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制度完善工作學習材料
時間:2022-01-13 10:58:00
導語:腐敗制度完善工作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圍繞“教育有效、制度完備、監督到位、懲處有力”四大目標,以改革創新為主旋律,不斷完善預防腐敗制度建設,在整體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的同時,探索形成了符合實際的反腐倡廉建設途徑,為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實現了反腐倡廉與經濟建設相互促進、同頻共振的目標。
一、建立“一曲清貧”教育機制,培育干部勤廉理念,夯實反腐倡廉的內力。
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優勢和廉政歌曲《<清貧>頌》獲獎契機,唱響品牌,弘揚精神,在全黨員干部中組織實施“一曲清貧”教育工程,推出“五個一”措施,健全教育機制,實現了黨風廉政教育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一是建立一個基地?;I資1270萬元改造紀念館,在項目建設中,把打造紅色經典景區與建設廉政教育基地相結合,精心編寫融入廉政思想的景點講解詞,豎廉政公益廣告牌、建廉政文化長廊,組織開展唱《<清貧>頌》、重溫入黨誓詞、廉政宣誓、廉政談話等廉政教育活動。二是組建一支隊伍。由紀委監察局領導、委黨校教師、專家學者、科技人員、先進模范人物等組成黨風廉政教育師資隊伍。三是開展一次主題教育。每年確定一個活動主題,開展黨性黨風黨紀或作風建設等主題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清貧自重、廉潔從政。四是贈送一張賀卡。每年元旦、春節,向全科級領導干部贈送印有同志“愛國、奉獻、創造、清貧”精神的廉政賀卡。五是頒發一枚像章。向黨員干部贈送《〈清貧〉頌》光碟,對在黨的建設、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黨員干部頒發紀念像章,讓大家胸佩像章“聽”清貧,傳遞“清貧”精神。
二、建立廉政文化建設機制,營造尊廉崇潔氛圍,吸納反腐倡廉的外力。
不斷創新廉政文化建設領導機制、投入機制、考核機制,有效夯實了廉政文化建設的組織基礎、保障基礎和發展基礎。把廉政文化建設納入黨的建設和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以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抓手,落實、鄉、村黨組織負責人的責任,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和黨員教育經費支出,目標責任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內容。機制逐步完善、責任層層落實,大大激發了廉政文化創建活力,本地紅色資源、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優勢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創造了特色廉政文化品牌。依托紅色資源,在紀念館和故居設立黨風廉政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動。2009年4月,紀念館被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聯合命名為“江西省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基地”。發掘旅游資源,在龜峰景區,精心設計包含廉政內容的景點講解詞,豎廉政公益廣告牌,建廉政文化長廊,把廉政理念滲透到旅游活動中。如在龜峰景區的雙劍峰、朝帽峰、金鐘峰等景點,分別設立了“敢問不平事,同揚正氣歌”、“貪官奉作搖錢樹,公仆尊為責任田”、“應向狂徒鳴警鐘,當為國法立功勞”等廉政講解詞,給游人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統攬文化資源,組建了故事宣講團,組織創作了廉政歌曲《〈清貧〉頌》,腔現代戲《清貧》、《祭碑出征》,音樂情景劇《清貧頌》,以及戲劇小品《心靈的對話》等廉政文化作品,獲得了國家、省、市各種獎項和榮譽,其中《〈清貧〉頌》在全國反腐倡廉歌曲創作評比中獲特等獎,并入選第十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這些獲獎品作為我廉政文化活動的保留節目,每年組織巡演或者選送參加上級文藝匯演,產生了極大反響。
三、建立重點領域預防腐敗制度,促進權力規范運行,增強反腐倡廉的實力。
建立了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主體,以鄉(場)公共資源交易站為補充的兩級交易平臺,加強交易市場建設,完善交易管理機制,規范關鍵環節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遏制重點領域腐敗案件易發多發的勢頭。一是突出公開。建立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及時準確地各項招標、投標、中標和市場行業信息,以及收費標準、人員職責和業務流程等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內容。交易中心工作人員堅持做到掛牌辦公、掛牌上崗、掛牌辦事,嚴格推行“先公開后執行”的辦法,提高各項工作的透明度。二是突出公平。加強交易市場管理、交易監督管理和平臺內部管理等三個層面的制度建設,用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制訂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實施方案》、《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進場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和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的若干規定(試行)》,出臺了《評標專家守則》、《交易場內守則》、《專家管理制度》、《信息規定》,同時將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采購、國有土地出讓及產權交易操作流程張貼上墻;先后制定了學習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保密制度、首問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等八項管理制度以及全員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三是突出公正。落實各部門責任,加強對交易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的監督管理。配備了電子監控系統、通訊工具屏蔽系統,落實了交易活動規范保密和封閉管理的要求,以科技手段保障公正交易。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自去年9月成立以來,已各類交易信息39條,完成交易項目35宗,交易金額達28000萬元,增收節支9652.7萬余元,其中11月18日原民政局地塊起拍價7600萬元,最后成交價17120萬元,增加收入9520萬元;鄉(場)公共資源交易站三年多來已完成交易項目219宗,交易金額4164.05萬元,增收節支429.66萬元。
四、健全便民利民服務機制,強化干部服務意識,挖掘反腐倡廉的潛力。
為切實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我狠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創新便民利民的服務機制,強化“有事請找我,我為您服務”的理念,注重改進作風,使部門權力便民利民,提高群眾滿意度。即建立了以行政服務中心為主體、以鄉(場)便民服務中心為紐帶、以村級便民服務室為基礎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行政服務中心引進電子效能監察和行政審批軟件系統,職能進一步完善,管理進一步提高,服務進一步優化,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服務平臺;鄉(場)便民服務中心嚴格實行集中辦公、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做到“一個中心對外,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一條龍服務”,年終納入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內容;村級便民服務室明確了兼職人員,實行定崗定責,由鄉(場)紀委統一監督。
近三年來,行政服務中心辦理行政許可服務事項65000余件;鄉、村便民服務中心(室)為農民群眾辦理服務事項83538件,調處各類矛盾糾紛4685件,各類信息2695條。
五、建立勤廉度測評機制,強化干部責任意識,激發反腐倡廉的活力。
結合實際,制定了《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勤廉度測評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勤廉度測評體系,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與構建懲防體系、加強作風建設納入測評內容,力求客觀、公正、準確地評價全科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勤廉度,切實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意識。今年初,完成了全97個部門單位和569名科級領導干部的勤廉度測評,對排名前10名的單位和排名前60名的個人進行了大會表彰,對排名后10名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誡勉談話,跟蹤整改。
通過開展勤廉度測評,豐富了干部考核評價方式,實現了動態監督、動態考核、動態管理;搭建了群眾監督的平臺,堅持把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評判權交給群眾,有效解決了群眾監督缺少抓手的問題;樹立了正確的評價導向,找準了工作的薄弱環節,增強了干部的勤廉意識,成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載體和新抓手。
六、建立財務委托“雙代制”,著力化解民訴民怨,匯聚反腐倡廉的合力。
建立了村民小組財務委托“雙代制”,即村小組會計業務委托鄉經管站統一,村小組所有集體收入委托村委會統一代管,著力解決村小組財務混亂、群眾反映強烈和無人監督的現狀。各村小組成立民主理財小組,對全村財務開支實行陽光理財,每季度公開一次收支情況,重大資金安排由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在2008年試點成功的基礎上,2009年、2010年在全新農村建設點全面部署開展了“雙代制”工作。財務委托“雙代制”,破解了村組財務監管難題,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中國紀檢監察報》2009年11月5日刊登了我的經驗文章(:“雙代制”破解財務管理難題)。僅2010年1-11月,實行“雙代制”的70余個村組民主理財小組共糾正和拒絕不合理開支19.53萬元。通過推行“雙代制”,群眾消除了懷疑,干部卸下了包袱,尊廉祟潔的氛圍逐步濃厚,干群關系更加和諧。
- 上一篇:學校安全管理防范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農村土地管理大會領導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