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效機制建設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06 05:38:00

導語:市長效機制建設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長效機制建設匯報材料

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市在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構建群眾滿意工程的同時,堅持把探索創新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本著“高效、實用”的原則,把集中教育活動中探索出來的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來,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著力加強了使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建設,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黨員經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徑作了有益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規范設置,落實責任制,為長效機制建設奠定組織基礎

在長效機制的創建過程中,我市采取屬地、屬業、掛靠等方式,重新對黨組織進行了進一步的規范化設置,形成了網絡化、立體化,橫到邊、縱到底的組織體系;建立了從市委到基層黨支部“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領導責任制,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為長效機制建設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同時,市委還以先進性教育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為基礎,抽選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熟悉黨務工作的同志成立督導組,派駐各黨委和相應單位進行督促檢查、跟蹤指導,及時發現、宣傳在長效機制創建中的亮點,營造了良好的宣傳輿論氛圍。

二、把握重點,確保長效機制建設立足長遠、高效

##市在探索建立和完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過程中,注意把握了以下三個重點:

一是認真搞好規劃,注重長效機制的實用性。我市在對照《黨章》和先進性標準要求的基礎上,要求各級黨組織結合自身實際,對現有規章制度進行了全面梳理,對哪些是需要修訂完善,哪些是需要重新建立,哪些是可以進行探索的制度都進一步進行了落實。通過明確建什么、怎么建、誰來建,什么時間完成,確保了制度建設有條不紊地開展。

二是堅持實事求是,注重長效機制的科學性。在長效機制的創建過程中,我市要求各黨組織要本著科學和求真務實的態度,在深入調查研究、準確把握規律、認真總結提煉、反復論證試行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實際,增強針對性,科學探索制定長效機制。

三是制定監督措施,注重長效機制的有效性。在探索建立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的過程中,我市以研究制定相應的監督措施和監督機制為重點,確保了長效機制能夠落到實處,長期堅持,發揮作用。

三、多途徑入手,全方位構建長效機制

建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是一個內容豐富、體系嚴謹、結構復雜的系統工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市從以下三方面著手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1、堅持學習培訓、典型引導和身份教育相結合

一是加強學習培訓。我市堅持和完善了“”、“黨員活動日”等黨員學習制度,把組織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黨的光輝歷史和優良革命傳統,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等貫穿于黨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我市還靈活運用文藝宣傳、電教直通車等多種形式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抓好學習,真正做到了使廣大黨員真正從思想上經常受到教育。

二是運用典型引導。我市在將那些忠實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富有時代精神的各個方面優秀黨員,如鄭培民、牛玉儒等樹為全市學習的先進典型的同時,還在##電視臺和有線電視臺播出了“我身邊的共產黨員”專題節目,對選樹的涂尚國、畢桂英、趙桂蘭、周純江、潘振富等20多個身邊普通黨員的先進典型進行了廣泛宣傳。通過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黨員,增強典型的可信度、說服力。

三是強化身份教育。我市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頒發黨員證、佩戴黨徽、掛黨員警示牌、標志牌、建立黨員責任區等形式,不斷強化黨員尤其是無職黨員和流動黨員的身份意識。開展黨的任務和黨員義務的教育,幫助黨員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2、目標激勵、載體推動和權利保障三位一體

一是實行責任目標激勵。我市各級黨組織緊密結合本單位的工作實際,將工作目標任務進行了合理細化分解,結合黨員的具體崗位、職務,責任目標落實到人,建立合理可行的具體目標,通過創造條件、定期檢查、民主評議督促落實,有效防止了黨員不履行義務、“不作為”。

二是建立活動載體推動。我市根據黨員的不同崗位行業特點,在機關黨員開展服務承諾活動,在農民黨員中開展“雙鏈雙推”活動,在社區黨員中開展志愿義務服務活動,在企業事業及其他各類單位黨員中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等活動,在下崗職工黨員中開展“領頭雁”活動,在窗口行業和個體經商戶黨員中開展亮牌服務、亮證經營活動,讓每個黨員都能結合自己的職業特點有效地發揮先鋒作用,體現先進性。

三是切實保障黨員權利。我市認真落實黨章和《黨員權利保障條例》,切實保障黨員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有效保障黨員權利,真正使黨員成為黨的事業主體。各級黨組織積極發展黨內民主,大力推行黨務、政務公開,充分聽取和吸收黨員的意見和建議,暢通了黨內信息溝通反饋渠道。

3、組織管理、監督約束和個人自律多管齊下

一是加強了組織管理。我市在通過黨組織有組織、有計劃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同時又通過組織的指導、幫助、評議、獎懲等一系列制度的落實,進一步督促每一名黨員承擔好、履行好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同時,我市各級黨組織還堅持和完善黨組織民主生活會制度,通過有效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斷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通過政治上重視、生活上關心和工作上支持幫助,增強黨組織對黨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

二是有效監督約束。我市通過實行黨員聯系群眾制度,主動聽取基層和群眾的呼聲和意見,建立完善了在一定范圍內定期向群眾報告思想和匯報工作的各項制度,真正做到密切聯系群眾。

三是嚴格個人自律。保持黨員先進性,外因固然重要,但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內因。這就要求黨員要嚴格個人自律,加強黨性鍛煉,經常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我市將這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黨員在組織和群眾幫助下開展黨性分析的做法,認真加以總結,形成制度,促使黨員定期進行自我剖析,查找問題和不足,認真整改。

四、豐富內容,促使長效機制建設全面開花

1、建立學習培訓的長效機制,著力建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我市認真總結了近幾年開展的“學習型”機關創建的經驗,著力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重點對黨組織的學習理念、行為、制度等進行更新和完善。

一是導入先進學習理念。我市堅持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政治、思想和組織優勢,大力營造濃厚的組織學習環境,在廣大黨員中大力宣傳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等先進的學習理念,努力創建學習形組織。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我市注重拓展內容,增強了制度建設的針對性。重點加強了理想信念教育,增強黨員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信心;加強了形勢教育,增強黨員保持先進性的緊迫感;加強了能力教育,增強黨員搞好工作、為民辦事的本領;加強了反邪教育,增強黨員崇尚科學、抵制邪教的意識;

二是精心設計學習載體,不斷推動學習載體的創新。各基層黨組織既采取集中學習、專題輔導、大會交流和領導干部上黨課等“靜態”學習培訓方式,又采取組織黨員到基層開展調查研究、舉辦“牽手連心”、“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展評心得體會、重溫入黨誓詞等“動態“學習培訓方式,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切實增強了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并成立了黨員夜校,建立定期學習制度,實行補課送學制度,確保了學習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

三是建立和完善考評、激勵機制。我市實行了各級黨組織“一把手”直接負責制;對各級黨委(組)和黨員干部學習的落實情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情況進行了嚴格考察。通過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堅持把學習作為判斷干部素質、認定干部實績的首要條件,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作用,在黨組織內部營造刻苦學習、勤奮工作、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2、建立了聽民聲、通民意的長效機制,構建聯系基層群眾的“綠色通道”

一是建立市級領導下訪制度,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主動“下訪”,20多名市級黨員領導干部按照“提前公告、定點接待、重點走訪、現場解決”的原則進行“下訪”,充分聽取民聲,為群眾做實事、解決困難160余件。

二是建立“傾聽民聲”制度。我市在“##黨建網”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專題”中開辟了“百姓心聲”信箱,通過互動的形式傾聽民聲、了解民意;同時,我市還在各街道社區服務大廳設立“百姓心聲站”,每天由專人接待、記錄,收集社區居民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將搜集到的信息,登記、整理逐級匯報,及時進行反饋

三是完善市級領導干部信訪接待日制度。各單位、部門設立了行政領導接待日,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及時答復、解決的當即拍板,一時不能拍板的在統一要求10個工作日作出答復。

四是開辟“行風直通車”。在##市廣播電臺開辦了“行風直通車”節目,組織104個窗口單位和具有執法職能單位、部門,在線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截至12月10日,已經有43個單位和部門上線,為群眾答疑釋惑79件,并解決了21個群眾關心的焦點、難點問題。

3、建立服務群眾、扶貧幫困長效機制,著力打造“先進性,見行動”主題活動載體

我市進一步深化市直部門和機關黨員干部“牽手連心”和“雙鏈雙推”主題實踐活動,著手開展了以“四到五送三幫”(到農村、到社區、到企業、到下級單位;送溫暖、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服務;幫困難群體、幫扶創業典型、幫助基層和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為內容的關愛基層行動。我市進一步強化了幫扶責任,建立了市級領導聯系點制度、責任單位駐村和普通黨員結對幫扶制度,市直單位800多名黨員與困難群眾、下崗失業職工、貧困學生結成了幫扶對子,實行長年幫扶。特別是認真總結、并繼續深化了“牽手連心”主題實踐活動內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5年全市4000多名黨員走訪群眾3500多戶,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1100多個,采取人力、物力和技術幫扶等形式為群眾辦實事1000余件,捐助慰問款17萬元,落實幫扶資金35萬余元,在主要社區建立“愛心超市”7處,極大的方便了困難群眾。

4、建立群眾參與評判、監督的機制,著力營造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的良好氛圍

自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以來,我市堅持積極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到活動中來,參與到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的實踐中來,使人民群眾參與工作有序推進、步步深入,逐步實現了從滿足人民群眾知情權向讓群眾享有參與權、議事權、監督權的拓展,從被動參與向建立公眾主動參與新機制邁進。

一是建立了普通群眾參與評判制度,通過政務公開,主動接受公眾的監督,并不定期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通報會、座談會、聽證會,暢通民意的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同時,聘請了社會民情監督員,構建起普通群眾意見和建議的搜集網絡。

二是建立了群眾滿意度測評制度,對每一項工作的辦理結果在政務公開欄中進行公開,組織群眾參加滿意度測評,廣泛了解群眾對本地本單位各項工作的滿意程度,擴大和拓展了人民群眾參與的范圍和濃度。

三是各部門、各單位普遍建立了“黨員示范點”、“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等責任制,同時把“爭創一流業績”、“爭當創業先鋒”等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為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

5、建立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長效機制,著力構建基層組織建設工作規范化、科學化的制度體系

圍繞永葆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有效方式和途徑的探索,我市堅持把創新貫穿于教育活動全過程,不斷發現新問題,研究新舉措,逐步建立了新形勢下黨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新機制。建立了流動黨員新型管理機制。根據新形勢下黨員從業范圍廣、流動頻率快、活動區域大的新特點,積極探索農村黨員跟蹤管理、教育、服務的有效途徑。建立了流動黨員外出登記制度、行前報告制度、定期聯系制度和屬地管理制度,開展了“黨組織找黨員”活動,有效地促進了黨員合理流動,使全市167名流動黨員找到了“家”。

在長效機制的創建過程中,我市在黨員作用常發揮方面,我市已經制定出臺了《中共##市委員會常委民主生活會制度》、《領導集體決策重大問題議事規則(試行)》、《關于實行市委全委會議無記名投票表決的暫行辦法》和《關于建立市委委員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的意見》。建立了《黨員教育制度》、《##市在職黨員雙重管理監督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了《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意見》、《關于建立干部考察預告和差額考察制度的意見》、《中共##市委關于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實施意見》等制度。在黨組織凝聚力常保持方面,已經建立并實施了基層黨建周例會工作制度、基層黨建周、季工作計劃制度和黨建工作例會制度,制定了《關于實行發展黨員投票表決制的辦法(試行)》、《發展黨員責任追究制暫行規定》、《黨員情況不定期調查制度》等。并圍繞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長抓不懈的工作機制,##市以流動黨員和貧困黨員的管理為突破口,相繼推出了《發展黨員制度》、《##市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并先后健全了黨支部定期匯報黨員流動情況制度、幫扶貧困流動黨員工作制度、流入黨員管理制度、流出黨員管理制度機制等。截至目前,全市總計修改、完善、充實、新建各項制度5100多個,近400余種類別。為全面提升我市黨建工作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