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時間:2022-07-19 04:15:00

導語: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申報指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申報指南

一、總體要求

堅持求實創新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和市場導向原則,按照“系統設計、分步實施、重心前移、綜合考核、重點突破”的思路,強化源頭創新和引進消化再創新,強化優勢集成和扶優扶強,強化優勢產業發展和富民強縣,著力提高企業和產品核心競爭力,積極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

二、申報范圍

圍繞“新農村建設科技專項、院市合作科技專項、苧麻新品種選育和加工后整理科技專項、特色種養殖科技專項、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專項、高新技術產業化科技專項、提高減災防災能力科技專項”等重點科技專項行動計劃涉及的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重大技術改進、重點優勢資源開發、重大管理技術創新等,申報20*年市級科技計劃項目。

三、申報原則

1、自主創新原則。申報項目必須明晰知識產權歸屬,必須突出原始創新、引進和集成創新以及消化再創新主題,具有較強的創新性和先進性。

2、優勢集成原則。注重優勢院所、優勢專家、優勢企(事)業緊密聯合、協同攻關,優先支持院市科技合作項目。

3、產業化經營原則。強調科技攻關計劃成果或研究開發的配套技術,能在工農業生產上及時轉化和應用推廣。

4、富民強縣原則。突出“科技”含量、彰顯“富民”內涵、體現“強縣”張力,具有帶動與輻射作用。

5、項目績效原則。項目申報必須規范,計劃任務書必須完備,項目實施必須有技術方案,項目跨年度實施過程中必須有階段性總結,項目實施完畢必須結題驗收和出成果(通過市或縣一級鑒定驗收)。

四、實施年限

原則上按照20*-20*年跨年度進行設計,實行計劃項目中期評估、檢查和到期結題、驗收(鑒定)的動態管理模式。

五、申報內容或方向

1、新農村建設科技專項圍繞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農民科技培訓、星火科技扶貧和農村科技信息化五個方面,突出“三村建設”主題,強化產學研結合和可持續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依靠科技進步,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1)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科技園區科技能力建設,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示范、特色資源開發和主導產業培育。

2)農村科技服務體系。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依托的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探索農業科技專家大院、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等新模式。

3)新農民科技培訓。以提高農民科技致富能力為目標,以星火培訓基地和星火學校為依托,組織開展農村先進適用技術培訓、非農產業就業技能培訓、市場營銷知識培訓等。

4)星火科技扶貧。以3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主要對象,通過引進、轉化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農村先進適用技術,培育、壯大區域特色優勢產業,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5)農村科技信息化。基于“三電”(電腦、電話和廣播電視)的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示范,農村科技信息資源庫建設等。

6)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根據我市糧食作物主產區的氣候生態特點和生產條件,圍繞實現三個提高(單產、質量、效益)和五良配套(良壤、良種、良法、良制、良水),對糧食作物持續豐產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后減損增效技術攻關、技術集成轉化與大面積應用示范進行系統設計,為糧食作物主產區提供系統、成套、整體的技術模式。

2、院市科技合作科技專項以與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成都理工大學廣泛開展的院(校)市科技合作項目為主要支持對象,重點在優勢資源開發和環境治理等方面。

1)優質富硒茶無公害化、清潔化、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研究;提高產品安全衛生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到HACCP認證標準和國家QS標準;

2)鹽鹵及雜鹵石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研究與產業化發展;

3)泥石流、地震、洪水等災害的預報、預警和安全防范技術及裝備研究開發;

4)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技術設備研究開發及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技術研究開發;

5)油氣開發及附產物綜合利用相關技術研究。

3、苧麻新品種選育和加工后整理科技專項重點開展優質高產多抗苧麻新品種和優質高產雄性不育雜交苧麻新組合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苧麻優良不育材料的創造;特高支高產苧麻新品系選育;苧麻加工企業生物脫膠關鍵共性技術的開發與推廣。

1)*州苧麻加工企業生物脫膠關鍵共性技術開發與推廣;

2)優質高產多抗苧麻新品種和優質高產雄性不育雜交苧麻新組合選育及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4、制造業信息化科技專項積極開展*州市制造業信息化應用工程及省級重點城市網站建設;廣泛開展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制造、輔助工藝、產品數據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關系管理、財務管理以及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等信息技術的應用工作。

1)重點開展CRM在現代制藥業的應用示范,葉輪加工機床數控化改造;

2)三維CAD在橡膠制品、水泵、電纜設計上的應用示范;

3)基于生物、醫藥及農副產品深加工領域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等。

5、高新技術產業化科技專項

積極營造自主創新的環境,加強科技條件平臺建設。重點開展工程技術中心、省級制造業信息化重點城市公共平臺及省級技術中心的建設。

1)現代物流信息集成系統研發及應用;制造業信息化ASP平臺開發及應用;

2)生物酶技術、微生物工程技術在農副產品深加工中的應用;生物能源的開發及工業廢水高效處理生物技術的應用;

3)多功能的金屬或非金屬復合材料的開發;高效復合耐候材料的開發及應用;苧麻復合材料的開發。

6、特色種養殖科技專項研究*州中藥材資源種類、分布、貯藏量、生長環境和藥用價值;重點開展川產道地藥材品種選育研究。培育特色種養殖業,引進推廣質新品種,帶動區域經濟、拉動富民強縣。

1)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特色養殖,優質高產糧食物新品種選育、示范、推廣、能夠助農增收,提高經濟效益;

2)(*州)川產道地及優勢特色藥材的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和優良品種選育研究,GAP認證及商標、原產地保護申報等。

7、提高減災防災能力科技專項圍繞我市公共安全、生產安全、重大自然災害防范等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關鍵技術攻關與示范,要求突出重點,整合優勢,堅持自主創新,切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為公共安全、生產安全、重大自然災害防范等提供強有力的科學技術支撐。

1)公共安全的監測、預測、預報、預防和應急處理技術體系及集成研究;

2)應急救災救助及集成技術和設備研究開發;

3)社區安全防范系統關鍵技術產品的開發和研制;

4)煤礦生產安全預防措施及設備研究開發;

六、申報條件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優先支持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聯合申報。

2、申報單位必須有較強的研究開發能力,具備完成申報項目所需的設施、設備條件,并能保證配套所需資金。

3、申報單位歷年科技計劃項目實施情況良好、組織管理規范,財務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