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七一"優秀女黨員事跡材料

時間:2022-06-23 10:24:00

導語:迎"七一"優秀女黨員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她叫××*,生于1974年10月,中共黨員,1995年7月畢業于華北石油學校自動化儀表專業分配到××庫工作,從事過化驗、儀表、調度員工作,2001年9月起擔任××庫集輸隊技術員。她常說,一個人,可以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信仰;一個女人可以沒有美貌,卻不能沒有追求。正是憑著這種信念,她扎根油庫一線,用一串串默默奉獻的腳印、一項項在油田公司和分公司獲獎的技術成果,唱出一首油庫女黨員的進取之歌。

敬業,由始至終,書寫著無怨無悔的篇章

集輸隊是××庫人數最多,業務及技術最集中的小隊,作為集輸隊技術員,專業性、技術性都要非常強。有人說干技術工作苦、責任重,但她發現,她現在卻越來越深愛這項工作。她任技術員前從事的儀表工、調度等工作雖然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但真正面對整個集輸隊的集油、輸油、化驗、計量、培訓等工作時,她開始覺得自己的經驗微乎甚微。看著一臺臺轟鳴的油泵,象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的管線,上百個閥門,她感到陌生而膽怯。

“小王,3號泵啟不來怎么辦?”崗位工人打來電話著急地問。

“不清楚,我馬上幫你聯系隊長。”她囁嚅地回答。

“你不是新來的技術員嗎?”

一聲質問,讓她啞口無言,臉紅得把話筒都燙熱了。原創:她決心要從零開始,虛心向每一位師傅學習,一定要當個讓人心服的技術員。為了讓自己盡快熟悉工作,她每天到單位換上工服,就到崗位上,跟崗位上的老師傅,鉆地溝、爬大罐、走管線、看崗位員工啟停泵、倒流程、流程切換、發球等操作。有時為了記得牢,學得深刻,地溝一鉆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爬大罐、走管線一走就是一小天,回到辦公室,有時累的連腿都抬不起來。為了練好基本功,她更是下了狠勁兒。加法蘭墊子是集輸隊員工經常進行的一項實際操作。每個墊子有5毫米多厚,男同志用鐵剪鉸都特別費勁,可她一天要鉸20多個,手指上磨出了血泡,練好了這項基本功,剪起法蘭墊子又快又好。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知識,她先后學習了《油氣集輸》《油庫設計與管理》《石油計量技術》等十幾門油氣儲運專業的主要課程,為實際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2年7月,消防自控系統頻頻出現錯誤報警信號,嚴重影響消防系統的可靠運行,她多次向廠家打電話,詢問故障可能的原因,在廠家也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她和其他人員開始一根線一根線地盤查消防系統,檢查近千根線路,上下21米高的十萬立儲油罐十幾次,大家都累得腰酸腿軟,有人開始質疑,這樣查下去有意義嗎?但她不放棄,不動搖,細致檢查了7天,終于弄清楚是儲油罐上一根感溫電纜盒松動造成線路虛接所致,圓滿解決了問題。她細瘦的身材、不多的話語,解決問題時總是不疾不徐,卻帶著一種讓人信服的力量,憑著她的細心和恒心,她的技術知識從知之甚少很快到了積累甚豐,成了崗位工人都認可的技術骨干。

拼搏,從春到秋,澆灌出一叢科技之花

在技術員的眾多工作中,抓崗位工人技術培訓是她的重點工作之一。在抓培訓管理期間,她打破了以往出題考試的固定模式,創新培訓內容和方式,把安全培訓列為重中之重,在讓員工創新培訓觀念,并將培訓客體進行創新,開展一對一考核培訓。培訓方式的改變,不但增強了大家學習崗位知識的熱情,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得到增強。辛勤的汗水不白流,集輸隊2004年獲得分公司崗位大練兵第二名,2005年獲得分公司崗位大練兵第一名的好成績。在2005年分公司高級工人評聘中,有16名員工被評為分公司高級工人,一名員工由于技術素質過硬,被評為集團公司勞模。

員工技術素質提高了,她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幾年來,她對員工培訓不敢有絲毫懈怠,對自己的要求也沒有從沒放松過。2003年,針對污油缸離心管高低壓差不夠,沒有伴熱,夏季凝油不能用的問題,她產生了改造污油系統的設想。然而,設想變為現實需要有一個艱苦的過程。幾十張圖紙報廢了,重畫;幾十次試驗不成功,再來。她沒有氣餒,和有經驗的老師傅一起探討,到處查閱資料,20多個晝夜過去了,人更瘦了,眼窩也陷進去了,可那雙眼睛依然透著堅毅和執著……

在大家的努力下,輸油泵污油系統改造終于成功了,《輸油泵污油系統改造》項目當年獲得了油田公司技術革新成果獎三等獎,她的另一項成果《輸油泵機組高壓變頻調速節能技術應用》也在2003年獲分公司技術創新獎二等獎。一項項成果在她的汗水中誕生,2004年,她的《外輸工藝流程改造》項目獲油田公司技術革新成果獎三等獎,她撰寫的《集輸計量誤差因素及分析》發表在分公司2003年度技術研討科技工作會技術交流論文集上。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獲“巾幗建功”先進個人,2004年度被評為公司優秀員工。一個個榮譽印證了一名普通女工在技術創新路上邁出的堅實步伐,領導和同事們笑了。

奉獻,從前到后,始終將小我融大我

誰不愛自己的父母、兒女,誰又不想舒舒服服地工作,輕輕松松地生活。但在事業和家庭的天平上,她不知不覺地傾向了前者。

她家是外地的,愛人單位屬于生產單位,經常加班,孩子還小,她經常是忙完單位忙家里,還要為患心臟病的公公買藥,熬藥。去年,為了完善油庫的基礎資料,她連續加班41天,編制修訂了崗位管理手冊、崗位操作指南、崗位hse作業計劃指導書等29冊,為提高員工的操作水平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年初,油田公司要求編寫《地面工程技術檔案》,××庫作為分公司的試點,這艱巨的任務就落在了她的肩上。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她不得不加班加點的編寫,有一次趕上愛人值班,跟前沒有老人和親屬幫忙,她只能在兒子放學時把他接到單位,她在桌邊干活,他趴在凳子上寫作業。等她工作告一段落,一抬頭,才看見兒子蜷縮在椅子上睡著了。第二天,兒子一臉的茫然問她,原創:為什么天那么黑了,你還不下班呀?記不清有多少次,她忘記到托兒所接孩子,偌大的托兒所只剩下一個阿姨和淚流滿面兒子;記不清有多少次,她讓放學回家的孩子餓著肚子等她;記不清多少次,她把過多的家務活推給了忙碌一天的丈夫,看著他消瘦的背影她只能滿懷歉疚地忙自己的工作。

她說,幾年來取得的工作成績,是奮發努力,開拓進取的結果,也是單位各級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愛護、理解支持的結果,看著一天天發展的油庫,看著熟悉的儲罐和交錯的管線,她的生活和工作就仿佛注入了無窮的動力,這,就是新一代油庫女工的情懷,是默默耕耘、恪盡職守的赤誠,也是一首扎根崗位,實干奉獻的進取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