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抗旱先進個人匯報材料
時間:2022-08-16 09:21:00
導語:黨員抗旱先進個人匯報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從去年開始,**縣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連續的干旱,造成全縣大面積缺水,群眾人畜飲水十分困難。**同志作為**縣水務局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副局長,他身先士卒,恪盡職守,在局黨政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堅決貫徹執行縣委、縣人民政府有關抗旱救災保民生促春耕工作決定,團結和帶領水務系統干部職工戰高溫,斗酷暑,幫助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開展抗旱救災,千方百計地保障缺水群眾人畜飲水,確保全縣抗旱救災工作的順利開展。**同志在抗旱救災工作中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充分體現了一個黨員領導干部在危難時刻沖鋒在前、敢于擔責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抓降雨監測,全力做好庫塘挖掘潛力增蓄工作
其時,從去年入春以來,**縣范圍內降雨比往年明顯減少,大部分地區呈現出降雨少、汛期短、蓄水少、氣溫高等旱情特點,特別是10月以來,持續出現極為罕見的干旱少雨天氣,全縣平均降雨量僅有6.7毫米,縣境內降雨量創有觀測紀錄以來最低值。**同志結合雨季提前結束、降雨嚴重偏少的實際,積極主動請示匯報干旱情況,在確保中、小型等蓄水工程安全運行的前提下,于10月上旬采取及時下閘蓄水、維修外流域引水渠等措施,不斷挖潛蓄水能力,爭取投入增蓄資金35萬元,帶領水務系統的干部職工經過100多天的努力,全縣庫塘蓄水量由9月中旬的5458萬m3增至12月底的6969萬m3,增加了1511萬m3,僅小河尾水庫和白格龍水庫就增蓄了58萬m3,超州防辦下達的蓄水任務969萬m3,為抗旱保人飲提供了水源保障。
二、抓水源工程,確保人飲和灌溉工程發揮最大效益
針對持續發展旱情態勢,**同志始終把加快抗旱應急水利工程建設、查找人畜飲水備用水源、健全組織機構作為工作重點,全力做好抗旱保人飲工作。10月12日至17日,帶領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配合鄉鎮黨委、政府開展水源水量情況調查,全面尋找人畜飲水備用水源,全縣共查找第一備用水源點17個,為編制供用水計劃和抗旱應急預案作收集整理數據準備。12月15日,按照水務部門的職能職責及時調整充實了以水務局局長為組長、局機關8個股室和下屬5個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水務局抗旱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了工程管理、災情調查、供用水秩序維護、督查、后勤保障5個工作組和面上機動應急、鄉鎮供水、水河尾片區、**水庫4個抗旱設備搶修組,領導小組人員按照實施方案和抗旱救災制度全面開展抗旱救災工作。截至目前,在秉烈鄉、喜古鄉等7個鄉鎮的46個自然村新建了397口人飲小水窖和27件66.6km管引工程,修復了水毀水利工程122件,修復供水管道8km,完成了32件水利工程的疏通歲修,黃龍壩片區中低產農田改造工作已近尾聲,為抗旱保人飲、服務用水和農業生產提供水利保障。
三、抓方案制定,積極主動應對旱情災情
針對繼續擴大的旱情旱災,為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州抗旱救災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同志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局黨政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再次組織18名專業技術人員,于2010年1月19日至28日包鄉、逐村、逐戶開展水量、缺水人口等旱情信息調查工作,配合各鄉鎮到人畜飲水最困難的集鎮、村寨就近地區查找第二備用水源點,幫助和指導群眾開展抗旱救災工作,通過調查摸底,全面掌握了全縣的“水家底”。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結合縣情鄉情村情,組織人員力量擬定了《**縣縣、鄉、村抗旱應急供水方案》、《**縣2010年上半年供用水情況分析報告》、《**縣2010年抗旱應急預案》、《**縣2010年重大級(ⅱ級)抗旱應急響應實施方案》等工作措施,為縣委、政府有效開展抗旱救災工作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四、抓措施落實,全力打好抗旱救災攻堅戰
針對越來越嚴重的旱情,**同志積極主動向縣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和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請示匯報旱情災情,通過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分析會商,2月2日,縣委、縣政府組織召開全縣抗旱救災工作緊急會議,進一步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及時啟動了《**縣2010年重大級(ⅱ級)抗旱救災應急響應實施方案》,依據旱情發展實際情況,2月24日將抗旱應急響應從重大級(ⅱ級)提升為特別重大級(i級),從明確職責、會商研究、行動部署、應急保障等方面對全縣抗旱工作作了周密安排。縣水務局積極響應縣委、縣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啟動了旱情旱災一日一報制,開通了供水熱線電話,派出抗旱應急搶修隊的3個搶修組,分撲德厚、馬塘、紅甸、等15個鄉鎮對供水設備、管道進行搶修維護,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到各工程水源點加強水源管理,組織擬定了《**縣抗旱保人飲工作方案》及骨干工程的供用水計劃,對缺水的集鎮和村寨進行合理分配,實行限時限量供水,把有限的蓄水用在刀刃上,要求小(一)型以上水庫,沒有防汛辦的批準,不得隨意放水保苗和進行工業生產。公務員之家:
截至2010年4月,全縣共投入抗旱人數22.4萬余人次,投入機動抗旱設備1.32萬臺套、機動運水車輛1.09萬輛,拉運水45萬m3;投入抗旱資金2748.78萬元,其中:中央撥款50萬元,省級財政撥款140萬元,州級10萬元,縣級財政專款130萬元、上級民政救災資金329萬元、全縣黨員干部職工捐款173.86萬元、15個工作組及掛鉤單位整合資金81.7萬元,群眾自籌1834.22萬元;實現人均日供水保證30升,抗旱澆灌面積21.5萬畝,臨時解決人畜飲水困難16.69萬人和9.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整個抗旱救災工作正緊張有序開展。
- 上一篇:區人口計生委上半年紀檢監察總結
- 下一篇:電力職工培訓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