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工業區典型材料
時間:2022-12-07 02:50:49
導語:全縣工業區典型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縣工業園區緊緊圍繞“主攻項目、做大總量、加快集聚”發展戰略,以重點產業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平臺建設,一手抓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具體舉措有:
1、優化園區主導產業,打造特色產業板塊。
一是明確產業定位。根據全縣產業現狀及趨勢,將原有的“八大產業”,整合為“123”產業,即鹽鹵藥化一大支柱、箱包皮具、玻璃燈飾兩大特色,機械機電、糧油食品、建材包裝三大集群。同時將五個相對應的產業發展促進辦公室(除糧油食品外)調整為縣政府正科級直屬部門。二是嚴格產業布局。以縣城為中心,將工業園區劃分為“三區”,形成“一園三區六大產業”的發展格局。“一園”即工業園,“三區”即城南工業區、城北工業區和河西工業區。根據“錯位發展、科學部局”的原則,“三區”中分別布局了六個產業板塊。三是強化產業招商。專門成立六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分別由縣領導領銜,相關鄉鎮及部門為捆綁單位,同時給每個產業辦及捆綁單位下達年度招商引資任務,形成了“一個產業、一名縣領導,一個產業促進辦、一批捆綁單位”的產業招商機制。2011年共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24個,其中超億元項目9個。工業園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22億元,成為全市5個百億園區之一,六大產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13億元,占園區總量的92.6%,產業集聚成效顯著。
2、加快平臺建設,提高園區承載能力。
一是打造精品“園中園”。大力推進機電產業園建設,為企業發展搭建孵化基地,目前,已完成廠房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閩清工業園已開工建設,進展迅速。二是創建省級生態工業園。2011年,我縣工業園區申報省級生態工業園試點單位工作已通過省級專家驗收,并成為全省首批,市準一列入生態工業園綠化提升7個試點園區之一。三是完善產業基地建設。2011年,園區基礎設施投入4.6億元,以道路網架為主的平臺建設日臻完善,在全市“走兩區、看變化”評比中榮獲第一名。鹽化城建設初具規模,箱包皮具產業園20家企業開工建設;玻璃燈飾交易市場建成面積7.8萬平方米;糧油食品產業基地得到完善,贛中綠化糧油食品工業城被列為國家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獲得“全國食品強縣”和省級特色產業基在榮譽;玻璃燈飾產業獲世界照明行業品牌評選委員會頒發的“最佳投資環境縣”稱號。四是嚴格項目準入,規范企業建設。明確各產業項目準入條件,把土地供應量與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建筑密度、容積率、畝均稅收貢獻率等硬性指標掛鉤,凡不符合條件的園區不予供地。
3、優化發展要素,提升園區服務保障力。
一是強化園區企業融資服務。充分發揮縣中小企業擔保公司、鹽化城開發有限公司等現有融資平臺作用,以小資金撬動大融資;積極引進贛洲、九江等外埠銀行在設立分行,同時成立了一家民營小額貸款公司,等等。據統計,2011年共爭取貸款12億元。二是狠抓企業招工培訓。整合各類政策性培訓資金,充分發揮教育培訓中心的作用,為企業免費技能培訓。積極抓好企業招工招聘工作,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對縣所有勞動力務工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并建立勞動力檔案管理庫,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招聘工作。三是破解用地難題。今年我縣11個項目列入了省重大項目調度,爭取用地指標894畝;同時大力實施土地增減掛鉤工程,爭取用地指標5000畝;另外積極盤活現在存量土地,嚴格控制增量土地,2011年共盤活閑置土地201.3畝。
- 上一篇:檔案局示范縣活動方案
- 下一篇:工業綠化提升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