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紀委書記座談會匯報材料

時間:2022-03-27 08:29:01

導語:鄉鎮紀委書記座談會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紀委書記座談會匯報材料

按照座談會發言提綱,給合鎮工作實際,下面我簡要做以下匯報

一、在落實“兩個責任”方面的具體做法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于“兩個責任”要求,鎮黨委從五個方面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鎮紀委從四個方面履行監督責任。

1、五項舉措落實黨委“主體責任”。一是建好班子。積極落實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責任,明確要求分管領導對分管的具體業務工作負責,也要對分管科室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責。黨委書記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監督領導班子成員廉政勤政、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情況。二是做好表率。領導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帶頭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把自己置于干部和群眾的監督之下,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當好全鎮黨員干部職工廉潔從政的表率。三是帶好隊伍,積極加強干部隊伍的思想道德教育,通過觀看先進典型先進事跡的正面引導,腐敗案例的反面警示,在干部職工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筑牢防腐拒變的思想防線,建立起預防腐敗的自律機制。四是建好制度。鎮黨委加強制度建設,積極構建黨風廉政建設的長效機制。修訂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落實重大事項集體議事制度,建立起了依靠制度有效地管人、管錢、管事的監督機制。五是抓好作風。健全作風建設督查考核長效機制,推動作風建設規范化常態化。

2、四個方面履行監督責任。一是抓節點監督。一年中,我們緊緊抓住幾個重要節日,對廉政風險予以提醒,采取開會、短信、督查等形式,指出防范重點。如,《關于加強中秋、國慶期間作風建設的通知》,嚴格監督,嚴肅執紀并做好長效管理。二是明重點監督。明確監督什么,即加強黨的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加強對改進作風的監督檢查、防止和整頓“四風”;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制約,防止權力濫用和特權行為;加強對干部廉潔從政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三是篩源點監督。全面排查預防職務犯罪的風險源點、黨的紀律風險源點、作風建設的風險源點、預防腐敗的風險源點等等,提前排好風險源,做到早預防早介入,變風險點為保險點。

二、主要的信訪案件情況,化解的信訪苗頭和不穩定因素

2014年我鎮發生的信訪案件有9起,其中成功化解6起,分別是:

1、2014年1月9日,村村民等2人反映:2000年5月向村委交宅基費和辦證費每戶共2300元左右,要求退還等問題。

經查:2000年5月,村村民、每戶交給村委劃宅基地費1500元,辦證費768元,后因多種原因宅基地沒有劃成,村民所交費用至今未退,情況屬實。

根據以上情況,鎮政府責成村村委盡快退還信訪人交給村委的宅基地款,如果村經濟確實困難,征得信訪人同意達成協議,可分批分期還清。

信訪人表示同意。

2、3月6日村村網上信訪反映:要求劃分宅基地問題。

經查:兄弟兩人,其父親有兩處宅基地,根據農村一戶一宅的宅基地政策,不符合劃分宅基地規定。

3、2014年5月12日,村村民尚世峰等人來鎮反映:占用道路建房,影響群眾正常出行問題等問題。

經查:2014年,未經村委規劃,私自在村大路邊搶占宅基地建門面房,所建房屋屬于違規建筑,占用道路,影響村民通行。

根據以上情況,經鎮政府研究決定做出以下處理意見:依據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辦法第七十三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規劃建設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的規定,依法拆除。

尚士鋒等人同意以上處理意見。

4、5月23日滹沱村村民李金燦網上反映:村支部書記擅自占用耕地100多畝做宅基地使用,且違法收取宅基地使用費等問題。

經查:信訪人反映的問題不屬實。

(1)、鎮滹沱社區是根據新政文(2011)108號、豫土綜治辦發(2011)12號、豫財綜(2011)149號文件的批復建設的,不是村支部書記個人行為。

(2)、經滹沱村兩委會議研究,為了社區建設的后續建設在為村民劃宅基地時收取一定的公益事業配套費,所收款項均已下帳。

(3)、經落實李金燦沒有在網上信訪。

5、6月19日村村民李永占等人反映:要求將60多萬利息補償于四組、六組村民等問題。

(1)要求將60多萬利息補償于四組、六組村民。

經查:此問題已經市紀檢委立案處理,此案正在調查中。

(2)調整企業占地租賃費。

經查:企業占地租賃費是按照市國土局的相關地價政策執行。目前,未有新的政策依據,暫不做調整。

(3)拆除李永付違規建房。

經查:李永付在村小學前,違規建房一處,違反村規劃,鎮規劃所正在依法查處。

(4)查清村民所交規劃費入大隊賬。

經查:2009年至2010年,村民牛清亮負責征收村公益事業費。共規劃宅基地70處,村委賬面顯示有58戶群眾上繳公益事業費,另外有12戶群眾上繳的公益事業費未入村村委賬目。

目前,該信訪件穩控當中。

6、6月24日村李德平反映,其老伴李雪蘭95年98年村里兩次調地未給她分地問題。

經查:村確系1995年和1998年兩次調整土地,但村村委確實沒有為本人分地,系歷史遺留問題。根據以上情況考慮到該村集體經濟困難的現狀,以適當方式分期分步驟給予解決,李德平對以上處理意見表示同意。

7、7月2日,村村民馮紀生、竇世忠等人反映:要求本村公開瓦房前后征地補償賬目等問題。

(1)要求本村公開瓦房前后征地補償賬目,重新計算征收十組土地的畝數,反映人與被反映人計算的畝數相差5畝,近20萬元補償款跑哪里去了。

經查:范希民土地總面積與現人口基本相符。目前,十組大部分農戶的土地補償款已領取。雖然信訪人提出范希民小瓦房前土地有異議,但在得不到新的有力證據下,調查組認為暫不支持信訪人提出的重新計算征地補償費的意見。

(2)嚴查毀壞反映人莊稼的人員,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對損壞的15畝莊稼予以賠償。

經查:信訪人馮紀生、竇世忠等人于2012年6月1日與村委簽訂了《協議書》。雙方自簽訂協議之日起,應嚴格遵照協議執行。對于毀壞莊稼可以到司法部門報案,建議訴諸法律部門,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3)不能代表十組,其本人給十組成員計算的土地補償款沒有效力。

經查:1998年至2000年被村委任命為十組組長,2000年至今任十組會計。當時未參加十組調地,所提供分地的數據有效。

目前,馮紀生等人對以上處理結果不同意,案件正在穩控中。

8、7月9日,凌河村村民孟慶江與臨居孟慶堂宅基地糾紛問題。

2008年經村委同意在老宅上翻建房屋,孟慶江按原村規劃建好房屋后院落不完整,為了院落完整孟慶江與臨居孟慶堂私下協商院落事,孟慶堂不同意騰院,孟慶江開始上訪;2010年孟慶江反映孟慶堂不按規劃建房,鎮規劃所對違建房屋進行了強拆,經鎮政府協調達成如下協議,鎮政府負責為孟慶堂在社區協調宅基地一處,孟慶堂為孟慶江騰出院落;2013年孟慶江反映孟慶堂之子孟凡樓在臨時建筑上搭建鋼結構臨時用房,違反協議,電力部門以孟凡樓所建房屋存在電力安全隱患責令其拆除。2013年底,孟慶江反映孟慶堂菜園影響其出行,經鎮政府協調得到解決;2014年孟慶江建南墻,超出雙方達到協議1米,孟慶堂之子將院墻踢壞,目前該信訪件正在進一步處理當中。

9、2014年8月15日,史莊村村民侯偉妻子薛嘉玲網上反映:其老公與前妻生育一子一女,薛嘉玲本人系初婚,辦理準生證,需到鎮計生辦蓋章,鎮計生辦要其出4000元才能給其蓋章等問題。

經查:侯偉在與薛嘉玲結婚前已生育兩個子婦,2012年10月26日與薛嘉玲結婚。薛嘉玲當時已懷孕5個月。2014年8月中旬,侯偉、薛嘉玲委托其家屬到鎮計生辦辦理生育證相關手續。根據《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七條第六項規定“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經批準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侯偉已生育兩個子女,不符合再生育標準。鎮計生辦不能給其辦理相關手續,因侯偉于2007年8月31日政策外生育第二個子女后未繳納社會撫養費,按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四十二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不符合本條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分別按男方和女方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個人實際收入高于所在地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一倍以上的,按其實際收入的三倍計征社會撫養費”,征收侯偉政策外生育二胎的社會撫養費,史莊村村干部協助鎮計生辦征收其社會撫養費,首征金額為4000元,不是薛嘉玲理解的辦理生育證蓋個章就要收4000元。

由于信訪人薛嘉玲夫婦人在廣東省,2014年8月22日,將信訪處理意見書送達信訪人親屬侯茂臣(薛嘉玲的公公),侯茂臣同意處理意見。

三、當前村務公開情況,存在主要問題,主要涉及村務公開的案件。

目前,各村村務公開的主要內容為:1、年度財務計劃及各項收入、支出和債權債務情況;2、村集體經濟收益及其使用情況;3、征用集體所有土地各項補償費的收入和使用情況;4、救災救濟、扶貧助殘、擁軍優屬、社會捐贈等項款物的接收、發放、使用情況;5、村干部工資、獎金、補貼及其他福利,公務活動方面的開支情況;6、安排計劃生育指標、落實計劃生育節育措施和計劃外生育費的收繳、管理、使用情況;7、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情況。更新周期基本上為每年一次,群眾最希望公開的是“三公”經費項收支情況。

我鎮村務公開目前仍存在流于形式、公開不及時、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一是有的村委會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檔案資料管理不規范,沒有很好地對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資料進行歸檔。二是不按時公開。部分村公開時間不確定,隨意性大,群眾不能及時看。雖然對村務公開時間上有要求,但少數村對此缺乏正確認識,應付了事的較多。三是不關心公開。部分群眾民主意識差,法制觀念不強,對村務公開工作不知曉、不愿曉,明明知道公開的內容有問題卻不聞不問。四公開的內容缺乏可信度,如財務公開的入賬票據不規范,沒有正規的發票或收據,還存在白條、情況說明、證明等現象。真正通過村務公開發揮監督作用的村不到三分之一。

涉及的主要案件:2012年6月8日村王民反映村務不公開,及前任支部書記經濟等問題。

經查:村確實存在村務公開內容不規范,不透明。另外存在個別收入不入賬,私分集體獎金等問題。

根據以上問題,經研究對原支部書記進行了談話教育,所分獎金全部予以退回,上交財政。

四、當前影響信訪穩定的主要因素

目前,影響全鎮的信訪問題穩定主要是遺留問題。孫、李兩個家庭矛盾已有幾十年時間,2011年因村委換屆矛盾再次被激化,雙方互訪不斷,2013年因為村集訪和非訪問題,被列入全市信訪工作重點管理鄉鎮,現在已第八屆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期間,容易引起集訪或越級非訪。

五、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

不存在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的案件

六、村監委會履職不到位的具體表現及建議

1、監委會成員情況:全鎮33個行政村共有監委會成員91名,其中11名監委會主任由兩委干部兼任。

2、監委會對“三資”監管的主要措施:一是督促村委堅持“村帳鎮管”制度的落實,按照管理辦法及時下賬。二是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制度,進一步規范村務公開程序、公開內容,使村務公開真正落到實處。三是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產權界定、登記、臺帳。四是監督村民代表大會制度、“兩委”班子議事規則的執行,規范農村基層干部行為,確保村級重大決策、重大事項和集體資金管理由集體討論決定,防止由個別人說了算或少數人的暗箱操作。

3、村監會發揮作用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成員不愿監督的問題。建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后,有些成員產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不愿擔任起職責做好監督工作,怕耽誤時間影響掙錢,怕找麻煩結冤家,怕工作不力自找麻煩,心里沒底缺乏信心。二是成員不敢監督的問題。部分村監會成員在心里愿意監督,但實際工作中卻躡手躡腳,不敢監督。三是成員不會監督的問題。個別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工作職責模糊和工作積極性偏低等。監督委員會成員對村經濟財務、政策精神、村集體項目等重大事項不了解,對監督的重點和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不明確,缺少相關業務知識而導致不會監督。四是待遇方面,由于很多村村監會主任并沒有納入村干部正式編制,報酬偏低,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五是是辦公條件方面,有的村村監會并還沒有給村監會主任落實辦公室或者辦公設施簡陋。六是培訓方面,很多主任還是覺得培訓不夠,希望鎮政府能對他們再次進行培訓。

4、發揮監委會作用的幾點建議:一是強化培訓、提升能力。加大集中與自主培訓的方式,對村監會成員進行業務能力的培訓,重點培訓村會設監立的目的意義、職責權限、監督方式和程序,以提高村監會的監督水平和能力,使其不僅敢于監督,而且善于監督,全面提高村監會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教育監督,增強活力。鎮紀委要加強對村監會工作監督,及時解決他們在村務監督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對于監督中村監會不能解決的監督問題,鎮紀委要積極參與,與村監會一起共同解決,從而增強他們的工作信心。村黨組織要加強對村監會的領導,把握正確的工作方向,使其在農村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三是機制建設,發揮作用。鎮黨委、紀委把村監會成員列入村“兩委”班子成員教育和管理之中,促使他們依法依規履行職責,健康有序對村級事務管理工作進行監督。

七、其它幾項工作情況

1、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推進情況:鎮主要啟動了、兩個社區。

社區規劃占地面積243畝,已征地180畝,補償標準32000元,已建成8幢多層住宅樓,占地34畝,房屋170套,已售出80套,購房戶為社區拆遷村農戶。

社區規劃占地面積1451。5畝,已建成農戶自建別墅152畝,建成3棟多層營住樓占地13畝,150套,完成銷售80套,新征地面積332畝,征地補償標準每畝4萬元。

2、土地流轉情況:鎮目前完成土地流轉面積5000畝以上,流轉的價格每畝在500?1100不等。主要制約因素為:一是農民思想觀念陳舊,基層干部認識不到位。由于受傳統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對土地流轉的認識不到位,不愿放棄耕地。個別基層干部認識不到位,認為推行土地流轉工作,容易造成新的土地糾紛,對農村穩定工作不利。二是農民非農收入低,農村勞動力轉移難,影響了土地流轉。三是缺少農業產業發展對土地流轉的需求。農業產業化水平比較低,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業企業不多;或者缺乏效益明顯、可持續性強的特色產業的有力支撐;即使有種養能手想擴大經營規模,卻因資金問題而退卻。四是缺少完善的管理機構。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機構不健全,指導監管工作滯后。

3、近兩年實施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是完成了投資3600萬元的節水灌溉項目和投資1000萬元的“千億斤”糧食增產項目,全鎮33個村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二是實施“一事一議”項目42個,修建村內道路8.93公里,新建文化廣場6個,6個村完成安全飲水工程,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滹沱社區完成了700萬元的土地綜合整理項目,新修社區道路4000米,鋪設排水管網4000米,有效改善了社區環境,加快了社區建設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