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材料
時間:2022-07-19 03:19:00
導語: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的主人之歌
----記***
天柱山矗立挺拔,渾河水不舍晝夜。在美麗的****東北部座落著占地2.6萬平方米的***城管局汽車一隊。在這里,每天都有70余輛清運車駛向大東區的400余個垃圾點,清運當天產出的700余噸的生活垃圾。在這里,每天太陽還沒有出來,就有一位敦厚、樸實、騎著自行車的人來到班上開始投入工作。他,就是被人們譽為新時代主人的沈陽市大東區城管局汽車一隊的修理工---梁鴻義。
這是一條清晰而深刻的人生軌跡:***,1951年10月出生在沈陽市大東區小津橋街道一工人家庭,父母帶著他們姐弟5人艱難生活。貧寒的家庭磨煉了他剛毅的性格,孕育了他誠實做人的情結,成為他與黨和人民群眾心心相印的感情源泉。1986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堅定的理念信念揚起他人生的風帆。
他先后在***城市建設管理局的小津橋工程隊、市政公司和汽車一隊工作。32年的工作實踐使***鍛煉出堅強的黨性和超凡的工作能力。他常說:“我是工人家庭出身的窮孩子,是黨和人民把我培養成人,我要用努力工作回報黨和人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認為,黨和人民的利益比什么都重要,聽從組織安排,服從工作需要,顧全大局,領導上安排做什么就做好什么。他先后做過汽車司機、木匠、焊工、水暖工、電工、裝卸工、汽車修理工、司爐工等七、八個工種,成為工作的多面手。人們稱***是個“工作狂”。是因為他干起來就沒早沒晚,家里的事全然不顧。他在姐弟五人中,排行老四,是母親最疼愛的一個。癱瘓在床上的老母親,心里惦念四兒,但她又理解四兒的工作。“鴻義呀,好好干工作,哪有媽怪兒子的!”***多么想帶著妻子多在老母前伺候著!可單位那么多活兒等著,他放心不下。***的妻子早就習慣了丈夫的早出晚歸,而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丈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方便更多的人。***的氣管炎一累就犯,到晚上喘息不止,每次妻子都心疼的說:“你就歇兩天吧。”可誰勸他都不聽,早晨照常上班不誤。30多年如一日堅持按照上下班。讓他感動愧疚的是,老爸病危時,大姐對他說:“**,你借出車機會到農村捎點麥麩子,給老父親配藥方。”可是,由于單位事務繁忙,他竟把大姐的話忘得一干二凈。老爸病逝了,他泣不成聲。老爸含辛茹苦撫育他們的歷歷往事、老爸那慈祥而充滿希冀的面容,在他心中永不消逝。很多人為他算過一筆:32年,他比一般工人要多干10個年頭的活兒。
“咱是企業的主人,要當好主人,技術就得過得硬。”這是***經常發出的感慨。他刻苦鉆研技術,不少技術難關被他攻了下來。兩年前,汽車一隊清運的垃圾排放到距汽車一隊只有3公里的趙家溝,路途行駛十分方便、順暢。可是自2003年以來,按照市政府的要求,需要把清運的垃圾排放到距車隊40多公里外的**垃圾場。特別是讓人放心不下的是,去**垃圾場的路有很長一段在野外,如果清運車一旦壞到這里,那就很難及時搶修。同時,卸垃圾的地方路面坎坷,清運車經常發生故障,這給完成區政府提出的“當天產出的垃圾當天清運”的要求帶來很大的影響。隊長***想到***,“老*啊,你看能否研制一臺移動機車修理部,解決途中壞車及時搶修問題。”“隊長你放心,保證完成任務。”“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接受任務***與兩個修理工,只用20余天的時間,便研制出集補胎、修理、牽引、電焊、起重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汽車移動修理部。移動汽車修理部投入工作后,每天都應接不暇,有力地保證了清運車的正常運行。人們都贊揚說“***為咱車隊做了大貢獻。”
企業的發展在于技術上的不斷創新。汽車一隊使用的垃圾壓縮車輪胎大、底盤低,修車的人很難鉆車下操作。***又開始研究起解決的辦法來。幾天之后,他終于研制出一臺維修垃圾壓縮車的一臺手推修理車。用這臺手推修理車能將垃圾壓縮車輪胎螺絲和輪胎直接卸下來。這樣不僅解決了修車問題,而且還將原來兩個人干的活兒,變為一個人就能完成。車隊的人無不稱贊***的技術才能。
“困難面前,總能看到***。”這是***城管局局長、黨委書記**對他的評價。人們清楚地記得,在創建衛生城,迎接國檢的日子里,***做出的突出貢獻。那時,梁鴻義所在的大東區市政公司承擔的鋪路任務非常艱臣,就在緊張施工的節骨眼上,12噸壓路機變速箱發生故障。壓路是鋪路的關鍵,壓路機一刻也停不得。看到壓路機“趴窩”,人們心急如焚。要把這臺壓路機修好,按常規至少需要3天時間。可艱臣的任務等不得這么長的時間。困難時刻,老*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搶修任務。高度的事業心,總會迸發出超人的智慧,老*決定打破常規,采取了穿透螺絲固定法進行搶修。為克服水電焊割角度不夠的困難,他把焊槍葳成90度角,進行焊割。在操作過程中,為解決邊割邊“放炮”問題,老*就打一桶涼水,沾著涼水割。由于車底盤是好幾層鐵板堆成的,最多只能割一半。老*干脆鉆到車底部仰面朝天,從底部往上焊割,火花濺在他的臉上,燙出血泡。此時,他只有一個念頭,盡快把壓道機修好。他忍著劇烈的疼痛,一小時、兩小時……,四個小時過去了,他以驚人的毅力割透了全部螺絲,把壓道機修好也,看到壓道機又雄姿勃發地工作在嶄新的路面上,人們無不從心底深處折服***。
那是2004年深冬的一天早晨,一場鵝毛般的大雪鋪天蓋地般地降落在遼沈大地,渾河兩岸銀裝素裹,氣溫驟然下降到零下30度。夜幕降臨,天氣越發冷起來。這時,一個急促的電話響起來:“我叫***,我開的掃梨車壞在東北大馬路操作現場上,請貴修理部幫助修理,越快越好!”這時,時針已指向晚8:00時。接電話的修理部部長***很難為情地向***說明了情況。接到任務的***二話沒說,帶著修理工具冒著大雪急促地奔向東***。雪路上,留下了他一行深深的足跡。8:30時,只有半個小時,***便急促趕到東北大馬路,雪梨車司機李師傅感動得連連說:“真沒想到這么大雪天,來得這么快!”雪還是不停地下著,梁鴻義雙足踏在雪地里,迎著刺骨的寒風,直到晚上11:30時,才把雪梨車修好。***高興地駕駛著修好的雪梨車,完成除雪任務,保證了東北大馬路暢通無阻。
共產黨員要吃苦在前,困難時候沖上去。這是***的真實寫照。一次,正值春節前夕,**局市政公司的鍋爐爐排突然斷裂,如不及時維修,暖氣片就會全部凍裂,造成嚴懲損失。關鍵時刻**果斷決定停爐,把爐火扒出來。還沒等爐溫全部降下來,梁鴻義就鉆井爐里。由于爐排都是燕尾槽,一根咬著一根,已經燒死了,***使足了勁砸了幾下沒砸下來,他十分著急。鍋爐熱水散發出的熱氣,悶得喘不過氣來,他趴出來換了幾口氣,又鉆進爐內,往返十幾次,總算把斷裂的爐排一根根打了下來,焊上新的。***以驚人的毅力、高超的技術搶修好鍋爐,保證了春節期間的正常供暖,人們拍手稱快。
***不管到哪里,遇到什么險情,總是奮不顧身,豁出一切。一次,他出車行駛到長大線的文官屯路口處,見到一輛裝滿木材的八馬力四輪拖拉機的前左輪順著鐵軌方向卡在鐵軌與過路木板中間熄了火,如果不盡快開出路口,后果不堪設想。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險情一步一步地增加。司機和道口員萬分焦急。這時,***跑到這輛四輪拖拉機前,試了幾下,車還是打不著火,他索性抱著左車輪,一股急勁,硬是把左車輪拔了出來,扭個方向。當四輪拖拉機開出道口的一剎那,一列火車風馳電掣地駛過。
與***一起工作過的人都這樣評價他:“老*是個閑不住的人,他總覺得在單位干點什么,心里才踏實。”節假日,他總是到單位找點活干,從來不知道什么叫累。一連二十幾年的除夕之夜,他都要到單位轉一轉,直到下半夜才放心回家。大年初一,他總是搶著值班。領導實在過意不去,今年初一就沒有安排他值日,可是在初一那天,他還是來到單位看一看。
他創造著人生,創造著美好,創造著希望,創造著無私奉獻的輝煌。
***像一臺永不停息的運轉機,永無休止地向前運轉著。他旺盛的工作精力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感染著所有的人。誰家有困難,他總是去幫忙,三十多年來,他幫助別人修過的錄音機、洗衣機、電飯鍋等家用電器,不計其數。車隊青年徒工***思想一度產生波動,作為師傅的***經常對他講青年英雄故事,使小陸受到鼓舞,振奮精神,積極要求進步,向黨組織寫出入黨申請書。
***本色陶然,講究節儉。他每月工資1200元,維持3口之家,生活簡樸,從不奢侈。吃飯,他講究吃飽就行;穿衣,他講究潔凈就行;住房,他講究夠用就行。當組織上幾次問他有什么困難沒有,他問題回答說,“沒有、沒有,很好、很好。”人們情不自禁地說:“過去講老孟泰是從報紙看到的,而今天看到的是身邊活生生的老孟泰”。
青山巍巍,綠水漣漪。30多年來,***忠實地實踐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定理想信念,他先后被評為全國和省市勞動模范,獲得全國和省“五一”勞動獎章,當選為省第九屆、第十大人大代表。在榮譽面前,他從不自滿,始終用“忠誠”二字譜寫一曲曲動人的新時代的主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