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專題匯報材料

時間:2022-01-20 10:04:35

導語: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專題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專題匯報材料

為全面推進州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扎實推動我縣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近來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的發展,將全域旅游發展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支柱性戰略產業,立足特色和優勢,圍繞“環機場旅游經濟圈核心區”的思路和“三地兩心一時代”發展目標,緊扣全域、全時、多元理念,按照“一城、一帶、兩線、四大綜合體”旅游空間布局,做強做大核心景區,強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創響音樂+旅游知名品牌雅克音樂節,做優做靚“紅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園、自駕樂園”旅游品牌,現將縣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大草原,1960年由總理命名建縣。地處長江、黃河上游重點生態功能區,幅員面積8400平方公里,轄6鎮4鄉,4.9萬人,藏族占84%,農牧民占78%,平均海拔3600米,年平均氣溫1.4℃,是州海拔最高的純畜牧業縣,是農業部確定的全國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是省政府確定的現代草原畜牧業試點示范縣和濕地保護試點縣。有“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全國最佳自駕游目的地”“中國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等多項榮譽稱號。全縣擁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3家,國家AAA級旅游景區1家;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5個;賓館酒店114家、牧家樂75家;旅行社2家,涉旅從業人數3100余人,游客接待量由2017年的154萬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192.6萬人次,同比增長25%;旅游收入由2017年的12.9萬元增長到2019年的15.6億元,同比增長21%。

二、主要做法

(一)創新體制機制,黨政統籌全域旅游

一是建立黨政統籌的領導機制。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全域旅游發展領導小組,配套建立目標責任分解和考核體系,為創建工作提供黨政統籌、部門聯動的最強保障。二是成立全域旅游管理機構。縣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每年召開兩次專題會議,對旅游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部署。同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統籌協調各相關部門,推進實施“旅游+”戰略,促進旅游業與各行業融合發展,形成旅游產業發展合力,促進全縣旅游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三是建全旅游綜合監管體系。組建成立“1+3+N”旅游綜合執法機構,創新旅游綜合執法機制,實現全領域、全方位、全時候、無縫隙聯合監管執法工作,切實解決景區景點涉法問題。強化組織領導和整體推進,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企業主體負責、社會全面參與”的旅游綜合管理體系。

(二)完善政策體系,全面保障全域旅游

2017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先后印發《縣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獎勵實施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形成了有效的全域旅游政策保障網。

1.保障旅游用地供給。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前提下,根據項目建設需要安排旅游業發展用地,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建設的旅游項目和生態旅游、鄉村旅游、自駕車房車營地、文化、研學等旅游新業態,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

2.完善旅游規劃體系。2018年按照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全力做好規劃與規劃之間的銜接,積極探索以旅游規劃為統領的多規合一工作,先后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完成《縣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縣7個精品鄉村旅游示范村規劃》《縣5個鄉村旅游扶貧示范點規劃》《縣江茸鄉和查爾瑪鄉核心旅游景區規劃》等鄉村旅游扶貧規劃。

3.完善獎勵扶持政策。對旅游重點項目、特色鄉鎮(村)、特色業態、經營戶予以資金獎勵。

(1)支持旅游景區品牌打造。對評為國家AAAAA級、AAAA級、AAA級的旅游景區,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創建項目經費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

(2)促進旅游飯店上檔升級。對評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的旅游飯店,分別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2萬元。

(3)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對評為國家級、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一次性給予創建經費補助10萬元、5萬元;對評為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鄉村酒店(農牧家樂),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2萬元獎勵;對評為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特色品牌的鄉(鎮),分別一次性給予5萬元、3萬元補助;對評為國家級、省級鄉村旅游特色品牌的村、農牧家樂、特色業態的,分別一次性給予2萬元、1萬元補助。

(4)支持開發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對開發的旅游商品被評為國家級、省級優秀旅游商品的旅游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1萬元、0.5萬元獎勵。

(三)完善公共服務、高效便捷全域旅游

1.加快“行”的建設。積極融入大九寨國際旅游環線,做好G248和S301線等旅游干線環境風貌整治提升工程,完善九黃機場至機場落地自駕示范段項目建設;機場2014年正式通航,現已開通至溫州、成都、重慶和拉薩航線,正籌劃開通深圳、杭州等航線,著力打造“暢通旅游”。

2.提高“廁”的顏值。通過實施“旅游廁所革命”,新建旅游廁所26座,改擴建11座,計劃采購生態環保型廁所3座,完善以建成旅游廁所日常管理辦法和操作規范,進一步提高廁所顏值。

(四)豐富供給體系,承載發展全域旅游

1.豐富“游”的內涵。成功創建了俄么塘花海、月亮灣、日干喬等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虎頭山安多部落民俗風情村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加快創建達格則AAA級旅游景區,進一步完善各景區內停車場、棧道、旅游購物點、生態廁所、游客中心等建設。

2.提升“住”的品位。加快推進瀾峰酒店、隱叢野奢酒店等新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牧家樂管理辦法,編制完善《縣牧家樂管理辦法》,有效提升農牧家樂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

3.突出“吃”的特色。大力弘揚以藏餐為特色的飲食文化,成立餐飲行業協會,加快星級牧家樂和藏家樂建設,進一步開發特色餐飲和麥洼牦牛等,著力打造特色餐飲品牌。

4.改善“購”的環境。大力開發藏香、唐卡畫、藏式家具、藏毯等藏族特色紀念品;加快特色商品街、景區購物點以及特色購物中心建設,切實滿足游客旅游購物需求。

5.培育“娛”的活力。被業界評價為展示國內一流、水平、美麗和特色的音樂文化盛會“大草原夏季雅克音樂節”活動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同時充分挖掘文博資源、非遺資源,推動文旅相融發展。

(五)強化市場治理,安全保障全域旅游

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行業分類監管、部門聯動、齊抓共管”原則,堅持整治與規范并重,治標與治本并舉,建立旅游行業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通過旅游市場綜合整治監管機制“1+3+N”模式,依法嚴厲打擊誘導、欺客、宰客行為,堅決遏制“不合理低價游”和涉旅購物市場高額回扣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問題。堅決查處旅游市場中存在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保障合法,打擊違法。積極培育旅游市場主體,努力實現“法律各項規定有落地、旅游市場秩序有好轉、行業自律能力有提升、旅游執法隊伍有加強、廣大游客滿意度有提高”的目標。

(六)加強環境保護,優化扮靚全域旅游

1.全面加強環境保護。融合川西北生態經濟區的要求,開展恢復治理、濕地保護與建設,大力實施九紅草地風光路及干線公路沿線植被恢復、環境美化項目。在促進景區保護性開發的同時,帶動牧民群眾從事牧家樂、自駕游營地、旅游產品銷售、藏文化特色體驗等涉旅服務。

2.不斷優化社會環境。為了進一步優化全域旅游發展環境,不斷做優做靚“紅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園、自駕樂園”旅游名片,切實落實“河湖長制”,深入開展全域無垃圾示范縣創建、路域環境整治、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域旅游綜合整治,實行環境衛生月通報制度,對環境問題“零容忍”堅決曝光。

(七)提升品牌形象,打響全域旅游品牌

圍繞“紅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園、自駕樂園”的旅游形象定位,結合雅克音樂季全面開展整合營銷;加快智慧旅游導覽平臺建設,加強旅游餐飲、住宿、交通和門票等系統的數字化運營,建立區域聯合、政企互動的旅游宣傳營銷工作機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展示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有力地提升了品牌影響力。積極組織參加旅游推介會、旅博會等活動,針對草原觀光、自駕越野露營、紅軍長征“爬雪山過草地”紅色文化體驗等設計產品線路,進一步豐富了旅游內涵,增加了旅游吸引力。

三、示范意義

1.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省委十一屆、州委十一屆歷次全會精神,圍繞“一州兩區三家園”戰略目標,發揮“環機場旅游經濟圈核心區”龍頭作用,做優做靚“紅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園、自駕樂園”旅游品牌,突出“生態、業態、文態”融合,抓好“微景觀、微田園、微環境”聯動,通過強化景區景點建設,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旅游+”“+旅游”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全域、全時、立體、多元的全域旅游景區,努力建成環境優美、產業發達、功能完善的全域旅游示范區和旅游經濟強縣。

2.形成全域布局、多級聯動、多點發力的全州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支撐,構建全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要素配置完備、市場安全有序、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理想旅游發展新格局。

四、創新亮點工作

1.景區+企業+牧戶。2016年,縣委、縣政府引進時運集團投資5億元打造俄么塘花海AAAA景區,通過整體打造,有效保障了景區通達程度,解決了壤口鄉牧民聚集地出行難題,保證了移動通信質量,暢通了外界溝通交流渠道。所在地壤口鄉創新“景區+黨組織+群眾”服務模式,廣泛引導周邊群眾有序自發參與住宿、餐飲、特色產品、向導等旅游服務。貧困群眾通過經營服務技能、接待禮儀等培訓,采取牧民群眾租賃、開辦旅游項目、景區務工等方式,帶動該鄉8戶共24人脫貧,實現人均年增收1400余元,同時隨著游客的不斷增加,景區達到最大承載量時還適時向附近刷經寺鎮加當村、龍日壩分流,帶動鄉村民宿、旅游經營戶增收。

2.景區+旅游村莊。安曲鎮貧困村下哈拉瑪村地處G248線左側,毗鄰月亮灣AAAA景區。該村區位優勢明顯,產業發展以獨具藏區牧區特色的精品旅游村寨為主,畜牧業為輔進行全面可持續發展。通過發展家庭鄉村旅游,擴建自駕游營地,拓展旅游產品發展空間,目前已建成以菜鳥營地,牧星空等自駕游營地及旅游示范戶、民宿達標戶、藏家樂為主體的旅游綜合體。同時,月亮灣景區借助緊鄰縣城核心的區位優勢,形成集游客集散,美食品嘗,商業購物、娛樂演藝、文化體驗等互為補充的優質景區,帶動該村群眾從事牧家樂經營、旅游產品銷售、鄉村民宿、特色藏文化體驗等涉旅服務。

3.風情村+牧戶。虎頭山安多部落民俗風情村占地300畝,是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五星級鄉村酒店。其利用自身發展優勢,無償對瓦切鎮達峨村、日干村、德香村貧困群眾開展草原觀光、游牧體驗、騎馬、美食研發等特色旅游體驗服務培訓,帶動瓦切鎮片區建檔立卡戶參與牧家樂、藏家樂等旅游經營服務。風情村優先采購當地牧民群眾生產的奶渣、酥油、牛肉等畜副產品,提升農畜產品附加值,年均為周邊牧民群眾提供就業崗位40余個。同時,從2016年起,給予9戶建檔立卡戶每年3000元/年的困難補助。

4.音樂+旅游。大草原夏季雅克音樂季,是省音樂產業領導小組重點工程項目省“春夏秋冬”四季音樂季夏季站,“高規格、高水平、高海拔”的音樂季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探索走出了一條“黨政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民眾共享”發展路徑,將生態文化、紅色文化、民族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門戶文化與旅游、體育、體驗全面深度融合,已連續四年呈現高海拔、高品質、高水平的音樂文化盛宴,其文化影響、品牌價值、綜合效益在全國十大音樂季中名列前茅。據統計:在第一、二、三、四屆雅克音樂季期間,當地分別實現游客接待量10萬人次(3天)、12.8萬人次(3天)、19.7萬人次(7天)、14.9萬人次(4天),旅游收入6253萬元、9800萬元、1.52億元、1.16億元。雅克音樂季全程按市場規則和專業化運作,已成為全國少數民族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要素最全、專業性最強、特色最鮮明、帶動性最強、綜合效益最佳,展示、展示、展示水平,躋身國內一流的高品質少數民族原創音樂文化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