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個人簡歷九大標準

時間:2022-04-29 06:48:00

導語:制作個人簡歷九大標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行業作風建設是促進道路運輸隊伍建設,提高運政管理水平,強化行業優質服務的關鍵環節,也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創建行業文明誠信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運、依法行政,努力實現道路運輸業跨越式發展的客觀要求。因此**市運管處新的領導班子自組建以來始終把加強領導班子和黨風廉政建設、隊伍教育整頓和行風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在抓學習、更新干部職工思想觀念,抓紀律、轉變工作作風,抓隊伍、增強干部職工素質,抓制度、提高辦事效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并通過學習教育,提高認識,建章立制,明確責任,考勤評議,標本兼治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領導班子和黨風廉政建設,樹立了行業新風尚,推動了全市道路運輸業健康有序的快速發展。

筆者認為,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好的作風凝聚人心、造就無堅不摧的戰斗力。要堅持不懈地保持和發揚雷厲風行、令行禁止、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還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領導率先垂范,狠抓工作落實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抓作風首先要強化領導,統一思想,形成共識,才能確保作風建設工作穩妥進行。只有領導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敢抓敢管,才能形成良好的實干作風,從而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干好、干實各項工作。領導干部要始終明確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緊迫性,把抓落實貫穿于作風建設的始終,樹立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破除只圖虛名、不求實效的不良作風;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精神,破除實喊虛抓、急功近利的錯誤思想;樹立憂患意識,時刻警醒,不斷加壓,防止動力缺失和精神懈怠。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的精神風貌;保持奮發有為、敢為人先、樂于奉獻的精神狀態;保持面對困難有戰勝困難的勇氣,面對問題有解決問題的決心,面對挑戰有迎接挑戰的氣概。時時刻刻做到思想上有新進步,作風上有新要求,工作上有新突破,充分發揮班子的帶頭和主導作用,用自己的能力、品德、才學、水平和人格魅力去影響人、團結人,帶領全市運政管理人員為構建和諧社會和實現道路運輸業新的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斗。

二、堅持不懈學習,注重提高素質

加強隊伍作風建設,主要是解決隊伍的理想、信念、素質及隊伍建設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戰斗力等整體功能的問題,作風建設的狀況決定運政事業的興衰。因此,作風建設最主要、最緊迫的是要加強干部職工的學習,堅持學中干、干中學、活到老、學到老。要以學立德,提高境界,學有所悟,學有所得,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的強大思想武器,把“八個為榮、八個為恥”作為價值取向和評判標準,作為提高隊伍作風建設的根本途徑,努力培養“熱愛祖國、服務人民、崇尚科學、辛勤工作、團結互助、誠實守信、遵紀守法、艱苦奮斗、奉獻社會”的良好品德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運管新人。一是要學以致用,開闊眼界。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知識更新日益加快,如果不學或少學,勢必會出現“知識折舊,能力弱化”等現象。因此,作為運政管理者,不但要做新知識的接受者,更要做新知識的傳播者,以活躍思想、啟迪思維、激發靈感,要善于借鑒外地的經驗,別人的觀點,點燃自己頭腦中的智慧火花,從而促進知識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作風建設。二是在學習內容、方法、形式等方面選準突破口,抓住關鍵點,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所跨越,積極適應時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探索新形勢下爭先創優工作的新方式,努力營造先進更先進,后進趕先進,人人爭先進的工作氛圍。三是要采取多種方式積極開展以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全體干部職工參加創建活動的自覺性;開展以優美環境、優質服務、優良秩序、優化管理為重點內容的創建活動,以“三學一創”活動為載體,把創建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努力提高干部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四是要積極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增強時不我待的機遇意識、不進則退的憂患意識、發奮圖強的責任意識,敢于打破陳規陋習,沖破條條框框,把本單位的實際同上級的決策結合起來,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敢于干前人之未干,謀前人之未謀,以探險家的勇氣、拓荒者的精神,干出自己的新舉措,創出自己的新經驗,開創道路運輸業發展的新局面。

三、不斷完善制度,強化管理措施

健全管理機制,規范管理辦法,嚴格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只有加強制度建設,健全監督機制,才能有效地遏制不良行為的發生。要建立健全干部作風建設和隊伍建設方面的一系列規章制度,重點包括以規范內容、組織嚴密為主要內容的學習制度;以規范程序、強化職責為主要內容的工作制度;以規范行為、保障工作為主要內容的管理制度;以廉潔從政、加強自律為主要內容的監督約束制度,在內部形成一套較為全面系統的制度體系,真正形成用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機制。如在選人用人機制上,建立健全民主推薦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干部任用制度、競爭激勵機制、管理監督機制,逐步構建一套圍繞道路運輸發展和工作實績來測評和使用干部的工作機制。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上,要建立健全思想教育機制、監督制約機制、廉政責任機制,逐步形成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格懲處的反腐倡廉工作機制,努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問題。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管全局、把方向、議大事、抓落實,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大事、指導全局和宏觀決策上,努力做到扭住中心不放松,抓住機遇不放手,遇到困難不低頭,加快發展不止步,不斷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四、堅持一崗兩責、強化目標責任

抓作風建設主要是提高工作效能。因此教育廣大干部職工要把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一是要有負責任的工作態度,要教育廣大干部職工自覺地把自己所擔負的工作與個人的人格、命運聯系在一起,與工作共榮辱,真正把擔子挑起來,把責任負起來,在其位、謀其政、善謀事,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要從全局的角度考察自己的工作,不讓全局工作在我手里受影響,不讓工作進程在我手里被拖延,不讓行業形象因我而受到損害,堅決“醫治”工作中間的“梗阻病癥”。二是要有高質量的工作追求,權力和職務是組織和人民為我們提供建功立業、實現抱負的大好平臺,也是我們為人民群眾謀利益、辦實事的大好機會。因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有所作為的信念,懷有大有作為的追求,堅決破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太平思想,增強“無功就是過,無為就是錯”的意識,把心思集中在干事上,教育廣大干部無論是想問題、干事情,還是做決策、做工作都要少琢磨上級知道不知道,多考慮群眾需要不需要;少琢磨對自己有利還是無利,多考慮對行業發展和社會穩定有益無益。目前在我們行業管理上還存在著職責不清、推諉扯皮,工作抓不到位的問題。有的干部平時不學習,工作不努力,上情不掌握,下情不了解,既不出思路、又不出方法,坐下來不會寫,站起來不會講,下基層不會指導等等。為此,我們領導班子一定要站在時代的前沿,認清形勢,痛下決心,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才能突破難點,開拓創新;少一些空談,多一些實干,才能出實績,迎得群眾稱贊;少琢磨一些私事,多琢磨一些公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運政執法水平,增強科技興運的本領,為推動道路運輸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和持續長久的不竭動力。三是要有開拓創新的工作精神,堅持把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作為作風建設的一個重大問題,不斷創新、不斷探索,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這個主題,開辟廣闊的實踐鍛煉領域,到干事創業的前沿陣地上去,從時間鍛煉中吸取營養,深受考驗和磨練,在實踐中掌握新知識,積累新經驗,增長新本領,提高干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

五、嚴格考核考評,建立獎勵機制

抓好作風建設,就要建立全面系統的督查考核方法,及時督查,按期考核,以督查促管理,以考核抓落實,通過督查,發現問題,找準問題,歸納梳理,提出整改措施,責令定期整改;通過考核促進運政管理,增強真抓實干的責任,確保工作全面落實。要不斷完善考核管理辦法,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大力推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的考核機制,把每個干部職工的工作量化細化,使干部職工都有壓力和緊迫感,從機制上強化“法治”,消除執法中存在的隨意性,進一步規范運政執法行為,加強機關內部管理。要改進考核方式和手段,把日常考核與月、季考核相結合,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考核機制,加大工作業績同獎金津貼掛鉤力度,獎勤罰懶,切實體現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的激勵機制,增強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探討和建立與目標責任制相配套的能級管理制度,按崗位工作的責任、強度,增加崗位津貼和獎勵工資,推動中層干部在其位、司其職、盡其責。緊緊圍繞依靠群眾監督,始終堅持一切為經營者服務,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我們作風建設效果的砝碼,把經營業戶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我們工作的標準,從根本上做到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樹立運政行業的良好形象,得到運輸經營業戶和社會各界的贊譽。

六、深入調查研究,強化服務意識

抓作風建設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因此,領導干部要經常深入實際,到群眾中去,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從不同側面了解和掌握隊伍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對干部職工不僅要聽他們的匯報,看他們在干什么,著重要看干工作取得的實效,準確掌握干部職工的工作和思想作風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真正體現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切實達到作風建設的目的。一是要樹立情為民所系的思想。總書記曾經指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失民心。”,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始終立于不敗之地,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保證。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轉變“官念”,樹立“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心中裝著群眾,凡是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體察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要下決心把工作重心下移,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干起,從群眾最反對的地方改起,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抓起,到矛盾多的地方去體察民情,到熱點、難點、焦點多的地方去調查研究,消民所怨,辦民所盼,解民所難。二是要強化權為民所用的意識。要正確對待權力,把權力看成是責任,而不是組織給予個人的特權;把權力看成是奉獻,而不是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把權力看成是重托,而不是貪圖享樂的條件。要切實做到在職務面前勤思義務,在權力面前多想責任,把行使權力的過程看作是對黨、對人民負責的過程,看作是對組織、對干部負責的過程,奉公行使,為民所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和運輸經營者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三是要增強利為民為謀的責任。“群眾利益無小事”,我們廣大干部職工要真正把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意愿作為指導工作的第一信號,把關心和服務群眾作為自身工作的第一職責,把群眾的評價作為衡量工作成績的第一尺度,要知民情、懂民意、惜民力、解民難,說實話、辦實事、出實招、求實效,做事而“不做秀”,為民而不擾民,不弄虛作假,不做表面文章,不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應,不搞數字游戲和政績工程,真正成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道路運輸事業跨越式發展需要的優秀群體的管理者、實踐者和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