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公司總經理的事跡材料

時間:2022-05-19 09:49:00

導語:工業公司總經理的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公司總經理的事跡材料

*,現任*工藝品工業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兼衣衫廠廠長。幾年來她帶領衣衫廠380名干部職工艱苦努力、奮力拼搏,使衣衫廠走出低谷,闖過難關,以質量信譽贏得了廣大客戶的信賴,連續六年實現利潤過百萬,成為公司的創利大戶和市內同行業的佼佼者。

一、迎難而上,扭轉衣衫廠虧損局面。

*是在1996年10月份被公司任命擔任衣衫廠廠長的。當時衣衫行業對她來說一片陌生,再加之原衣衫廠沒有固定的客戶,生產形勢十分困難,一個只有100多人的小廠,年虧損達70多萬元,干部職工的心如一盤散沙。整整一個月,她吃不下飯,睡不好覺,丈夫不忍心看她一天天消瘦下去,勸她辭職別干了??墒窍騺硪獜姷?一想到組織的重托和領導的信任,想到公司投進的幾十萬元資產,換來的卻是虧損、虧損……,她再也沉不住氣了,干,她非要帶領大家干出個樣來看看。在年終的一次經理辦公會上,各位廠長逐個匯報新一年工作計劃,輪到衣衫廠時,她站起身響當當地說:97年衣衫廠要實現利潤50萬元。在場的同行驚訝了,總經理也為之一震。要知道,衣衫市場下滑,大多廠家對經營前景極不樂觀,不少行家認為:能避免虧損已屬奢求了,50萬?談何容易!但她認為:在風云變幻的市場競爭中,只要有信心,肯動腦筋,敢闖肯鉆,就一定能夠站住腳,取得好的效益。

二、嚴加管理,使企業走上正軌。

一個企業的興衰關鍵在管理,只要管理跟上去了,什么人間奇跡都能創造出來。她首先從抓領導班子入手,根據一班人的個性和特點,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要求班子成員在任職期間,都要樹立自我加壓,敢為人先,勇爭一流的精神。要求職工做到的事,班子成員首先做到;在利益面前要互敬互讓;在困難面前要你爭我搶;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大同存小異。在周經理的率先垂范下,班子成員個個出謀獻策,各抒己見,找出了一條適應衣衫廠發展的新路子。其次是正確選用人才,她本著“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原則,將一批有管理能力、技術過硬的年輕干部充實到管理隊伍中,先后有3名車間主任級干部和4名班長被調離管理崗位。將年過半百、工作經驗豐富的公司副總經理劉連臻同志聘為顧問,并經常虛心向他學習承攬業務的經驗。周經理的尊重、敬仰,換來了劉經理的一腔熱忱。他不顧自己年老體弱,主動要求帶領業務人員跑貨源,為衣衫廠的振興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三是嚴把質量關。衣衫廠的產品全部外銷國際市場,同行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深知產品暢銷不衰的關鍵在質量,只有質量好、牌子硬,才能拿到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因此,她始終把“質量第一”的宗旨牢牢貫穿在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她啟用懂技術會管理的同志任技術廠長后,在全體職工大會上明確宣布,質量獎罰,技術廠長可以先“斬”后“奏”。技術廠長根據自己多年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帶領技術組的全體同志,經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按客戶的生產批示書,一絲不茍地制作樣品,從單件樣品到成批生產一抓到底,不放過一個細小環節,從而使產品出口合格率達連續多年保持100%,贏得了客戶的信賴。

三、傾盡全力,使衣衫廠立于不敗之地。

為使衣衫廠在同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傾注了滿腔心血,她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她上任后承攬的第一個訂單是加工660件衣衫,那么小的一個數字,對于剛上任的她來說又是多么關鍵的數字。她深知這是客戶對她們的考驗,從來料到交貨,只有短短的5天時間。時間緊、壓力大。她視困難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親自同職工一起加班加點、熬通宵,終于提前兩天完成了生產任務,贏得了客戶的信賴,為衣衫廠找到了第一個屬于自己的客戶。當年在這個業務口岸承接合同386萬元,為衣衫廠扭虧為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還有一次,她出差三天,晚上剛踏進家門,就接到客戶的電話:由于威海雪大,原定的談判地點改在煙臺機場,并要求第二天早晨5點前帶樣品趕到。當時距客戶要求時間只有9個小時。為爭取到這個客戶,她又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廠子同技術人員一塊趕制樣品,做好樣品已是零晨1點。此時北風呼嘯、大雪飛舞,路上的積雪已達半尺厚,為不誤客戶的要求,拿到訂單,她同兩位副廠長跳上車就上路了,足足跑了3個小時,終于在客戶登機前把業務洽談好??蛻舾吲d地說:你們辦事效率真高!當場就簽訂了101萬元的合同。正是她這種工作起來不要命的勁頭感動了在廠每位職工,激發了他們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

四、固本強枝,使衣衫廠實現新的飛躍。

基于衣衫廠連續多年的良好業績,總公司在實現管理上主動傾斜,加大衣衫廠的技改投資。2001年擴建了衣衫生產大樓。*多方聯系、招兵買馬、擴展規模、提高能力,并于提出了“固本強枝”工程。即在保證廠內滿負荷生產的前提下,積極擴大外加工。目前新建的衣衫大樓,擁有各類設備300臺(套),職工380人,年加工能力200萬(套),分別比以前提高20%、26%、37%。在“本根”強固的基礎上,積極對外擴充,借水行舟,共發展30個廠外加工點,實現了“枝葉”繁茂。2002年,生產加工衣衫108萬件,完成銷售800萬元,實現利潤254萬元。

現在的衣衫廠,與96年*剛接手時的百人小廠已不可同日而語,無論講規模,還是比效益,該廠在*乃至威海都是榜上有名的,工藝品衣衫已實實在在地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