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形勢分析匯報材料

時間:2022-09-25 10:33:55

導語:農業經濟形勢分析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經濟形勢分析匯報材料

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農業工作緊緊圍繞年初市縣確定的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各級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舉措,實現了農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一、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和特點

(一)農村經濟穩定發展。上半年,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0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3.8%,其中:農業產值6.06億元,增長3.5%;林業產值0.29億元,增長3.8%;牧業產值6.55億元,增長3.6%;漁業產品產值0.89億元,增長7.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23億元,增長4.8%,上半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88億元,增長3.9%。

(二)小春農作物生產基本平穩。全縣小春農作物播種面積4.65萬公頃,與去年相比增長0.4%,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5萬公頃,增長0.4%,產量8.94萬噸,比上年增長1%。其中:小麥播種面積1.38萬公頃,比上年增長-1.5%,產量5.35萬噸,比上年增長-0.4%;豆類播種面積0.12萬公頃,比上年增長2.8%,產量1864噸,比上年增長1%;洋芋播種面積0.75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6%,產量3.4萬噸,比上年增長3.2%;油菜籽播種面積1.92萬公頃,增長0.6%,產量3.61萬噸,增長0.9%;蔬菜播種面積0.4萬公頃,增長0.8%,產量8.45成噸,增長1%。

(三)大春實現滿栽滿插。預計大春糧食作物總播面77.6萬畝,其中水稻34.5萬畝、玉米正種26萬畝、馬鈴薯5萬畝、紅苕10萬畝、豆類等雜糧2.1萬畝。目前,各類大春農作物長勢良好,若后期不遭受重特大自然災害,將全面實現糧食增產增收目標。

(四)畜牧業穩定發展。上半年全縣生豬出欄40.57萬頭,同比增長2.6%;豬存欄52.48萬頭,同比增長0.8%;牛出欄2.46萬頭,同比增長3.1%;牛存欄12.17萬頭,同比增長5.4%。羊出欄1.93萬只,同比增長4.4%;羊存欄6.12萬只,同比增長3.9%。家禽出欄100.54萬只,同比增長1.8%。

上半年全縣肉類總產量達3.34萬噸,同比增長2.6%,其中:豬肉產量2.87萬噸,同比增長2.6%;牛肉產量0.28萬噸,同比增長3.1%;羊肉產量280噸,同比增長3.7%;家禽肉產量1566噸,同比增長1.9%;禽蛋產量5832噸,同比增長-0.1%。

二、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小春糧食生產情況。一是關鍵生產技術的落實仍需加強,如早播、大播量問題,施肥不科學問題、病蟲害防治問題等還亟需解決,需要改變農民生產中的片面認識和誤區。二是不良耕作方式影響。玉米秸稈還田不深耕麥田,耕層淺、土層虛松、保水保肥能力差,易形成深播弱苗,麥苗抗旱、抗倒、抗早衰能力降低,在今年春季干旱中上述問題表現的十分突出。三是生產管理粗放。由于農民多外出務工,部分麥田粗種、粗管現象明顯。

(二)農資價格漲幅大,影響農民收入。受資源性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生產成本增加,化肥、農藥、種子、種苗、薄膜、農用柴油等農資價格普遍上漲,據調查資料顯示:其中雜交水稻、雜交玉米的市場均價分別達到了54.6元/公斤和28.8元/公斤,同比增長3.8%和3.6%,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費用高,農民實際增收不多。

(三)小規模種養殖戶融資難度大,部分農民生產資金存在缺口。當下種養殖業成本不斷上升,沒有資金支撐,難以形成規模種養殖及提高抗風險能力,也制約了產業規模化、標準化發展的進程。當前,一些農戶資金需求量較大,自備資金嚴重不足,生產啟動資金主要依靠親朋好友的民間借貸。農民普遍反映,從金融部門貸款非常困難,即使能貸款,數額也很小,而且手續繁瑣,發展生產的動力不足。

三、對策及建議

(一)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切實抓好糧食生產,科學、合理有序組織和使用好農村勞動力,強化“三分耕、七分管”的耕作意識,加強大春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的中后期管理工作,加強各項產業的管護工作,重點做好防洪排澇、農作物防蟲治病等防災工作。

(二)加強農村勞動力使用與管理。加大培訓,提高素質,科學、合理有序引導組織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保證農業用工需求,做到不誤農時,確保農業生產用工需要。

(三)加強農資市場監管。職能部門應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質量和價格加強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坑農害農行為,防止化肥、種子等農資違法漲價,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切實維護農民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