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媽媽先進事跡

時間:2022-07-15 10:36:00

導語:兵媽媽先進事跡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村,有一位熱愛國防、全力支持兒子安心服役的“兵媽媽”,她叫蔡艷麗。

蔡艷麗生于1963年,她少年時代就與人民軍隊結下綠色情緣。小時候,她最喜歡看《閃閃的紅星》、《英雄兒女》等電影,在她心目中,軍人是那么崇高,那么榮耀,她夢想成為一名女兵,但由于種種原因,她的夢想沒有實現。

去年,蔡艷麗的兒子朱昌威到了應征入伍的年齡,艷麗想讓昌威去當兵,希望在自己夢開始的地方有所收獲,但由于全家人對昌威從小就視為掌上明珠,不想讓他到部隊吃苦。蔡艷麗對家人說,當兵保國是每個人的義務,原創:不僅是孩子的義務,更是家長應當教育孩子的義務,做人不能只顧自己不顧國家。再說,青年人到部隊大熔爐里鍛煉鍛煉也是一件好事。蔡艷麗說服了家人,就領著兒子報了名。

蔡艷麗家中上有年邁的婆婆和自己的父母親,下有朱昌威和他的弟弟妹妹,丈夫經常外出干活,平時的家務和農活,昌威是媽媽的唯一幫手。兒子朱昌威參軍走時,心中放不下家中的事務,蔡艷麗安慰兒子:“不要擔心家里,放心去部隊吧,聽首長的話,當一個優秀的兵,為家中爭光。”兒子走啦,繁重的家務和農活都落在了艷麗的肩上,她起早貪黑,操持家務,侍奉老人,喂豬種田。逐漸的,人變得憔悴了。她由于勞累過度曾幾次暈倒,但她仍然硬掌著,自己有病都盡量不讓家人知道,更不讓兒子朱昌威知道。每次給兒子通電話,總是報平安,說家中一切都好,叮嚀兒子在部隊要勤奮學習,刻苦訓練,安心服役。

蔡艷麗愛自己的兒子,也愛兒子的戰友們。她給兒子寄去了錄音機和《愛海濤濤》、《當兵的人》等十幾盤磁帶,兒子和戰友們都非常愛聽、愛唱。春節到了,為了讓兒子和戰友們春節愉快,蔡艷麗給兒子寄去家鄉的土特產,花生、大棗等,讓兒子分給他的戰友們。朱昌威的戰友們吃著蔡艷麗寄去的土特產,心里想著在山東曹縣還有一位關心他們的兵媽媽,戰友們對昌威說:“什么時候讓我們也能見到咱媽媽?”

今年6月份,蔡艷麗的母親病逝了。母親病危期間,天天念叨著昌威的名字,因為昌威從小是老人抱大的,老人臨終前非常想見一見自己疼愛有加的小外甥。許多人見此情景,都勸蔡艷麗告訴兒子。蔡艷麗想:昌威從小住姥姥家,兒子對姥姥比對媽媽都親,若是昌威知道姥姥病危,肯定會影響他在部隊的學習和訓練。艷麗為了不讓兒子分心,決定不告知昌威姥姥病危的消息。面對老人的天天念叨,怎么辦?為了盡量滿足老人的愿望,艷麗找到了昌威的一位同學,讓他模仿昌威的聲音給老人通電話,向姥姥問好。當看到老人聽到“外甥”的電話,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的時候,蔡艷麗的眼里卻盈滿了淚水。直到母親病逝后,艷麗也沒把真相告訴兒子。她自己經常偷偷的流淚,由于過度悲痛嗓子都啞了,但她把傷心和痛苦深深的埋在了心中。

蔡艷麗雖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團結群眾,熱心幫助困難群眾、軍屬和退伍軍人,熱心公益事業,在村民中威信很高。因此,她被選為柳園村黨支部委員、柳園村婦女主任。蔡艷麗立足本職、努力工作,原創:不僅要強的支撐著家庭,而且對困難群眾也是傾力相助。村里有一名退伍軍人叫朱付儉,因媳婦有病,兒子有精神病,長期看病吃藥欠了一大堆債,生活十分困難。蔡艷麗經常去其家中看望,及時了解朱付儉的困難情況,幫助他做些農活或家務。平時給他送些米,送些面,春節時還包好餃子給朱付儉家送去。朱付儉家的房子由于年久失修,一下雨屋里就漏水,蔡艷麗得知后,每逢下雨就往朱付儉家跑,捎去塑料紙等物品,幫助堵漏遮雨。為了徹底解決房屋漏雨,蔡艷麗從家中拿出錢來送給朱恩儉,幫助修房,退伍軍人朱付儉感激地說:“艷麗呀!你家男人常不在家,兒子又去了部隊,你自家的活都夠你忙啦,還經常幫我干活,真是難為你啦”。蔡艷麗說:“你曾在部隊當過兵,為保衛國家做出過貢獻,現在你有困難,幫助你是應該的。”

蔡艷麗做為一名軍人的母親,她深知因兒子參軍家庭缺少人手困難。因此,她對村里的軍屬生活情況十分關心。本村參軍的朱昌偉,由于父母親身體不好家庭生活困難,蔡艷麗每年都給他家送米送面。為了幫助朱昌偉家脫貧致富,蔡艷麗看朱昌偉有個妹妹到了打工的年齡,就聯系縣勞務輸出部門,幫助朱昌偉的妹妹外出打工。昌偉的妹妹外出打工后家庭生活缺人手,蔡艷麗就組織鄉親們幫忙。有一次,朱昌偉的奶奶病了,蔡艷麗跑前跑后,幫助找車把昌偉的奶奶送到了醫院。當晚還在醫院親自伺候老人,熬了一天一夜,直到昌偉的奶奶轉危為安。后來朱昌偉的家人把此事告知了朱昌偉,昌偉非常感動,他寫信給蔡艷麗說:“本來,我對家中情況放心不下,現在得知你就象我的媽媽一樣對我家照顧的十分周到,我才得以安心,我誠摯的向您敬禮致謝。”

蔡艷麗熱心幫助別人,自己就沒有困難嗎?蔡艷麗家中的家務和農活絲毫不比別人輕,不比別人少,但她不怕困難,從不叫苦,再大的困難自己一人扛。她憑借自己勤勞的雙手,智慧的大腦,辛勤的勞動,把家中的事務和農活打理的有條不紊,家中生活逐步寬裕。蔡艷麗在小富后不忘帶領全村人致富。要想富,先修路,她帶領村民修好了本村與大路相通近3公里柏油路,改變了村民交通不便的現狀;她帶領村民抗旱,和村民一起打了五眼機井;她帶領村民搞養殖,全村養殖業收入一年內翻了一番。她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縣婦聯的重視,縣婦聯將勞務輸出工作交給了她,經她輸出的勞動力就有300余人。蔡艷麗出色的工作成績,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表彰和當地群眾的稱贊,曾被評選為縣“三八”婦女紅旗手、縣計劃生育先進工作者、縣人大代表。

蔡艷麗是一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勇于克服困難、無私奉獻的“兵媽媽”,正是這份無私和偉大的母愛,時刻激勵著朱昌威在部隊的健康成長。昌威雖到部隊時間不久,但由于他不怕吃苦,科學訓練,使他的訓練成績進步很快,在連隊比賽中榮獲前三名,受到了首長的表揚。昌威在給媽媽的電話中說到他一定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爭取優異成績報答家鄉,報答親人。蔡艷麗聽到了兒子的決心,看到了兒子的進步,她感到做為一名軍人的母親無比欣慰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