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開展扶貧開發活動匯報材料
時間:2022-05-16 09:01:11
導語:工信局開展扶貧開發活動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取得的成績:
1、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今年以來,市里相繼制定下發了《關于印發2012年市工業經濟運行暨工業園區工作要點的通知》、《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決定》、《關于印發貫徹落實省政府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若干政策實施辦法的通知》和《關于支持中小微型企業融資擔保的意見》等文件,狠抓工業經濟運行分析和調度,強化企業協調服務,并積極開展工業和外貿促生產保增長協調幫扶活動,著力解決工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1-10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45.21億元,列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長14.4%,高于全省0.1個百分點,列全省第7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54.56億元、利稅總額144.38億元。其中,我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9.57億元,同比增長11.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2.18億元,同比增長9.7%,利稅總額9.07億元,同比增長20.1%。
2、集群建設迅猛發展。為實現工業大發展帶動新跨越,市里年初制定了《關于主攻“三個三”產業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決定》,并編制和完善稀土、鎢、銅鋁有色金屬、新能源汽車等10個產業規劃,依托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以產業鏈整合發展為主線,培育主營業務收入超1000億元、500億元、200億元的“三個三”產業集群。1-9月,“三個三”產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7.42億元,同比增長14.72%。
3、基地建設快速推進。2012年全市共組織申報了市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產業基地、寧都縣鋰電產業基地、省定南稀土永磁材料及應用產業基地、瑞金市光電產業基地、瑞金市電線電纜產業基地、定南縣稀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已轉資源綜合利用口申報)、開發區醫藥產業基地、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8個省級產業基地。經過市縣齊心協力,()氟化工產業基地、崇義縣硬質合金應用材料產業基地、寧都縣鋰電產業基地、市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產業基地和省定南稀土永磁材料及應用產業基地等五個省級產業基地已經省工信委批復設立,為全市獲批最多的一年。
4、資源整合力度空前。今年以來,市著力推進稀土、鎢、螢石三大優勢資源整合,大力整頓優勢資源開采、經營秩序,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進產業鏈深度開發,加快資源導向型優勢產業集群優化升級,資源產業發展后勁顯著增強,有色資源進一步向深加工企業集中,向優勢企業傾斜。通過堅持不懈的整合,已逐漸成為全國鎢礦及鎢冶煉產品的主產區和集散地,全國稀土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最多、產量最大的集散地。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工業增速持續下行,回升難度較大。今年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逐月回落,下行壓力越來越大。預計201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510億元,同比增長16%,增速難以達到18%的預期目標。
2、工業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短期內難以改善。受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下跌、原材料價格高位震蕩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市部分行業和企業效益下滑較大,發展較為困難。如與去年同期相比,中釔富銪礦、鎢精礦、螢石精粉、水泥等產品價格分別下跌40%、20%、40%和30%,導致稀土產業、鎢產業、新型建材產業利稅總額同比分別下降26.4%、16.3%和26.3%。1-10月,全市實現利稅144.38億元,同比下降8.6%,全市有12個縣(市、區)利稅同比下降。
3、縣域經濟優勢產業不明朗,產業布局有待優化。目前19個縣(市、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但部分產業重疊,資源分化,縣市惡性競爭,資源利用不能得到真正整合優化。如氟化工產業,已成功申報全省唯一的省級氟化工基地,但會昌又是省級氟鹽化工基地,瑞金在建設氟化工基地,全南、寧都等縣也在大力發展氟化工產業。不能舉全市之力集中發展優勢產業,真正形成“一縣一品”。
三、對策與建議:
一是完善政策平臺強化比較優勢。建議積極爭取中央對贛南蘇區實行差別化產業政策,在安排重大生產性項目時,采取“同等優先”的原則,優先安排布局和立項審核,使中央的特殊扶持落實到項目上。認真借鑒東、西部的政策措施,努力配套完善相關政策,在規劃引導、要素保障、財稅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服務力度,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二是培植產業集群構筑核心支撐。突出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礦產業,把延伸產業鏈、拓寬產業幅、提高附加值作為主要著力點,大力發展高附加值應用產品,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零部件的檔次和規模,加快引進汽車整車企業,培育新能源汽車完整產業鏈;著力推進中成藥產業化,加快建設人體干細胞等生物制品項目,促進生物制藥產業上規模、創品牌;積極發展水電及風電設備、稀土加工專用設備、磁選設備,壯大高端裝備制造業。積極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圍繞品種質量、節能降耗、兩化融合等重點領域,推廣應用高新技術成果,提高傳統產業中先進產能的比重。利用深厚的政治、人文優勢,積極扶持對接兵器集團、兵裝集團及其下屬企業,高標準規劃建設好軍工產業園,大力發展軍工及其配套產業。
三是建設特色園區促進產業集聚。積極推進園區擴區增容,推動瑞興于經濟振興試驗區等園區加快建設,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加快完善園區水、電、路、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標準廠房、孵化器、商務樓等配套設施,居住、商業、休閑等生活設施,提高園區技術、市場、投融資等服務水平。加快編制完善特色產業園規劃,科學確定總體布局、產業導向、功能區塊,推進氟化工、新型電子等特色產業基地建設,促進同類企業和上下游企業集聚,強化產業集聚效應。積極利用已成功申報的省級產業基地,集中全市資源,合理布局項目,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一縣一品”。如以省級氟化工基地為中心,輻射瑞金、寧都等縣市,合理布局氟化工相關聯項目,大力發展全市氟化工產業。
四是培植龍頭企業激活內生動力。建立企業協調服務機制,篩選一批市場前景廣、市場競爭力強、產業關聯度大的骨干企業進行市縣聯合幫扶,幫助企業爭取政策支持,協調要素保障,解決突出問題,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聯合重組、資本運作等方式,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技術先進的企業集團。加大扶持中小企業的力度,建立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支持中小企業主動融入產業集群,形成中小企業集群化發展優勢。
- 上一篇:工業與信息化集中調研情況匯報
- 下一篇:全縣農藥生產整治活動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