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的先進事跡材料(市)
時間:2022-06-23 04:51:00
導語:科技局的先進事跡材料(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簡歷:男,漢族,中共黨員。1961年12月出生,湖北荊州人;1979-1983年就讀武漢工程大學;1983-1986年云天化集團工作;1986-1991年*市彩釉磚廠工作;1991年-至今,*市煤氣公司工作。現任*市煤氣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職稱。研究方向為天然氣高效利用技術以及新能源開發。
主要社會職務:中山大學兼職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兼職研究員,*省青年科學家協會會員、*省科技咨詢專家、*省建設科技專家等、多個學術委員會委員、《天然氣工業》、《煤氣與熱力》、《*燃氣》期刊編委。
主要成果:
1.組織實施“應急(經濟)氣源”項目,為修改“國標”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豐富和拓展了燃氣學科理論,使得燃氣生產企業通過采用多氣源混配生產模式擴大產能,實現了跨步式發展。
2.在國內首次開展“高含氧量混合煤氣對低碳鋼型煤氣管道的腐蝕性能測試與研究”成果,成功應用于生產實際,產生良好效果,填補了一項國內空白。
3.研制出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拔頭油等液體輕烴低質高效利用技術,提高了資源的綜合利用化水平。
4.主持編制《*市天然氣置換實施方案》通過*市天然氣利用工程領導小組組織的專家評審會評審。并成功應用于*市天然氣置換。
5.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編制*省燃氣協會組織的《*省天然氣汽車推廣應用研究報告》,上報政府有關部門。
6.參與編制《*LNG站線項目下游天然氣供氣品質標準及對策》、《福建LNG冷能利用規劃》、《二甲醚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研究報告。
7.率先提出建立我國天然氣質量標準體系、全面規劃國家天然氣大管網聯通、統一全國天然氣熱值標準、研發高適配性燃具產品等前瞻性主張,引起燃氣及能源工程領域的廣泛關注。
近五年來,作為第一完成人取得3項*省、*市科技成果,取得8項國家技術發明專利,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48篇,其中核心刊物36篇。EI收錄5篇。連續四年榮獲省、市科學技術獎勵。主持完成的科技項目實施以及專利技術的轉化,在為企業創造出上億元經濟效益的同時,還實現了消滅煉油廠空中“火炬”而避免能源浪費和大氣污染、減少二氧化硫和污水等污染物排放、解決氣源裝置產能不足矛盾、促進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等目標,環保及社會效益顯著,為*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所獲主要獎項:
1、1989年度*市青年發明一等獎,獨立完成(彩釉磚生產線煤氣節能系統)
2、2002年度*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應急(經濟)氣源)
3、2003年度*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應急(經濟)氣源)
4、2004年度*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拔頭油替代液化石油氣生產城鎮燃氣)
5、2005年度*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 上一篇:優秀青年志愿者的事跡材料
- 下一篇: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