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農平臺監管學習材料
時間:2022-03-02 09:55:00
導語:惠農平臺監管學習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兩年來,市仔細貫徹落實中心關于“三農”任務有關要求,以促進農業開展、維護鄉村不變為目的,以標準和制約權利運轉為中心,以維護農人權益為重點,運用“準則加科技”樹立了三大“惠農”監管平臺,為扎實深化推進鄉村黨風廉政建立供應了有力支撐。
一、樹立涉農補助資金監管平臺,實在維護農人財權
為使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確保資金運轉平安,2010年下半年,市在區先行試點的根底上,在全市9個涉農區縣啟動了涉農補助資金監管平臺建立。監管平臺依托“農人一點通”為載體,具有宣傳、公開、查詢、治理、征詢、投訴等功用,可公示水稻栽種補助、農資綜合補助、農機具置辦補助等13項普惠制的涉農補助政策以及鄉村村莊革新建立等惠農項目。農人只需在本村“農人一點通”觸摸屏上點擊,就可查詢到“自己應得、自己實得、他人應得、他人實得”,如有疑問,還可以隨時征詢或投訴,有力確保了農人對涉農補助資金的知情權和監視權。有關部分也可經過監管平臺對村、鎮申報數額與村民實踐公示的發放金額進行查對,實時發現、改正存在的問題。
到2011歲尾,監管平臺已在全市1391個涉農行政村推行使用,公開近140萬條信息,觸及補助資金14.13億元、鄉村村莊革新建立項目資金21.58億元,累積農人點擊數超越10萬次,尚無對2009年以來涉農補助資金發放相關問題的投訴告發。
2011年3月,中心紀委副書記干以勝在實地調查了寶山區羅店鎮天平村涉農補助資金監管平臺,對推進涉農補助資金監管平臺建立的做法賜與了充沛一定。
二、樹立鄉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實在維護農人物權
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數額重大,到2009歲尾,全市9個涉農區縣三級集體經濟組織總資產、凈資產辨別為2398.4億元、718.5億元。為有用防備鄉村集體資產風險、促進保值增值,2011年,市在具體清產核資的根底上,充沛借鑒涉農補助資金監管平臺經歷,啟動了鄉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建立,力爭用2年左右工夫,根本建成市、區縣、鄉鎮、村四級聯網的鄉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
監管平臺包括資金治理、資產治理、資本治理、合同治理、“三資”預警等八大模塊,農人可及時查詢調查本村資產概略、收入支出、集體地盤收益、鄉村分派等九方面內容,相關本能機能部分也可對“三資”總量、進出狀況、資產構造散布、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措置、產權準則變革等狀況進行及時查詢、剖析和監管,完成了鄉村集體“三資”的網上公開、網上運轉、網上監視。
到2011歲尾,市鄉村集體“三資”監管平臺已根本構成框架并開通試運轉,95%的村級集體“三資”數據和60%的鎮級集體“三資”數據已錄入監管平臺。2011年9月,中心紀委副書記吳玉良在調研時期,對市運用“準則加科技”增強鄉村集體“三資”治理的做法予以了充沛一定。
三、樹立鄉村地盤承包與流轉監管平臺,實在維護農人地權
鄉村集體耕地流轉率、地盤流轉合同簽署率居全國第一,耕地流轉入農人專業協作社的面積比重居全國第三。為實在標準地盤承包和運營權流轉行為、維護鄉村調和不變,2010年,市在試點樹立鄉村地盤承包運營權流轉治理效勞中間的還,啟動了鄉村地盤承包與流轉監管平臺建立。
監管平臺具有地盤承包、地盤流轉、膠葛調停仲裁、政策治理等四項功用,經過樹立鄉村地盤承包與流轉信息數據庫,對鄉村地盤承包運營權證書施行信息化治理,完成了鄉村地盤承包和流轉信息的主動計算和及時查詢,確保了地盤承包和流轉信息的及時性、完好性和可追溯性。還,地盤承包合同、運營權流轉合同、運營權證書改變注銷等營業也可經過監管平臺處理,有用提拔了信息化、標準化治理程度。
到2011歲尾,監管平臺已經過項目驗收,掩蓋全市9個區縣、74個涉農鄉鎮。全市鄉村62.5萬份承包合同(占總承包戶的91.4%)、1.27萬份流轉合同已錄入平臺,并一一樹立了電子檔案,為增強對鄉村地盤承包和流轉的前置監管和執行監管打下了扎實根底。
- 上一篇:房管局創優活動實施方案
- 下一篇:違規禮金收送治理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