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匯報材料6

時間:2022-08-27 10:07:00

導語:優秀教師匯報材料6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秀教師匯報材料6

自1991年至今,我在教育這片熱土上已經默默耕耘了16個年頭。16年,風雨兼程,甘為綠葉,托起花朵,奉獻自己,嘗盡了為人師的酸甜苦辣,但我對教育這片熱土的愛依然讓我樂此不疲,激情不減。

一、愛每一個學生——我的責任

十五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告訴我: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根基,是教師道德責任感的具體體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給自己定下的工作標準是:“愛”字當頭。我深信只要盡力地從各方面去真誠的關心、愛護、尊重孩子們,一定會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真摯情感,激發起上進心,工作中我總是盡力平等地愛每個學生,用師愛去打動學生,感染學生。

1991年,我剛從師范畢業,便被分配到全縣最邊遠的農村地區——昌江縣南羅小學,一到校,我便發現學校地處偏遠地區,辦學條件落后,教具奇缺,缺水無電,但我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動創造條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那時,晚修課都是用氣燈照明,有的氣燈燈紗使用壽命很短,有時燈紗被燒壞了,我就在黑暗中摸著滾燙的燈座換燈紗,常被燙得哧哧地抽氣,被熏得汗如雨下,學生看著心疼了,就哽咽著說:“老師,太燙了,不要換了吧,我們點蠟燭。”為了不耽誤學生學習的時間,我咬牙堅持著,直到把燈紗換好,充足氣,再點亮。此時,我已被黑黑的油灰弄了一身。望著我那流滿汗的花臉,學生們樂得笑了,我也笑了,笑得那么開心……有時天氣悶熱,我就自己制作紙扇子,分發給學生,我常拿著扇子在教室里輕輕走動,時而給學生扇扇風,時而驅趕蚊子,讓學生安心學習。在農村,我的工作熱情,源自我對學生的愛。每逢星期六、星期日,家在本地的老師便都回家同家人團聚去了,只有我獨自一人留在學校。那時候,我母親患病臥床,弟妹年幼無知,家里多需要我呀。我也曾想過要回家看看,但要深入了解學生的一種責任感促使我幾次三番打消回家的念頭。天剛亮,我便徒步走街穿巷,對學生進行家訪。一次,我去到一個名叫黎遇忠的學生家,家長感動地說:“楊老師,你對學生真負責任呀,星期天也不回家看看嗎?”我笑笑,說:“家里沒事,星期天時間足,正好來家訪。”天黑時,我回到學校,佑大的校園,萬賴俱寂,空無一人。作為年青小伙,多少人向往燈火輝煌的熱鬧世界呀。有人說,孤獨比貧窮更可怕。但我就這樣平靜坦然地守著這份孤獨寂寞。我點亮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開始備課,批改學生的作業。就這樣,我在農村默默的奉獻,一晃就過了十年。多充實的十年啊,因為我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真誠的獻給了我的學生。

2000年,我通過競崗考試來到昌江一小,始終細心地愛著學生。2003年,我班上的鄭嘉同學剛上六年級時無心向學,散漫放縱,大有破罐破摔之勢,看著他滿臉迷茫的樣子,我利用課余時間多次與他促膝談心,和顏悅色地詢問他的煩惱和困難,在愛心的滋潤下,他終于大膽敞開心扉,述說真心話,原來他是由內陸貧困農村轉來借讀的,因為他沒有當地城鎮戶口,自感低人一等,加上家庭經濟不景氣,只能在校外租瓦房住。同學的冷眼加生活的艱辛,使他對學習、對生活都缺乏熱情。此時,我感到我已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開啟了一扇久閉的心扉,我決定用愛的陽光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用愛的春雨去滋潤他心中的幼苗。我先同他暢談解放前無數革命先輩為建立新中國而遠離家鄉,轉戰南北的事跡,講當代許多有志青年出外創業取得輝煌成就的故事,再引導他弄明白自古英雄不論出處、報國不分出生地,今天的學習是為了將來更好的建設祖國的道理,使他消除了自卑心理。一連幾天,我都關注著他,把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他,給他補課,交生活費,買學習用品,還組織班里同學幫助他。幾天過后,鄭嘉同學丟掉了思想包袱,重燃對生活的熱情,變成自信自強的好孩子。

十幾年來,我教過的學生中不知有多少人是在我所給予的師愛的呵護下茁壯成長的。而我對學生滿腔熱情的愛也換來了學生對我的喜愛,對班級的熱愛,換來了班級的好成績和學生家長對我的信賴。同事們問我當個好老師的法寶是什么,我說:“教師所從事的事業是神圣的事業,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對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教得好,愛每個學生,是我的責任?!?/p>

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成功——我的快樂

有兩句話說得好啊,“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承認之中,他就學會了要有一個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千方百計地創設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一次課堂上,我發現一些學生不敢舉手發言,課后,我與這些學生講“悄悄話”,知道他們是怕說錯話怕出洋相而不敢舉手發言。針對這些情況,上課時,我常把容易解決的問題讓給他們,稍加提示,促其成功,一旦有進步就在全班同學面前鼓勵他們。漸漸地他們克服了怕出錯的心理,上課主動參與,大膽質疑,勇于探究,樂于表達,成績逐漸上升,幾個孩子還在全省小學生正文比賽中獲過獎。看到學生這些點點滴滴的進步,我就像欣賞著正在綠葉叢中盡情開放的花兒一樣喜在心頭。

這個學期,我指導每個學生給自己建設“成長記錄袋”,使學生在體驗成功、感受進步中得到激勵。記得今年6月3日上午,在班級家長會上,家長們打開一個個展示型成長記錄袋,欣喜地看到孩子們一篇篇文筆精美的作文,一幅幅構思奇妙的插圖,一段段老師和同伴們的評語,還有小作者自己的心得體會。一些家長由衷地說:“我從未這么全面、這么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在習作中的進步,‘成長記錄袋’,這新興事物真奇妙!”第二天,張婧同學跑到我跟前興奮地喊:“老師,我成功了!”細問之下,才得知她爸爸曾答應要帶她去海口創新書店買作文書,條件是她的作文成績要達到“優”,而今她的作文本上已有好幾個“優”。望著這張天真燦爛的笑臉,我感受到為人師者是多么神圣,盡情享受著為人師的成就感與幸福感,我覺得我的整個世界已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三、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由創造的空間——我努力的方向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當今教育的主旋律,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不光要有這個觀念,還要有這個行動。在新課改的今天,我一直堅持不懈地在探索中實踐著,在實踐中收獲著。在教學中我大膽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運用多種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讓學生編排課本劇,自評互評習作,自制圖片,開展各種語文實踐活動,寓教于樂,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還利用自己兼任大隊輔導員的機會,努力做個擅長活動,善于研究的新型輔導員,一邊抓組織改革,一邊抓活動創新。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由創造的空間。近年來,我組織隊員開展了“手拉手”、“青少年道德實踐活動”、“綠色環保和科技創新”等一系列大型活動,使隊員們種種潛能得到充分發揮,綜合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如,2003年,我指導學生成立科技興趣小組,學生自選活動項目,自挑合作伙伴,我指導他們開展活動?;顒又?,小隊員們搞小制作、辦小報、做實驗,不斷豐富科學知識,增強實踐能力,培養了創新精神。2004年,我曾帶領活動小組的成員,三下王下鄉,深入霸王嶺、黃帝洞開展科考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由創造的廣闊天地,收獲了豐碩的成果。幾年來,我組織學生開展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多次在省級、國家級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獎,其中“昌化野生龍血樹的調查與研究”獲海南省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獎。這些成績的取得并未讓我滿足,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把培養創新型人才當作自己努力的方向。

四、上孩子們喜歡的語文課——我的追求

“怎樣才能上好語文課,讓孩子們喜歡?”這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我認為:“育人者必須自己先成才”,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育人水平,才能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喜歡。為此,16年來,我一直在刻苦自學、強化自身。平時我專心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電腦課件操作,學習有關課改的理論資料,自我加壓,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品質,豐富自己的教學智慧。不管多苦多忙,我從未放棄一切機會學習。別人休息了,我仍舊在挑燈夜戰,別人閑聊、散步,我卻把時間交給了自學。有時為了上好一節課,我時常冥思苦想,經常與同事們討論著、商量著,我相信集體的智慧是偉大的,三人行必有我師。每一次外出聽課,我都用心地聽,認真地記;每次參加業務培訓,我總是虛心地求教。2004年4月,我肩負重托到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參加新課程培訓者培訓班的學習,白天,我認真聽課,做筆記;晚上,我刻苦鉆研,寫心得體會。我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得到專家和同行們的贊賞。去年10月至12月,我前往??诰判「鄬W習,在九小,我主動獵求,虛心請教,潛心研究,用心實踐,師傅們為我執著的勁頭所感動,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成功的經驗傳授給我。經過不懈的努力,我的課堂實踐更有底氣了,我的課堂教學一天天成熟起來了。一次我教《將相和》,學完課文后,我鼓勵學生自主排演課本劇,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在表演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連我也禁不住高聲喝彩。下課鈴響了,許多學生還意猶未盡,他們有的說:“上楊老師的課,我有了信心?!庇械恼f:“上楊老師的課,我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不用再擔驚受怕了。”幾年來,我曾多次承擔省、縣、校級公開課、實驗課、示范課,均獲過獎。我任教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學生素質高,曾被全國少工委授予“紅旗中隊”、“科技實踐活動先進集體”、“文明班”、“縣助殘先進中隊”,憑著我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勤勉,我先后被評為省教學教研工作“積極分子”、“縣優秀教師”、“縣十佳班主任”、“縣十佳少先隊輔導員”,獲得省教師師德事跡報告優秀獎,省電教錄象評比三等獎。面對這些成果,我是快樂的,但我也清醒地看到往后的路還很長。今后,我只有加倍珍惜黨和人民給予的榮譽,以高尚的師德支撐自己的整個人生,用永遠不變的綠葉情懷同大家一道,共同托起祖國多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