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規劃編制座談會匯報材料
時間:2022-10-09 08:01:38
導語:市區規劃編制座談會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民營企業現狀行業構成、經濟效益、地區分布、支柱產業、拳頭產品及存在的問題
1、發展數據
2013年,個體工商戶新增2656戶,從業人員新增6481人,注冊資金新增3989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6%、36%、546%。全縣實有個體工商戶14702戶,從業人員33218人,注冊資金9935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5.6%、6.3%、55.5%。私營企業新增322家,從業人員新增3495人,注冊資金新增8904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28%、147%、391%。全縣實有私營企業1175家,從業人員14864人,注冊資金22236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3%、-9%、61%。
2、行業構成
至2013年底,我縣個體工商戶涉及除金融、房地產、水利環境以外的17大行業,分布較多的行業分別是:批發和零售業9905戶占總數的67.4%,制造業1345戶占總數的9.2%,農、林、牧、漁業1176戶占總數的8%,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1029戶占總數的7%,住宿和餐飲業685戶占總數的4.7%。私營企業分布在除教育以外的行業,頒布較多的行業分別是:制造業369家占總量的31.4%,批發和零售業216家占總量的18.4%,農、林、牧、漁業214家占總量的18.2%,租賃和商務業54家占總量的4.6%,采礦業和交通運輸業各48家分別占總量的4%。
3、企業規模
我縣民營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就工業企業而言,2013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全縣有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41家,這些企業年主營業收入都在3億元以下,年納稅500萬元以上的只有5家,沒有年納稅超千萬元的企業。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14.5億元,利稅約2億元。
4、經濟效益
由于農副產品價格穩步增長,農、林、牧、漁行業效益較好。隨著農村土坯房改造,水利、交通、電力等一系列重點項目的開工建設,與建筑業相關的行業經濟效益增長。國家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及拉動內需政策的實施,擴大了消費,批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業等行業的效益不斷提高。但受勞動力成本和工業原材料成本的上漲,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影響,一些勞動密集型,特別是出口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效益較差,個別企業生存困難。
5、地區分布
民營企業經營場所分布在縣城及鄉鎮、村所在地,且主要集中在縣城和鄉鎮所在地及公路沿線,這些地方交通便利,有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優勢,民營工業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縣工業園區。
6、支柱產業
我縣民營企業現初步形成四大支柱產業,分別是礦產品采選業、食品制造和加工業、輕紡服裝業、電子電器制造業。
7、拳頭產品
“黃雞”獲全國馳名商標,小布巖茶葉、韶琳茶葉、加祥牌香獲得省著名商標,天和香獲得市知名商標。我縣民營企業產品產量較多的有:大米、服裝、玩具、旅游箱包、水泥、礦產品、罐頭等。
8、存在的問題
(1)民營企業總量小。我縣個體工商戶數占全市總量8.9%,私營企業戶數占全市總量4.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少且規模小,民營企業納稅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小,納稅大戶少。
(2)從業人員素質較低,企業管理水平不高。高學歷、創新能力強的人才少,獲得高工、工程師等職稱的人數少;大部分是家族式粗放管理,管理人員文化程度不高,參加管理培訓少,企業管理憑經驗,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難推廣。
(3)產業層次低,產業配套不完善。產品科技含量低,深加工項目少,附加值低,高科技企業和品牌產品少,科技和研發投入少。自主創新能力差,產業配套不完善。
(4)融資難問題比較突出。民營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有效抵押物少,信譽度低。金融機構放貸門檻高、時間長,適應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少。許多民營企業融資采用民間借貸,融資成本高,風險大。
(5)民營企業競爭能力不強。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多,工藝相似,產品雷同,原材料和市場相同,行業整合度低,造成內耗嚴重。
(6)服務體系不健全。民營企業急需的人員培訓、融資、市場開拓等服務體系不健全。
二、民營企業發展相關調研報告
見附件
三、民營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的變化
我縣民營企業存在用工難問題,而本縣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的人員多。因為年青人都喜歡到外面開拓視野,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中年人家庭負擔重,老年人技術水平低。隨著民營企業結構轉型升級,企業所需的普通粗工勞動力減少,有一定技術專長的員工需求量大,勞動力結構較難適應企業需求。近年來,我縣新上了一批工業大項目,民營企業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增強,通過各種培訓,許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已能適應企業需求,在本地企業就業。
四、民營企業行業結構調整設想、新興產業發展設想、民營企業在本市的發展前景
1、行業結構調整設想
民營企業行業結構調整要以農副產品加工制造業、礦產品采選業、輕紡服裝業、電子電器制造業為主線。農副產品加工制造企業主要是資源整合,形成龍頭企業,進行精深加工,爭創品牌產品,努力提高產品附加值。礦產品采選業主要是完善下游配套企業進行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努力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輕紡服裝業要盡力將貼牌生產轉變為自主研發,爭創自主品牌,將效益最差的來料加工生產轉變為高端的研發生產,積極爭取自營出口權,達到效益最大化。電子電器業要加大研發投入,積極申請專利,努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2、新興產業設想
利用我縣螢石、硫鐵礦、鋰灰石等資源,抓住我縣建設鋰電產業基地機遇,積極開發氟化工新產品,壯大工業總量。鼓勵發展現代物流業和現代農業,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現代服務業,擴大民營企業規模。
3、民營企業在本市的發展前景
我縣民營企業發展在本市有以下優勢:一是工業園區有土地,隨著一園兩區的建設,工業園區規模擴大,可容納一批工業大項目。二是人口多,勞動用工有比較優勢。三是地域大,耕地面積大,山地面積廣。民營企業發展所需的農副產品豐富。四是有鈾、硫鐵礦、螢石、鋰灰石等礦產資源,為發展礦產品深加工項目奠定了基礎。五是近年來新上了一批工業大項目,門業、現代物流、文化產業將快速發展,為民營企業追趕跨越發展提供了保證。
五、工業小區分布及發展狀況
民營工業小區主要以縣工業園、長勝鎮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園、黃陂鎮創業基地為主,縣工業園尚在擴建,長勝、黃陂創業園區還在建設完善。
六、對城市經濟發展的影響
民營經濟是城市經濟的重要組織部分,城市的發展必須以民營企業的發展為前提,民營企業吸納的從業人員,擴大了城市人口總量,加快了城鎮化步伐,民營企業納稅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帶來資金,民營企業從事的“拾、漏、補、缺”項目提升了城市的綜合服務能力。
七、部門“十二五”規劃和遠期發展設想
1、“十二五”規劃
2015年前,我縣個體工商戶年新增1500戶以上,私營企業年新增200家以上,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家以上,從業人員年增長3%以上,至2015年,力爭全縣個體工商戶達到2萬戶以上,私營企業達到1800家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0家以上,從業人員達到6萬人以上。民營企業總量增長,綜合競爭能力提升,納稅比重不斷提高。
2、遠期發展設想
至2030年,我縣民營企業發展達到全市中上水平,形成礦產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制造、輕紡服裝、電子電器、門業、物流、文化創意產業等7大支柱產業。民營企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八、對本次規劃的要求和建議
1、規劃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園
小微企業面廣量大,為了優化小微企業成長環境,提供集中“孵化”服務,促進小微企業健康成長,建議在縣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小微企業創業園。
2、規劃建設制香文化產業園
我縣制香產業有悠久的歷史,較好的基礎和規模,有一定影響力的產品品牌,為了壯大制香這一傳統特色產業,建議規劃建設集制香、品香、香文化展示于一體的制香文化產業園。
3、規劃建設支柱產業
突出我縣的資源、產業優勢,重點規劃好我縣的鋰電產業、農副產品加工、電子電器、輕紡服裝、門業、旅游等產業的發展。
- 上一篇:初中班級管理的方式探究
- 下一篇:鎮村民情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