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黨員的事跡材料
時間:2022-06-30 04:03:00
導語:支部黨員的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今,走進新房錯落有致、道路整潔的福橋村,讓人感受到的是一派村民安居樂業(y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是什么原因使昔日的貧困村變成富裕的新農村,福橋村的群眾都說:“這是因為有一個好的村黨支部帶領我們探索出一條發(fā)家致富的新路子。”
曾幾何時,面對有限的土地和惡劣的自然條件,建水縣面甸鎮(zhèn)福橋村的村民們發(fā)了愁。村黨支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得到洋蔥具有多種保健功能、種植洋蔥可以致富的信息后,黨員們開始帶動村民學種洋蔥。可是由于信息不靈,栽種技術差,村民種出的洋蔥品質低,根本沒有市場競爭力。村黨支部認真總結了種植洋蔥失敗的經驗后,黨員們帶頭從學習技術、引進新品種入手,積極研究洋蔥的生產、銷售等重要環(huán)節(jié),終于闖出了一條洋蔥富民之路。現在,洋蔥已經成為福橋村的一項重要產業(yè),產值達160余萬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福橋村黨支部意識到,僅僅依靠洋蔥的收入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致富需求。對村情進行了認真分析后,1998年,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做了一件常人不敢想的事。他們在石頭縫中挖坑,然后肩挑手提從其他地方運來土栽種柑橘、臍橙,創(chuàng)下了“石頭山刨金蛋”的佳話,創(chuàng)造了“自強不息、敢想敢為、自力更生”的福橋精神。如今,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全村的經濟林果已達500多畝,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綠裝,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每年為農民增收70多萬元。
富而思進,黨的*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之后,福橋村黨支部想,僅僅依靠洋蔥和經濟林果還不能全面實現小康。在黨員的帶動下,福橋村又因地制宜,搞起了生豬養(yǎng)殖。20*年,福橋村出欄生豬2000多頭,年人均出欄生豬4頭,平均每頭1200元,總產值達24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生豬養(yǎng)殖示范村。
黨員通過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村民走上了富裕路。20*年,福橋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696元,高于全鎮(zhèn)平均水平350元。
生活逐漸富裕起來的福橋人又開始謀求生活方式的轉變。過去,村里全是土路,晴天風吹塵土飛,雨季出門滿身泥。福橋人從村容村貌的改變開始,追求起了嶄新的生活。20*年5月,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從漾田至福橋的2.1公里及福橋村內1.8公里的水泥路建設完工。同時,為了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福橋村還建起了“三配套”沼氣池114口,大部分村民過上了生火不冒煙,做飯不燒柴的日子。
福橋村村風文明,多年來村民遠離黃、賭、毒,無打架斗毆事件,互幫互助成了村民的自覺行為。村民溫躍輝介紹說,村后桔子、臍橙地里的棚子,沒有一間是用來看守水果的;家家戶戶都忙抓收入,鄰里相處和睦,整個村子就像一個大家庭。
如今福橋村有汽車9輛、摩托車60多輛;固定電話近60部、移動電話70余部,電視機125臺,電視普及率93%,村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福橋村也逐漸成為風尚好、農民富、村莊美的小康示范村。
- 上一篇:科技致富引路人事跡材料
- 下一篇:電子表水文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