53:00

導語:貫徹落實中蒙醫兩個條例的自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貫徹落實中蒙醫兩個條例的自查報告

貫徹落實中蒙兩個條例》的自查報告

繼承和發揚傳統中蒙醫藥學是黨和國家始終堅持的重要方針和政策,是新時期衛生工作三大戰略的重點之一,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根據民族醫院特點,認真貫徹、落實《條例》內容,為盟、旗富民戰略服務好,為民族醫藥學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現將貫徹、落實《條例》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院建立于1973年,是全區唯一一家旗縣級蒙醫藥研究機構。醫院現占地面積14440m2,房屋面積4100m2;業務收入344萬元;固定資產700萬元;編制床位80張;現有職工132人,其中蒙醫人員47名,占醫院專業技術人員48.9%。;2003年醫院門診26508人次,其中蒙藥治療占48%;2003年醫院住院1628人次,其中蒙藥治療占22%。設有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12個一級科室。宮頸糜爛、糖尿病、肝病三個重點專科;檢驗、放射科等5個醫技科室;藥劑室、預防保健科等5個輔助科室,基本滿足本地區蒙醫醫療需求。

二、醫院發展情況

我院建立30年的歷史也是我旗民族醫藥發展的真實寫照。我們認真履行旗委、政府賦予我院的歷史使命,認真開展蒙醫藥科研工作,促進了我旗民族醫藥學的發展,蒙醫藥科研碩果累累。上世紀70年代表末至90年代初,我院挖掘、整理、編著發行了《蒙醫鄉村衛生手冊》、《蒙醫常用方劑選》、《寶音扎布肝病防治》、《長壽奧秘》等五部醫用工具書,受到廣大醫務工作者好評。《蒙醫藥實驗治療肝病》、《哈屯塔拉哈治療宮頸糜爛》、《尼哈其塔拉哈治療宮頸糜爛》科研成果分別榮獲自治區、興安盟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尼哈其塔拉哈》、《哈屯塔拉哈》治療婦女宮頸糜爛,具有方便、無毒副作用、無痛苦等優點,患者易于接受,總有效率達96.5%。制劑從建院(所)初期的50余種、200公斤蒙成藥制劑生產能力達到現在的年生產120余種2000公斤蒙成藥提供本院臨床使用。

尤其是95年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以來,團結拼搏,開拓進取,醫院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房屋面積由2600m2發展到現在的4100m2;業務收入由55萬元增加到2003年的344萬元;固定資產由由90萬元增加到現在的500萬元;人員由84人增加到現在的132人。科室建設方面,從95年醫院僅有一個療區,功能檢查、檢驗、放射三個功能科室,兩個門診發展到現在的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四個療區;急診科、五療科、口腔科、肛腸科、眼科、皮膚科、耳鼻喉科等12個一級科室;胃、腎、肝、心腦血管、風濕、骨質增生等10個專病門診;檢驗、放射、功能、胃鏡、CT檢查、病理等6個醫技科室。發展成為融科研與醫療為一體的民族醫院為特色,蒙西醫結合的綜合型醫院。

三、認真貫徹落實蒙醫、中醫《條例》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蒙醫中醫條例》的頒布實施,對蒙醫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寬松的政策環境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建國以來政府對蒙醫藥給予的前所未有的重視。

我們認真貫徹《條例》,弘揚民族醫藥事業,主要采取以下七個方面的措施:

(一)宣傳、貫徹、執行“條例”,每年堅持在“條例”頒布實施日,在人員密集場所設置宣傳臺,開展義診、咨詢活動。發放宣傳單10000張,擴大民族醫藥影響,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蒙醫藥發展。

(二)發揮中、老蒙醫作用,根據其一技之長,創建重點學科和特色專科,促進醫院向專科、特色醫學方向發展。

(三)完善蒙醫藥繼續教育機制,恢復傳統授徒儀式,規定中、老蒙醫收徒傳技,繼續傳火,使其代代相傳。學徒選材高起點、高標準,由專科學歷以上人員跟師學藝,為挖掘、繼承、整理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促進理論創新,快出成果。

(四)積極開展蒙醫藥科研工作,對已形成的重點學科和特色專科為基礎組成蒙醫藥治療“紅斑狼瘡”、“肝病”、“糖尿病”、“胃病”、“小兒癲癇”、“腎病”、“心臟病”等六個課題組開展科研攻關,用五年理論有重大突破,研究有成果。如:針對糖尿病、高血脂癥逐漸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的趨勢,1998年旗蒙醫院同河北省石家莊市糖尿病醫院結為協作醫院,成立糖尿病專科,他們結合西醫治療方法,深入細致地鉆研蒙醫蒙藥,經過科研人員一年的試驗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使蒙藥“喜晶系列”7個品種,99年投入使用。它對于糖尿病并發癥具有療效好、價格低等優點,受到廣大患者的歡迎。而治療高脂血癥的純蒙藥制劑“其蘇努通拉嘎”,經過幾年的臨床應用療效顯著,已做為興安盟科研課題,完成科研設計和可行性研究,不久將完成科研開發任務,大批量投入臨床。與此同時,風濕、宮頸糜爛、心腦血管、骨質增生等特色門診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強。

(五)據臨床調查我旗蒙醫需求量5000公斤以上/年,而我院蒙藥制劑生產量不足1200公斤/年,共需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為了改善這種“有醫少藥”局面,我院多方協調,籌集資金,新建制劑樓項目已立項,今年年底可竣工投入生產。

這“五項”措施不僅對我旗蒙醫藥的發展有積極意義,也是落實旗委提出的“科教興旗”戰略具體實踐。

四、存在問題:

1、專項資金、辦公用房和蒙醫藥器械設備不足,制劑技術改造困難重重,制劑生產單一落后,難以滿足民族醫藥學發展需求。

2、由于地方經濟不發達,不能充分發揮和挖掘人才資源優勢,蒙醫藥人才嚴重不足,專業人才斷層情況嚴重,后繼乏人,不利于民族醫藥的研究和發展。

3、對中蒙醫藥扶持力度不夠,中蒙醫院生存發展成為主要矛盾。考慮生存無法發展,考慮發展、生存成為問題。

五、建議:

1、政府決策部門應給予傾斜政策,扶持蒙醫藥發展。

2、加大資金投入,盡量滿足蒙醫藥發展之需。

總之,我們有決心在上級決策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繼續貫徹、落實“條例”內容,把醫院建設成為當地民族品牌醫院。為我旗民族醫藥學的發展,經濟、社會事業的騰飛做出更大的貢獻。

科右中旗蒙醫醫院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