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31 09:50:00

導語:城市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查報告

一、基本情況

城市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系點。增城市學習實踐活動于20*年10月上旬正式啟動,2009年3月初基本結束。全市共88個單位參加了學習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增城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緊密聯系全市工作實際和黨員干部思想實際,扎實推進學習實踐活動,認真完成了學習調研、分析檢查、整改落實3個階段11個環節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良好成效,達到了預期目的。

二、主要做法

堅持領導帶頭做好思想發動

增城市對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高度重視,在第一時間啟動了基層黨員干部學習科學發展觀大輪訓,發放了10000份調查問卷,舉辦了“科學發展在增城”主題晚會,進行了充分的思想發動?;顒又?,全市各級領導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親自謀劃、親自動員、親自牽頭組織學習實踐活動,主動把自己擺進去,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在學習調研中,針對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中查擺出來的影響和制約增城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市領導班子成員精心確定了30個調研專題,并組織調研組深入各鎮街和有關部門廣泛聽取意見,各活動單位領導班子成員也帶頭開展專題調研,共形成具有較高質量的調研報告584篇。在分析檢查中,市領導向全市發出倡議,誠邀干部群眾給市委市政府“挑刺”提意見,共收集意見建議13738條。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還以“發展為民,問政于民”為主題,與網民進行了互動交流,收集到意見建議900多條。在整改落實中,針對群眾反映和查擺出來的問題,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從我做起,雷厲風行,帶頭進行整改。

堅持理論武裝形成發展共識

增城市堅持把理論武裝擺在首位,貫穿于學習實踐活動始終。圍繞學習科學發展觀特別是中央一系列重要會議和中央領導同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召開11次市委常委會、12次中心組學習會、3000人的黨員干部會議等多種形式,充分運用和拓展宣傳陣地,深入學習中央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精神,深刻領會中央領導同志調研指導學習實踐活動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做到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全市共召開各級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會386場,參加黨員領導干部達2983人次。在學習培訓中,他們積極創新學習載體,開辦了廣場大學堂,聽眾超過1萬人次;開辦了農村廣播學堂,有279個村先后開通;開辦了手機學堂,累計發出信息12期,16000多人次參加了科學發展知識答題和抽獎;開辦了流動黨員QQ學堂,吸引了上百名流動黨員參與,討論發言達1200多條次。與此同時,市委宣講團深入到機關、鎮村、企業開展了80多場次的學習輔導,編印了《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簡明讀本》;開設了網上論壇、媒體論壇、專家學者論壇;利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專題網站”,開設“建言獻策”專欄,廣泛發動黨員干部群眾談體會、找問題、提建議。在此基礎上,深入開展了“五個一天”(即讀一天,聽一天,訪一天,講一天,談一天)、“五個一次”(科學算賬、辦事體驗、聽取意見、解剖典型、干事創業)活動,全面總結增城近年來發展的經驗教訓,引導領導干部從增城的實踐和發展歷程中把握科學發展規律。強調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首先算好“三筆賬”:有多少群眾得實惠,群眾能得到多少實惠,群眾是長期受益還是短期得利,進一步鞏固提升了科學發展的共識。

堅持實踐特色破解發展難題

結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和自身發展實際,增城市把“深化建設三大主體功能區、實施公園化戰略,統籌城鄉科學發展”作為學習實踐活動載體。著力優化產業布局,先后引進了56個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產業關聯度高、經濟效益好的優質項目,吸引投資83.3億元,預計年產值300億元以上。大力實施公園化戰略。實施了城鄉環境“清潔美”(水清、地潔、環境美)工程,啟動了新塘、高灘等六大污水處理廠規劃建設、75個行政村污水綜合治理工程和河涌整治工程,積極推進新荔公園、基崗公園、臨江公園等一批生態公園建設,使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3.3%,城區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5.8平方米。積極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一方面積極實施中心城區產業“退二進三”戰略,依法果斷關閉49家立窯水泥廠和54家線路板廠,為現代特色產業發展騰出空間和環境容量;另一方面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力度,去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資增長達62.28%,分期分批組織民營企業家赴清華大學進修或到發達地區學習取經,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全面啟動了廣汕公路增城段改擴建工程和107國道新塘段改道工程等,逐步形成了覆蓋城鄉、通暢便捷的城鄉交通網絡;啟動了農村規劃制定和修編,完成了首批50多個村規劃;制定了《促進農業集約化發展的實施方案》,創建了小樓人家生態農業集約化經營示范區,推進了一批上規模的現代農業基地建設,提高了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集約化水平。

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發展成果

增城市堅持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重中之重,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改善民生。建立了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問責制,完善了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城鄉居民免費培訓和訂單培訓力度,想方設法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致富農民;堅持把教育當作提高市民素質和減少未來農民人口的重要抓手,大力調整優化學校布局,投入10億元完成了70項學校新建和改建工程;進一步健全了市、鎮、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啟動新塘、中新等中心鎮醫院建設,群眾“就業、就讀、就醫”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啟動了經濟適用房和頤養院建設,提高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農村低保標準,啟動了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8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6%,為25166名城鄉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和春節慰問金899.2萬元,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先富幫后富,制定“三聯六幫”城鄉共建行動方案,廣泛發動全市黨政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對全市農村和社區實行“三聯”,即聯村(居)、聯社、聯農戶;重點抓好“六幫”,即幫樹立科學發展理念、幫搞好規劃建設、幫整治村容村貌、幫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幫扶孤助學解困、幫強化村(居)組織建設,城鄉共建水平進一步提高。

堅持群眾參與凝聚發展合力

為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尊重群眾首創精神,推動形成科學發展的共識和合力,增城市在活動中開展了“向全市領導干部公開求言活動”以及“我為增城科學發展獻一策”有獎征集活動;設置了征求意見箱,開通熱線電話,在政府網站和增城之窗推出“推動增城科學發展大家談”專題;召開了各種類型專題座談會20多次;設立中央黨?!独碚搫討B》增城研究基地,舉辦了“百名專家論增城”、“科學發展南方論壇”和“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理論研討會”等學術研究會議,形成了一批推動增城科學發展的戰略措施。市委提出,組織群眾評議既是“求言求刺求方”的過程,也是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形成共識和合力的過程?;谶@一認識,他們把《分析檢查報告》和《整改落實方案》全文刊載在《增城日報》、“增城之窗”等媒體,廣泛接受社會各界評議。并先后召開了省、廣州市、增城市三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基層群眾代表等社會各界1000多人參加的評議大會,發動群眾監督及評議。根據群眾意見,查擺出“三大主體功能區產業集群集聚程度還不高、農業集約化程度偏低、道路交通建設滯后、城市配套功能不夠完善、城鄉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有待提高、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夠”等制約和影響科學發展十大突出問題,剖析出了“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理論武裝有待加強、群眾觀念不夠強、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工作作風不夠扎實”等五大根源,推出了7個方面的100條具體整改措施。

三、主要成效

堅持實踐第一、質量第一、群眾滿意第一,著力在深化理論武裝、解決突出問題、營造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加強和改進作風等四個方面下功夫,增城市學習實踐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基本實現了“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目標。

一是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深入人心。通過學習實踐活動,廣大干部群眾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全市上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增強,形成了科學發展的思想共識。干部隊伍的團隊執行力有了新提高,搶抓機遇、奮發有為、爭先創優的意識不斷增強。進一步堅定了把中央戰略部署和省委、廣州市委的戰略決策,因地制宜變為增城科學發展具體舉措的信心,進一步提升了科學決策的能力,形成了“人人想干事、人人爭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濃厚氛圍。

二是科學發展的“增城模式”進一步完善。在廣泛吸納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增城市初步形成了“以人為本、政府主導、統籌城鄉”的科學發展“增城模式”,初步構建起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生態文化旅游和度假休閑產業為特色,都市型現代農業為基礎,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的現代特色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三大主體功能區產業聯動、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路子,呈現出經濟發展逆勢而上、發展方式轉變初見成效的好局面。2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510.27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18.28%;人均生產總值達62054元(9*0美元);工業總產值1104.42億元,增長22.3%;財政總收入102.49億元,增長32.72%,提前兩年完成“*”規劃的主要經濟指標。

三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升。20*年,增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0元,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7920元,增長19.5%,增幅均創歷史新高。市財政投入18.01億元解決民生問題,共免費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8475人,轉移15467人。投資1.2億元完成了人民醫院綜合大樓建設,就醫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A設施日益完善,增莞高速公路正式通車,增正公路改造升級全線竣工,廣河、增從高速公路增城段全面動工。新行政中心建成啟用,新城市中心已現雛形。投入3億元完成了城區道路綜合改造,市區“水浸街”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建設并啟用了交通和治安視頻系統,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明顯好轉,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高。

四是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增強。堅持一手抓載體建設,一手抓引導培育,實施城鄉文化資源共享工程,大力創建社區文化、培育廣場文化、發展生態文化、挖掘歷史文化。開展“全民閱讀求知”和“村落社區化、文化進社區、文明進萬家”等活動,將文化建設推向農村。采用政府策劃、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的方式,舉辦廣場音樂文化節和新年音樂會,建設音樂雕塑廣場,廣場文化逐步深入鎮村,帶動群眾廣泛參與舞蹈、音樂等文化活動,逐步成為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挖掘整理412處歷史文化資源,使歷史文化與鄉村度假休閑旅游融合發展、交相輝映。

五是科學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圍繞《關于爭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示范點的實施意見》,制定出臺了6個配套文件等系列制度,營造有利于科學發展的政策制度環境。圍繞完善主體功能區建設的機制,出臺了《深化主體功能區建設,構建現代特色產業體系實施方案》和《增城市招商引資獎勵辦法》,引導產業向結構高級化、水平高端化集聚發展;制定了《促進農業集約化發展的實施方案》、《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用地統籌利用試行辦法》,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建設用地集約節約高效利用;制定了《新農村規劃建設與農村建房管理暫行辦法》和《城鄉環境衛生綜合管理試行辦法》等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社會管理機制;制定了《增城市領導干部問責暫行辦法》,實行重點工作問責制,形成轉變機關作風倒逼機制,確保落實任務更全面、更周密、更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