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時間:2022-01-25 03:30:00

導語:先進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申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先進黨務工作者先進個人申報材料

經過10余年的鄉鎮工作磨礪,***同志鍛造了高度的政治理論水平和過硬的領導才能,積累了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在困難面前他從沒低過頭、認過輸,在原則面前不講情、不讓步,在工作中敢打敢拼,與農村基層和農民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工作中,***同志堅持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準則,盡其所能,傾其全力,發展農村經濟,維護群眾利益,在鎮村干部中樹立了很高的威信,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普遍好評。

堅持學習,增長才干

隨著鄉鎮工作職能的逐步轉變,對鄉鎮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適應這一要求,***同志認為,“學習增長才干,知識成就未來”。工作中,他始終把提高自身政治素質,拓寬知識視野為不懈努力的方向,利用中心組學習會、干部二、五學習日的機會,狠抓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鄭培民、牛玉儒等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特別是能夠堅持學習黨的建設的理論,刻苦學習現代經濟管理知識,積極吸收農村經濟發展和黨的建設新的理論成果和經驗,并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時間、擠時間堅持作學習筆記,摘抄黨建工作的新經驗、新做法,并緊密聯系農村基層實際,親自撰寫理論文章,提出了一些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觀點、新方法,使學到的知識和經驗用到了具體實踐,既武裝了頭腦、提高了素質,又振奮了精神、促進了工作。

狠抓落實,重點突破

工作能否取得實效,關鍵看干部,關鍵在落實。***同志認為,“黨建工作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緊盯目標確保人員到位,抓好責任落實”。年初,在各項工作全面鋪開前,他未雨綢繆,積極謀劃,將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結合起來,親自把關制定黨建工作安排,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并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對各領導小組成員定責任、下目標,明確了黨建工作的目標職責。為了確保黨建工作落到實處,***同志帶頭落實黨建工作聯系點制度,堅持下點指導,幫助查找問題,推廣工作經驗。同時,他帶領主管副書記、組織干事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各村、企業、學校檢查黨建工作,堅持對黨建工作一季度一督查、半年一考核,及時掌握黨建工作動態,并召開黨委專題會議,專題分析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下步工作重點,保證了黨建工作的常抓不懈。

加強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關鍵是建設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尤其是要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針對一些班子無活力、工作無生氣的問題,***同志認真研究,按照“兩推一選”的辦法,重新調整配備了水車、李營村黨支部書記,并在上游等村實行了干部交叉任職,選派鎮干部擔任黃套村黨支部書記,使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得到了加強。為了解決“有處活動”的問題,他多方聯系,籌集資金,新建了大路街、文昌、高灘村黨員活動室,并幫助河沿等村配備了電教設備等活動器材,使黨員活動得以正常開展。同時,***同志認為,“沒有集體經濟的發展,村級組織的物質基礎就不牢固,村干部的腰桿子就不硬”。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過程中,他堅持把“強村富民”作為基層組織建設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發揮優勢,選準發展方向,找準突破口,千方百計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使全鎮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達到88.87萬元。

廉潔自律,清白為官

一個黨員就是一個旗幟。工作中,***同志始終把“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作人、清清白白為官”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嚴格遵守廉潔自律的各項規章制度,勤政為民,廉潔奉公,嚴格自我要求,不該吃的不吃、不該拿的不拿、不該做的不做,特別是在企業競招標、項目建設等經濟活動中,他堅持原則,依法行政,按規定辦事,不伸手,不插足,保證了各項經濟活動的合法、公平進行。在小城鎮建設上,面對紛至沓來的各路供貨商的種種推銷手段,他不為所動,犧牲休息日帶干部到各地市場了解行情,回來后成立議標小組,公開競招標,選購材料,僅此一項就節約資金十幾萬元。同時,他狠抓黨委班子的廉政建設,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以自身的行動帶頭落實各項廉潔自律規定,強化了班子“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教育,對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發展經濟,造福百姓

沒有經濟的發展就沒有社會的全面進步。***同志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加快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己任,堅持“以工強鎮”戰略,帶頭抓招商、引項目,先后引進了崾峴子溝濕法煉銅實驗項目、福鑫鋼業年產10萬噸鑄鋼項目、寧夏惠特美公司年產5000噸金屬鎂生產項目和“鄉吧佬”雞蛋加工等項目,帶動了鎮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在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加快了集鎮建設,建成了1萬平方米的小康住宅樓和占地40畝的綜合貿易市場,有效提高了集鎮建設的整體水平。針對農業“短腿”的現象,***同志堅持把壓砂瓜產業作為山區群眾“拔窮根的工程”,因勢利導,加大幫扶,積極帶領山區群眾發展壓砂瓜產業,并在多方考察,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引導灌區村群眾發展牛產業,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在他的帶領和不懈努力下,20*年全鎮社會總產值達到52970萬元,鄉鎮企業產值達到465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257萬元。鎮黨委、政府在城區各鎮鄉年終考評中榮獲榜首,并被評為“五好鄉鎮黨委”、“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安全生產先進性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