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市場安全管理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22 03:14:00

導語:服飾市場安全管理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飾市場安全管理匯報材料

編者按:服飾市場從行業上性質看,僅是大眾的購衣跳蚤市場,乍看無明顯的安全危害性。后來隨著經營一步一步展開,市場安全措施的不到之處逐步顯露出來。我們依據安全態勢將制訂的規章制度在執行中完善,實行的安全措施在實施中改進。針對客戶建筑裝璜過程中埋下了安全隱患,明文規定不使用易燃材料,以及控制安裝大面積的玻璃門和窗,把好裝修關。針對消防設施在應用中已感到力不從心,鑒于硬件設備的投入,可增大市場的安全系數。針對通道狹小易于發生群死群傷踩踏事件發生。我們動用硬性規定門前一律不準堆物,保持走道凈寬3米。

××*服飾市場建于2000年,是投資方尋求利益最大化的產物。通過點化閑置已久的空地,提升為下崗人員最佳的創業空間。但是,××*服飾市場并未一頭鉆進錢袋子里,而是牢牢楸著安全不放,從嚴建場、治場。從設備、制度、經費、人員各個環節著手規范化建設,做到市場達標——像模像樣,督促客戶經營——中規中距。

回顧在草創之初,以及后來慘淡經營中,直到現在市場景氣度高了,不論如何困難,我們一直堅持不間斷的整改,使安全在整改的陣痛中漸行漸近。

記得2001年開業之初,入場客戶不到300戶,入駐率還不足70%。市場經營也不很穩定,我們為想辦法留住客戶,實行了半價收租賃費,可是客戶還是頻繁進場退場,市場經營情況變幻莫測。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面對觸及安全生產紅線的客戶,我們堅持責成限期整改隱患,不愿整改就退租走人。因為種種原因客戶進場時帶來了許多消防隱患,冷不防冒出令人心悸的險情。一是客戶追求不同風格而使用不同材質的建筑裝璜中埋下的火警隱患此起彼伏,讓我們在處理過程中疲于奔命;二是客戶貪圖便宜雇用“土電工”接電引起這一條通道的商鋪家家戶戶卷廉門都帶電,所幸發現及時未造網成事故;三是客戶習慣意識刮起“三合一”旋風,在這狹小的空間里住宿、經營、堆物,使危險系數急速上升。

后來隨著經營一步一步展開,市場安全措施的不到之處逐步顯露出來。在開業時給每戶配備的一只干粉滅火器在應用中已感到力不從心,即便一只干粉滅火器一噴而盡,可憐連一起小火警也解決不了,不一會兒死灰又復燃了;還有客戶怕干粉滅火器占地方,將干粉滅火器放置在難以拿到的角落里或是干脆放置到庫房不用。這樣消防自救形同虛設,一旦發生火警白白喪失自救的時機,只能祁求消防隊滅火,大家知道的至理名言,遠水救不了近火!

在市場經營日趨平穩后,接到區政府的指令性安置新客戶的要求。如先承接了青海路馬路市場拆遷搬來網的攤位,后又安置了襄陽路服飾市場拆遷的部分客戶。由于,規模小于襄陽路服飾市場。面對要求安置的攤位大大超出規劃設計360只攤位的承受力,迫于無奈只得加造了兩條商鋪,使通道間距縮小到3米寬的臨界點,按消防要求也僅能達標,這種市場規模的擴大又加劇了矛盾激化。另一方面,部分客戶陋習不改,喜好在門前堆放商品進行跨門營業,營業高峰時刻經常性造成通道不暢。可以預料一旦兩大因素并發形成合力之時,就是群死群傷踩踏事件發生之時。

2003年市場已日趨興旺,客戶們紛紛安裝空調機,由于出自掃各自家門前雪的狹隘理念,將室外機懸掛在2米以下的營業走道中,匯成一股熱流撲面滾滾而來。造成購物環境不安全、又不舒適,市場人氣急劇下降。經過我們規勸與協調達成協議,將外機統一安裝在房頂,向空中排放熱氣,營造一個清涼又安全的購物環境。

面對經營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我們市場的態度很明朗。××*服飾市場從行業上性質看,僅是大眾的購衣跳蚤市場,乍看無明顯的安全危害性。但是,從消防安全范層面看,隸屬于空間有限、人群相對集中的場所,隱匿著潛在的危險。應當履行大型聚集活動場所特殊的安全管理。我們雖有很大的壓力,但市場要商機,客戶要謀生,我們沒有退路。我們針對人員密集場所固有的安全管理特殊性,認真搞好消防安全檢查和電氣、電路安全檢查,整改治理隱患,防范火災事故。并加強市場安全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防范擁擠踩踏等群死群傷事故。

我們依據安全態勢將制訂的規章制度在執行中完善,實行的安全措施在實施中改進。

一是針對客戶建筑裝璜過程中埋下了安全隱患,明文規定不使用易燃材料,以及控制安裝大面積的玻璃門和窗,把好裝修關。并要求客戶裝修時按有關規定辦好手續,對電路改造、空調安裝先登記備案,經同意后才能施工,做到不留安全隱患。在規范客戶裝修安全的基礎上,市場通過晚間九時清場檢查安全隱患,保證營業時用電安全。

二是針對消防設施在應用中已感到力不從心,鑒于硬件設備的投入,可增大市場的安全系數。2005年8月我們投入30多萬元安裝簡易自動噴淋設施,彌補了安全防范的不足。又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管理對自動噴淋設施專人負責和定期檢查、對消防水泵定期放水檢查、對到期小滅火器及時加粉增壓維護保養,做到消防設施有備無患。

三是針對通道狹小易于發生群死群傷踩踏事件發生。從預防踩踏事件,遏制群死群傷惡性事故出發,學習相關的知識,采取相應的措施,我們動用硬性規定門前一律不準堆物,保持走道凈寬3米。通過剛性化的管理制度來有效遏制踩踏事故發生。當市場內出現大量的購物人流時,如果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繼續向前行進的話,就會觸發“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象。所以通道是最重要的,不能堵塞或堆物。一旦發生意外,可以及時疏散。

在具體工作中,試用“木桶理論”,查找“尺寸最短的那一塊木板”,也就是說找到最易出事故的因素。對于人來講,就是關注那些安全意識的薄弱者;對經營市場而言,就是關注那些最容易出事故的“重大危險源頭”。

關注安全生產的邊緣人—外來流動人員。外來流動人員文化水平偏低,從事技術含量不高、收入水平較低的工作,生存和賺錢是第一需求,因而極少關注自身的消防安全狀況,主動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的積極性不強,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防范自救能力差。在操作過程中,往往會冒險作業,犯了很多低級錯誤,釀成不小的事故。我們將外來流動人員作為消防宣傳教育的重點,通過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減少日常經營活動中大量發生令人頭痛的習慣性違章,降低事故發生率,使從業人員遠離危險狀況。

關注平常不主意的安全上的缺陷、安全上的小問題。看似小小的隱患,必須當大問題對待。即抓住市場主要的危險源和容易發生事故的源頭,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避免各類事故的發生。為了杜絕使用明火炊具、電爐、熱得快等加熱器,市場除明令禁止外,還投入資金安裝兩臺煤氣燒水爐,解決生活飲用水的后顧之憂。又如市場維修動用電焊接工程時,盡可能安排在早晚兩頭休市,以防不測。對緊急搶修必須在白天營業時施工,做好一系列防范后才開工。

縱觀一年虧、二年平、三年贏利的經營之道,可見市場有其自有的發展規律。市場的安全態勢也有其獨特的發展路徑,始終橫穿在經驗與教訓之間。然而,輕舟已過萬重山。時至今日,××*服飾市場的安全已在整改的陣痛中顯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