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師支農事跡材料

時間:2022-01-25 02:12:00

導語:退休教師支農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退休教師支農事跡材料

在*縣*鄉*村*屯,人們在茶余飯后談論最多的莫過退休干部*老師,所說的不是他在教育戰線工作的四十年,而是退休回家后在指導、幫助鄉親們致富做出的感人事跡,每一件事都印證著一個退休干部退休不退色的光輝形象。

*,今年62歲,2003年由*中學退休后,回到家所在地*村*屯,看到鄉親們由于缺乏農科知識,廣種薄收,效益非常不好,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設法幫助鄉親們科學致富。于是,他買來農科書籍,通過廣播、電視收集資料,專心研究,遇到不懂的就去請教專業人員,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馬老師就由一個教師變成了“農業技師”。幾年來,馬老師在屯子里辦科技培訓班六期,200多人次參加學習;鄉親們在科學種田方面有疑難問題,他就指導到田間、家中,幫助全屯科學的調整了產業結構,農業生產連年增產增收,贏得了鄉親們的一致稱贊。

村民潘海軍每年在承包田里種的清一色是玉米,雖然增產了但沒有增收,去年他在*老師的幫助下栽植了7畝干椒,從栽秧到采摘,從施肥到田間管理,都留下了馬老師的辛苦與汗水;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年潘海軍的干椒收入一萬一千多元,畝均收入一千五百余元;嘗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潘海軍今年又擴大干椒栽植面積15畝,力爭年收入達到三萬元。在馬老師的指導下,現在*屯干椒種殖戶已有6戶,面積50余畝,已成為*屯的品牌農業。

鄰居張久祥,養羊多年,由于缺乏養殖技術,效益一直不好,尤其是在羊病的預防、治療和越冬管理上始終是讓他頭痛的煩心事,每年都有成羊病死和羊羔成活率低的現象,給他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馬老師聽說后就主動上門傳授技術,為他講解羊病的預防、治療和羊羔的飼養與管理,僅僅兩年的時間,張久祥飼養的羊由30只發展到80只,2007年出欄45只,獲利1.5萬元,今年預計收入能達到2.1萬元。看到自己的收獲,張久祥逢人就說:“多虧馬老師的指導,我才能有這么好的收益!”

村民楊有林承包土地60畝,每年大田玉米廣種不增收,馬老師知道后親自到田間指導耕作,把原來的粗放型耕作方法改為科學的打壟種植、根據土質合理施肥,并適時指導田間管理,使楊有林60畝地當年畝產量由過去的700多斤增長到1150斤,收獲的季節,楊有林看著堆積如山的玉米激動地說:“我種地幾十年,從沒有這么好的收成,真的要好好謝謝馬老師啊!”然而,當人們一提起感激的話,馬老師總是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幾年來,馬老師就是這樣,在全屯種養殖業上實實在在的為鄉親們做了不少好事,他有自己的打算,那就是:“鄉親們信得過我,我就全心全意的為鄉親們做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