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路局創建“平安單位”工作情況的報告

時間:2022-02-22 12:00:00

導語:市公路局創建“平安單位”工作情況的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公路局創建“平安單位”工作情況的報告

公路局綜治和創安工作緊緊圍繞“消除隱患、關愛生命”為主題的公路安保工程和“平安龍巖、平安單位”創建活動,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按照綜治創安八標準和六合格抓落實,不斷推動《綜治創安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到基層和一線班站,為公路養護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確保多年生產安全、單位內保、綜治工作無發生責任事故和治安案件,連續五年福建省公路局安全管理考核位居前列,省交通廳評為全省交通系統安全生產管理先進單位,2003年度獲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現將創建“平安單位”基本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綜治創安工作機制。

(一)我局各級領導對綜治創安工作高度重視,始終把創安活動作為一項常項政治任務擺上議事日程重點抓,緊緊圍繞“五個提高、五個防止、五個遏制”的工作目標,認真對照綜治創安標準,從市局到基層單位,層層成立創建領導機構,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不斷提升創建保證率。明確規定各單位黨政一把手為綜治創安工作第一責任人負總責,建立綜治創安一票否決制,把創建工作納入單位文明建設總體規劃之中,與單位全局工作做到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分管領導重點負責,各職能部門齊抓共管,不斷提升防控網絡建設的力度,整體推進綜治創安活動向縱深發展。

(二)全力開展“平安龍巖、平安單位”創建活動。根據《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條例》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平安福建”工作意見》的精神,全面制定了創建“平安龍巖、平安單位”的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完善創建工作機制和工作職責、工作要求、具體措施和責任分解,推動全局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創建的濃厚氛圍。通過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促進齊抓共管工作機制的建立和專群結合立體治安防控體系的形成,為全面完成公路中心工作和促進單位文明建設保駕護航,2004年度我局順利通過當地綜治委平安創建的驗收,被新羅區綜治委列為第一批平安創建達標單位。確保了上級布置的各項安全工作和日常創建具體工作從上到下有人抓、有人管。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基層服務的宗旨意識,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安全保衛的新路子,切實為黨政領導當好公路綜治安全的參謀助手。

(三)全力以赴開展“四五”普法宣傳教育。根據全省交通系統“四五”普法規劃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的精神,我局從2001年到2005年,在全市公路系統范圍認真組織開展了“四五”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并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領導干部、行政執法人員、重點涉密人員的“四五”法制教育,及時研究和解決普法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全面加強了安全保衛、保密的自身防范工作和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的落實,五年來無發生泄密事件和各類案件,有力推進了“四五”普法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到以人為本抓普法教育,全面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重點組織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及《憲法》、《公民道德實施綱要》、《黨內監督條例》、《紀律處分條例》、《公路法》、《安全生產法》、《行政許可法》等法律法規,并突出宗旨教育、“三觀”、“三德”教育。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方法,請專家學者到單位進行集中輔導舉辦普法知識講座,由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為職工作法律知識講座外,路政部門還聘請了常年法律顧問。法律顧問經常性對職工進行與公路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知識輔導,并積極指導路政法律文書的制作,規范行政訴訟的程序,提高路政辦事效率,極力為路政依法行政保駕護航。全局干部職工逐步形成了全程學習、全員普法、團隊學習的良好氛圍。通過學法,用法,進一步增強了領導班子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決策能力,促進了路政執法隊伍依法行政的整體水平,提高了全體干部職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單位、個人合法權益的能力,較好形成了依法管理,依法治路的工作格局,取得了普法預期的效果,為推進“平安龍巖、平安單位”創建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全局圍繞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度高為目標,以創建“平安龍巖、平安單位”活動為契機,按照創安“八標準”和要害部位“六合格”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全面推進平安創建工作“五個提高、五個防止、五個遏制”目標的實現。堅持開展創建無毒害單位活動,充分發動群眾積極配合做好“打黑除惡”、查禁“六合彩”、“”專項整治,努力掃除各種社會丑惡現象,極力穩定好職工隊伍,實現本轄區“七無”良好氛圍。按照“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把思想政治教育與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依法調處結合起來,責任部門疏導化解與群眾自治自管結合起來,采取掛牌督辦、領導包案調處等形式切實加強內部單位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防止發生群體性事件、集體上訪、越級上訪事件的發生,極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不斷增強所轄區域預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

二、加強基礎建設,保障創安工作順利開展。

(一)認真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和法治教育,營造良好創建氛圍。該局堅持對職工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愛國主義、科技文化、法制”四大教育。通過編印《四五普法宣傳冊》,組織干部職工學習《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福建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綱要》等內容的法制教育,所有職工和住戶積極參加市公路局文明市民學校接受綜治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全體干部職工的法律素質和綜治意識。(二)認真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利用學習會議、簡報、宣傳欄、標語、上門詢問解釋和組織職工學習文件、組織觀看綜治警示片、做答卷等途徑,提高全體職工的創安自覺性和積極性。(三)繼續開展“十星級文明家庭”、“文明樓院”、“文明安全小區”、“文明班站”、“青年文明號”檢查評比活動,做到移風易俗、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互幫互助、文明交往,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并對優秀者給予獎勵,不合格者實行一定的經濟處罰,不斷提升單位文明細胞的創建水平,有力推進文明建設的開展。(四)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經常性組織對機關的財務室、微機室、機要檔案室、公眾聚集娛樂場所、消防自動報警自動滅火系統、現金票證、貴重物品等重點要害部位開展安全保衛大檢查,并針對存在問題及時落實“防火、防盜、防破壞、防事故”四防防范措施.(五)建立門衛和節假日安全值班制度。對重大活動和國慶、春節等節假日期間,認真安排機關干部輪流進行值班,科室領導值班督查,局領導帶班查崗,并積極穩妥處置好各類突發性事件防范于未然。(六)建立民事調解制度。成立人民調解委員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維持家庭和睦和鄰里團結,妥善化解民事糾紛,防止發生集體上訪事件,把各類職工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七)建立重點人口、幫教對象、外來人口的管理。對重點人口和幫教對象采取依法監改、秘密控制、公開教育、教育疏導的管理方式,定期進行回訪和教育。對民工隊伍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和管理,做到按規定辦理暫住手續。(八)建立和完善治保會、調委會、文明安全片區和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治安巡邏隊、義務消防隊、護樓護院隊等組織,開展查禁“六合彩”、“”,做到防范破壞、打擊敵人、確保一方平安。(九)建立和完善《樓長工作職責》、《創建“平安單位”實施方案》、《預防處置突發事件預案》、《滅火作戰預案》、《火災疏散預案》、《綜治創安目標管理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安全職責》、《安全操作規程》、《安全保衛管理制度》從而明確各部門、各崗位的具體工作責任,保障綜治創安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有序開展。

三、開展公路專項整治,改善交通條件,為綜治創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一)我局認真做好危橋險路、滑坡地段和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專項治理。針對吊鐘巖、中心坑、坂寮嶺事故多發路段的狀況,投入了396.9萬元經費,采取設置線型誘導標、限速標志、減速標線、修筑緊急避險車道、修筑鋼波型護欄、修筑防撞護墻等措施,使該路段多次消除了車毀人亡事故的發生。同時,投入經費約1.7475億元,舉全局之力完成對國、省道干線水泥路破損路面183萬平方米進行了全面重鋪。改造國省干線危橋8座,縣鄉道危橋4座,設置公路高懸掛標志123處,完善水泥砼路面劃線81.506KM2/215.97KM,有效改善山區公路安全狀況。

(二)認真做好公路“安保工程”和搶毀工作,保障公路安全與暢通。

1、今年5-6月份,因連續下降暴雨,我局水毀災情十分嚴重。據統計路面溜方20多萬立方米,路基缺口、擋土墻坍塌1萬多立方米,路基滑坡4處,橋梁沖毀1座,路面沖毀近百公里,經濟損失約8000余萬元。全局公路職工全力以赴投入抗毀搶險工作,發揚了經費不足汗水補的公路奉獻精神,日以繼夜奮戰在搶毀工地,保障了公路安全與暢通。

2、繼續實施公路“安保工程”,上半年投入資金100余萬元,在G319線長汀梁坑、凹頭嶺、上杭中心坑修筑了400余米防撞墻,在古西線走馬嶺修筑了40余米防撞墻,并投入萬余元在長汀南田燼開挖1處50米長的視距臺,有效消除了多起車毀人亡交通事故的發生。

通過開展創建“平安龍巖、平安單位”活動,積小安為大安,為實現“平安單位”目標提供良好工作環境。我局通過一抓宣傳教育,促進職工法制觀念和綜治意識的提高;二抓創建活動,促進單位精神文明建設;三抓群防群治隊伍建設,促進全方位、立體治安防控體系的形成;四抓責任落實,進一步建立維護社會穩定長效機制,夯實基層創安基礎,構建大綜治格局,保障社會政治穩定,公路職工安居樂業,為全面改善閩西交通環境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奠定良好基礎。

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主題詞:平安單位創建情況報告

抄送:新羅區綜治委,西城綜治委,局領導、機關各科室。

市公路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