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先進事跡:一只高速旋轉的陀螺

時間:2022-12-04 02:29:00

導語:個人先進事跡:一只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記二炮工程學院教授王漢功

他,被譽為軍隊裝備維修界五大專家之一,曾3次受到江主席的親切接見。

他,知天命之年重新創業卻碩果頗豐:10年共取得26項科研成果,其中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一、二等獎8項;

他,像一只高速旋轉陀螺,分秒必爭地奔忙在教學和科研第一線。

他就是一等功臣、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二炮工程學院維修工程教研室教授王漢功。

1989年深秋,50歲的王漢功作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的選擇:離開耕耘了24載的發射瞄準專業,去組建導彈維修教研室。

然而,重新創業談何容易!橫亙在王漢功面前的,幾乎是一片學術沙漠,就連一本可用的教材都沒有。但王漢功認定,這是個極有生命力的新學科。那段時間,王漢功像著了魔似的,只要聽說哪里有關于維修理論方面的資料,就要想方設法搞到手。有一年暑假,王漢功聽說西安某大學要舉辦一期現代維修理論講座,便不顧痛風病正發作的疼痛折磨,拖著腫得像饅頭似的雙腳,堅持每天騎車20多公里趕去聽課。一次,在穿過一條鄉村小路時,迎面駛來一輛拖拉機,王漢功躲閃不及,連人帶車翻進了路邊的水溝……

為盡快培養出高素質人才,王漢功殫精竭慮,每天加班加點備課,盡可能地將最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他不僅注重育才,更注重育德,每當新生入學時,他都要給大家講一講怎樣正確對待人生、對待事業的話題;當他看到有的學員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一時迷失了方向時,他總是循循誘導,傾力相助。

1993年,王漢功憑著扎實的功底,爭取到了全軍“八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核條件下戰略導彈陣地保障系統”的課題。他向二炮首長立下軍令狀:用最短的時間,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任務。于是,王漢功邊教學邊開始了刻苦攻關。他先后走訪了10多個科研和情報單位,查閱了數百份技術資料,深入二炮部隊實地考察,與科研人員一起反復研究論證。那段日子里,他常常是出了課堂就進實驗室,幾乎每天都工作18個小時以上,尤其在攻關的關鍵時刻,幾乎是通宵達旦地干。實驗需要處理污水,王漢功就在水塘邊搭起了簡易棚。盛夏酷暑難當,水塘邊蚊蟲孳生,他和課題組的同志們光著脊梁,脖子上扎著涼毛巾挑燈夜戰……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使他患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疼得彎不下腰。領導和同事們都勸他歇一歇,可他卻總是說:“時間不等人啊!”

8月份,組織上安排家人陪他去青島療養,王漢功挺痛快地答應了。其實,他心中另有所想??攻關項目中有一件重要的設備,需在青島某廠生產樣品,他正好借此機會去親自“督陣”。

到了青島,王漢功便一頭扎進了生產車間。他住的療養院距工廠有20多公里,王漢功每天5點鐘起床出門,倒3次公共汽車,趕在工人們上班前就到了工廠門口。

1994年深秋,“核條件下戰略導彈陣地保障系統”在二炮某部驗收。數百名官兵與自己守護的“神劍”一起,在一座被群山環抱的全封閉“地宮”中,成功地頂住了敵方的“核襲擊”,并隨即將“神劍”送上太空,對敵方實施了遠程“核反擊”。“和平之盾”研制成功了!

1998年10月,“核條件下戰略導彈陣地保障系統”以其無可辯駁的創新性,特別是對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所具有的特殊價值,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鑒定,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面“和平之盾”的誕生,大大提高了二炮部隊的核反擊作戰能力,對捍衛國家安全具有特別重大的軍事和政治意義。

鑒于王漢功在國防科技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就,1999年,四總部聯合授予他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主席簽發通令,給他記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