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時間:2022-05-05 07:07:00

導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這是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中向全黨提出的根本性要求。這"四個堅定不移"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相成相輔,共同構成辨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并統一于發展中國特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是堅持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黨的全部理論與實踐表明,解放思想是我們黨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從理論創新上看,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解放思想是理論創新的先導。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種新理論、新觀念的產生,都是解放思想的結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都離不開思想的解放。回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產生與發展史,沒有解放思想,就沒有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也不會有科學發展觀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等一系列重要戰略思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每一步都與解放思想相伴隨。解放思想的關鍵是更新觀念。正是基于一次次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才使全黨的思想與時俱進,各族人民群眾觀念不斷提升,進而使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經濟社會不斷進步。我國新時期的實踐表明,改革開放需要和依靠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適應和促進改革開放,二者辯證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之中。解放思想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現實需要。因為這些戰略任務和目標是在面臨國際國內機遇與挑戰、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并存的條件下賦予的,客觀要求人們思想解放、觀念更新的保證。可以說作為中國發展前進的思想保證,解放思想,努力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是一個永恒的課題。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動力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作為社會進步和事業發展的動力因素,貫通于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全過程,沒有改革開放提供的強大動力,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不可能實現;它作為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的一次新的偉大革命,本身就包含著解放思想的要求,"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都要堅決沖破,一切束縛發展的做法和規定都要堅決改變,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都要堅決革除"的重要論斷,就是對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中解放思想要求的一種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除弊創新中自我完善和發展的事業,這就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必須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通過改革創新,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這一社會主義本質要求。29年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舉世矚目成就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

堅定不移地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持以人為本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統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與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相成輔,繼續解放思想與堅持改革創新相貫通,堅持社會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相結合,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與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相一致,開拓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思路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新境界,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貫穿其中的相互聯系、互為一體的"四個堅定不移",不僅表明我們黨在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基本規律上達到新的高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的一個重要成果,同時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強決心和堅定意志,毫不動搖地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使命。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成果指引下,必將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進一步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這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為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為之奮斗的目標,既充滿艱辛又催人奮進。這對于民族地區來說更是如此。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國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這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前,由于地理條件限制、發展基礎薄弱、市場開發條件差、自身發展能力弱等原因,民族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總書記告誡全黨,必須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認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增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堅定性,提高想問題、辦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事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不難看出,這里的"聚精會神"、"一心一意"、"始終堅持"、"毫不動搖"都是"四個堅定不移"重要內容和內在要求。"四個堅定不移"作為有機整體,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所在,是保持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根本所在。在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的征程中,做到其他"三個堅定不移"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們必須牢牢把握、自覺實踐"四個堅定不移",緊緊抓住并切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像新疆這樣的邊疆民族地區特別注意抓住并切實用好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寶貴機遇,切實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各族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