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抗洪救災災情匯報材料3

時間:2022-02-14 09:48:00

導語:縣抗洪救災災情匯報材料3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抗洪救災災情匯報材料3

一、災害損失情況

受4號臺風的影響,7月14日晚至16日,我縣境內27個鄉鎮普降特大暴雨,形成特大洪災,給全縣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損失。農作物嚴重受損,交通、水利、通訊、電力、廠礦企業基礎設施都遭到嚴重的破壞。這次洪災有以下幾個特點。

1、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

這次降雨從7月14日晚開始,持續暴雨時間長達30多個小時,平均降雨量達360mm以上,其中7月14日20時至15日20時24小時內降雨量達439mm,赤石鄉連續降雨566mm,這次特大暴雨為500年一遇。

2、災情嚴重,損失巨大

由于降水強度大、持續時間長,在全縣范圍內形成了特大洪災。據初步統計,截止7月18日,全縣27個鄉鎮,347個村,90%以上的村民小組,12.57萬戶受災,受災人口達45.20萬人,重災民15480人。全縣毀壞耕地面積119300畝;房屋進水97652間,倒塌房屋15296間,其中倒塌居民住房1905戶8576間,損壞居民住房12987間;全縣被洪水圍困群眾18740人,轉移安置14763人。洪災造成全縣直接經濟損失達117123.8萬元。主要受災行業如下:

①農業農機損失慘重。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41.35萬畝,其中絕收面積135390畝,沖毀魚塘3410畝。農業直接經濟損失達33261萬元。全縣農業機械有517臺農用車(拖拉機)15臺水稻聯合收割機,812臺耕整機,16130臺柴油機,16527臺水泵,1108臺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脫粒機)遭受暴雨毀壞。有313公里機耕道路被洪水沖毀。直接經濟損失1416萬元。赤石鄉93臺耕整機、130臺排灌機械、26臺拖拉機、135臺加工機械、120臺脫粒機水淹損壞。該鄉農機站彭延龍家被洪水淹沒2天,水深近2米,全家上山躲避,苦不堪言,損失慘重。一六鎮有收割機8臺、拖拉機29臺、抽水機67臺、耕整機163臺,糧食加工機械56套損壞,6付收割機跳板被洪水卷走。笆籬鄉11臺加工機械、20臺耕整機、106臺動力打稻機受損。16日上午9時40分,沙坪鄉歐家洞村7組遭受泥石流,近萬方泥石流順著山勢將該組4棟住房和3名村民全部掩埋。長策鄉羊坦村遭受泥石流,倒塌房屋158間,1戶村民(共4人)死亡。

②水利基礎設施破壞嚴重。全縣因洪災損傷水庫43座,其中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42座,損壞堤防428處148.6公里,損壞護岸2800處,沖毀塘壩460座,損壞灌溉設施2256處,損壞機電井98眼,損壞水電站45座。全縣水利基礎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35億元。

③道路交通受損嚴重。全縣縣鄉村公路受水毀影響,沖毀路基99.2萬m3/88.88km,沖毀沙石路面45.05萬m2/224.56km,沖毀水泥路面1.05萬m2/2.32km,沖毀瀝青路面2.4萬m2/7km,沖毀橋梁全毀617m/14座、局部沖毀2190m/38座。沖毀防護工程4002m2/13處。路基塌方2.35萬m3/466處,沖毀涵洞138道。道路交通直接經濟損失達8279.2萬元。洪災還造成京珠高速公路k502~k504處3公里多路段積水2~3米,107國道坪石段路面積水1米多深,省道S324線48處塌方,致使交通嚴重受阻。

④工礦企業遭受嚴重打擊。全縣70

對煤礦有22對礦井因地表水倒灌,造成井下全井被淹,直接經濟損失4000萬元。其它工業企業因災損失達14710萬元。屬中直企業的瑤崗仙鎢礦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萬元。

⑤電力設施損壞嚴重。全縣被洪水沖毀電桿500根,損壞35kv輸電線路7公里,10kv輸電線路120公里,10kv以下低壓輸電線路120公里。損壞輸配電變壓器96臺,用戶電力計量表損毀1萬塊。城區高低壓電纜和分支箱被淹。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460萬元。目前,全縣仍有一些地方沒有恢復供電。

⑥教育行業普遍受災。全縣共有73所學校受災,倒塌教學樓一棟3600m2,倒塌教學輔助用房34間5475m2。損失課桌7311套。倒塌圍墻1016米、護坡560米。洪災形成新的危房面積5445m2。全縣教育行業直接經濟損失達1090.4萬元。

⑦旅游行業受災嚴重。全縣旅游景區景點因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100萬元。其中莽山景區內公路受災嚴重,一六、太平里溫泉行業遭受重創。

⑧通訊行業受災嚴重。全縣有22處電信線路受損,洪災造成倒(斷)桿1644根,電纜受損126公里,光纜受損22公里,機房受損21個。全縣電信行業直接經濟損失719.1萬元。另移動通信公司受損600萬元。

與此同時,全縣其他行業也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損失。其中國土資源方面,由于洪災造成土地及資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8564萬元,供銷行業直接經濟損失116萬元,廣播電視行業直接經濟損失382萬元,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受損385萬元,衛生行業直接經濟損失389.9萬元,建設行業受損350萬元,林業方面直接經濟損失950萬元,糧食行業直接經濟損失240萬元。

在這次特大洪災中,全縣27個鄉鎮不同程度受災,其中赤石、平和、一六、巖泉、栗源、楊梅山、東風等鄉鎮成為重災區。赤石鄉受災人口達16900人,毀壞耕地2894.3畝,房屋倒塌536間,缺糧人口達10535人。全鄉直接經濟損失達6920.4萬元。

3、人員傷亡慘重

截止7月18日,全縣有18人在這次洪災中因災死亡,其中楊梅山鎮2人、黃沙鎮1人、一六鎮1人、巖泉鎮1人、莽山鄉2人、長策鄉4人、瑤崗仙鎢礦7人。另有10人失蹤。人員傷亡之慘重為近百年自然災害所未見。

二、救災工作動態

災情發生后,縣政府緊急調撥100萬元用于抗災救災。省市領導及有關部門的救援物資正陸續送到災區。縣委、縣政府要求農機部門充分發揮農機在抗災救災中的作用,當前一切工作都要服從于服務于抗災救災。

1、重新整合力量,全力投入救災。將全局30余名干部職工分成5個組:早稻機收服務組、農機維修服務組、對口鄉村救助組、信訪安撫維穩組、救災綜合協調組。災情發生后,江蘇沃得、浙江三聯、汩羅龍舟、株洲現代等農機生產廠家聞訊后,立即抽派得力技術人員(共8人)趕往災區搶修農機,15臺被洪水損壞的聯合收割機,經5天的日夜奮戰,在22日全部修復并投入緊張的搶收之中。

2、全局上下動員,出力捐款救災。16日,緊急組織6家農機經銷商備足貨源,隨時聽命救災應急物資的調運;7月17日,全局干部職工捐贈衣物183件;18日,縣局農機維修服務組配合市局工作隊到沙坪鄉坳背村義務免費維修汽油機、柴油機9臺;19日,與市局顏志東局長、張久發主

任組織一批礦泉水、面條到重災區赤石鄉慰問農機管理員和農機戶;20日,縣局機收服務組,組織收割機開始為災區搶收早稻;21日,農機局單位拿出2000元送到長策鄉應急救災。干部職工捐款支援災區,科級干部每人至少400元,一般干部職工至少200元。

3、嚴格工作紀律,扎實有效救災。7月19日縣農機局下發《關于抓緊做好當前抗災救災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救災工作是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要求農機系統全體干部職工,在抗洪救災期間,一律要各盡職責,堅守崗位,非特殊情況不準請假、不準外出;聽從指揮,服從安排,深入基層,扎實工作,將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全縣“千名干部下基層,萬眾一心援災區”的活動中,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因作風不實、工作失職致使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要追究個人責任。

三、緊急請求支援

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精心組織下,全縣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正在全力抗災自救。但由于此次暴雨強度大,受災范圍廣,災情極為嚴重,單純靠災民和地方力量還是有限的。為了盡快幫助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度過難關,特請求省農機局、市農機局給予我縣大力支持:①下撥抗洪救災恢復生產專用柴油1400噸;②解決修復農機及機耕道路等救災應急款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