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女工優秀事跡材料

時間:2022-03-13 09:34:00

導語:鋼鐵企業女工優秀事跡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鋼鐵企業女工優秀事跡材料

今年46歲,1981年9月被招工到安徽公司,成為一名農民合同工,從事鋼筋工工作,1989年至今一干就是二十年。企業機構改革后,她正式成為一名農民工。是安徽公司華力勞務公司鋼筋班班長,多次帶領班組在國家省市重點工程上為企業建功立業創造佳績,多次被上級單位評為模范班組稱號,她本人獲省得“五一”勞動獎章,安徽集團勞動模范,企業先進生產者等榮譽稱號。

一、從農民工到工地多面手,巾幗不讓須眉

一線項目工地的工作以“苦、臟、累”為主要特點,人員的流動性也非常大,工作和生活的條件十分艱苦,往往許多男工友對繁重的工作都感到吃不消,而作為一位農民女工卻勇于挑戰困難,干工作拼命,對困難不低頭,上演了“巾幗不讓須眉”的故事。最自豪的是當上鋼筋工班班長那陣子,她所在的安徽三處,在定遠縣建大型的高速停留站,斜屋面需求鋼筋量大,當時找的鋼筋班,幾十人干不了多少活,影響工程進度。公司只有把最好的鋼筋班調去,十幾個女的,五個男的。甲方一看來的大都是女工,都是“娘子軍”,來干男人都干不下來的活,立即要項目經理換人,項目經理說:“一天干下來就知道了”。所有鋼筋都要扛,抬的抬、扛的扛,幫忙的幫忙,一下午就扛50多噸下來。真不一樣,甲方非常高興的來工地看,都不住點頭:“這些女工真能干,是從那里找來的?”

她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女鐵人”,從一個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民工,在工地不斷的實踐中,通過自學成長為能精通圖紙,會管理,組織指揮能力強,對鋼筋工的制作、綁扎、焊接等各道工序熟悉了解,操作起來得心應手的多面手。由于當初她能把活干得速度快質量好,很快名聲鵲起,在公司各個工程項目部的名氣大起來,在安徽公司承接的100多個工程項目部,她變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連外地的上海、北京、大連公司都點名搶著要她去征戰支援。自最初帶領十幾個人的鋼筋工班到發展成高峰時達二百余人的大鋼筋班,班組現有3臺切斷機、3臺彎曲機、2臺閃光焊機等設備,參與了濱湖新區、省氣象局多普勒雷達塔樓、昌河大廈、定遠高速、省環保局等上百個工程的施工任務,干了不少在地區有影響、有代表性的魯班獎工程、黃山杯工程和省、部級優良工程。

二、苦干巧干拼命干,工地上的女鐵人

只要她答應項目的任務,都會憑著實力和信譽度,干得十分出色。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由于“家天下”工程前期基礎已挖好,塔吊無法及時安裝,為了保證工期,4個基礎1500多噸的鋼筋都要人工去扛。由于工作量大,有的工人肩膀上都扛腫了,地下室濕氣大,腳來回的走,大都磨破了,把地上撒上木屑,給每人發放一雙布鞋。從4月23日進場,到5月21日一層頂結束,圓滿完成任務,受到甲方和項目的好評,甲方又把“家天下”2萬多的車庫讓她干。去年夏季,在省城市大建設中,望湖城八標段工地正趕上工程上主體部分,需求大批的鋼筋制品,由于鋼筋工序跟不上,各道施工工序都不能跟進,這時項目部多名同志急得找,她答應人家的事,就是實在忙不過來,干不了的活,她也會熱情介紹其他的華力勞務公司班組,解決人家的困難,立即從幾個工地抽調組織了80余人的隊伍趕到現場,從配料、綁扎、焊接等入手,樣樣都是自己帶頭干。在夏日高溫下,軋機每個工作日產量是10噸,她就安排班組分成二班日夜工作,ф8、ф10材料上機時,男同志都嫌力氣不夠,作為一個女同志難度是可想而知的,面對壓力,沒有什么抱怨的,她堅持每天早上5點多就到工地上,總是第一個開啟機器,為確保任務,她把班組分成兩班:自己一班5點到14點;另一班14至23點,在工作中幾乎沒有休息天,再高強度的工作她從不叫苦叫累,正是憑著多年的經驗和對工藝的嚴格把握,帶領著班組職工出滿勤、干滿點,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現在市場勞動力緊張,鋼筋工更缺,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她組織組員每天早上班,晚下班,有時太忙了,就實行三班制,在工地上吃住,她注重挑選了部分技術好、身體壯、責任心強的組員,每天加班加點。她每天要核對圖紙,查驗每道工序質量,還要安排好組員的生活等。同時,注重開展勞動競賽,進行工程會戰,天氣太熱,工作量又大,平時被鋼筋扎破手,包扎一下就又投入工作了,一次超負荷工作的她患了重感冒,爬不起來,項目部要求她休息,她說不能休息,事情既然干了就一定要干好。組員們勸她休息,而她還是每天到現場和他們一道干活。在這一段搶工期施工中,全班人員在她的感召下,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戰高溫、保工期,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奮戰,格蘭云天項目終于保質、保量、安全、按時完成任務。項目部要給予嘉獎,她卻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三、創造和諧人文環境,做一個高尚農民工

項目部爭著要她去干活,不光是質量、工期問題,節約材料也是一個重要方面。今年年初在環保局辦公大樓鋼筋用量大,光地下室就需要1000多噸,如果不把好節約材料關,成本損失可想而知。“我在單位干這么多年,看到有的工程浪費材料真是心疼。”這是常說的一句話。嚴格按圖紙要求下料、配料,根據工程需要,做到大料大用、小料小用、邊角料合理利用。她每天堅持查看料單,嚴把節約關,防止材料浪費。大樓工程由開工到竣工沒有發生一起浪費鋼筋的現象,一下節約了材料就有3萬多元,在國家倡導的節能減排中,她在默默的發揮光和熱。

她注重自身的人品、道德和組員的和諧關系與凝聚力,積極帶領班組人員學習《勞動合同法》,開展業務培訓和企業文化理念的宣傳,提高班組人員的業務素質,做好思想和宣傳工作,關心職工困難,在農民工兄弟姐妹收入不多的情況下,還拿出有限的錢,為特困職工送去慰問金,還發動大家為災區二次捐款,班組有的農民工家庭有困難,為困難職工救濟。同時,在班組分配上是公開的,每月干多少活,得多少錢,她心里有數,保證每月工資發到組員手中,從沒有不給農民工工錢,那怕是臨時工,一次,一個工程墊資較多,資金一下周轉不過來,她就自己拿錢墊上。平時對大家多關心,多幫助,用心去團結大家。不論哪家有事,哪位組員有困難,她都親自過問幫助,她真誠地說:“只有你用真心真情對待他們,不虧待他們,他們才會真心真意跟你干”。班組有的夫妻發生了摩擦,有的人吵架,她就到宿舍區里勸:“日子好過了,還吵干什么。”,“你們要給我面子,先去把班上了。”經過一勸,吵架鬧氣的少了,工作學習的風氣濃了。有一次在工地上,看到一個人在架子上干活時站不穩,太危險了,她憑經驗感到是高血壓病犯了,一下把那人抱住,沒讓他倒下去。后來又陪著他一夜做手術。由于保護好,送去及時,才使那人搶救過來,她還為那位工人墊了治病的錢。

由于在安徽干了多年,對企業有了感情,尤其是對企業的各項規范管理制度要求較為適應,她成為一名出色女農民工勞動模范后,有不少單位誠邀她加入,有的開出很高的條件,讓她干管理工作和很高的薪水待遇。她沒有離開安徽,而是選擇了繼續留在干鋼筋工。她常說:“我是一名農民工,要用一顆火熱的心和一雙勤勞的雙手,把城市建設得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