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人事科學發展觀發言材料

時間:2022-09-02 04:25:00

導語:組織人事科學發展觀發言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人事科學發展觀發言材料

立足科學發展擴大選人用人民主加大人才引培力度

在我區的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試點工作即將全面啟動之際,召開這樣一個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有助于我們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同時也是采言納諫、集思廣益的一種好形式。近年來,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指導下,我區的干部工作不斷推陳出新。為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下面我談點個人的思考和認識:

一、規范干部選拔任用程序,進一步擴大民主,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按照德才兼備、注重實績、群眾公認原則選拔干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這就要求我們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讓群眾充分參與,進一步擴大民主。因此,區委將研究出臺《××區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辦法》,從規范初始提名權、擴大公開選拔比例、實行常委會票決入手,進一步明確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要求,規范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程序。

一是改革完善初始提名制度。初始提名是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干部任用的薄弱環節。《暫行辦法》將對初始提名方法進行改革,規范初始提名程序,建立和完善民主提名制度。實行空崗預告制。進行民主推薦前,將空缺職位、崗位要求、任職條件、選拔方式、選拔程序等向全區公布,擴大干部群眾對擬選任崗位的知情權,增強提名推薦的公開性和針對性。實行非定向“海推”。通過不帶組織意圖的民主推薦方法,產生初始提名人選。從而讓多數人選人、在多數人中選人,讓干部群眾廣泛地參與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實行民意否決制。初始提名人選必須從民主推薦和民主測評得票名列前茅的人選中產生,凡得票不在前列或達不到一定比例的,一律不得作為提名人選。

二是將公開選拔工作制度化。今年我們拿出了4個科級職位面對社會進行公開招考,為全區干部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在體現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的同時,又不失黨管干部原則,是加快干部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暫行辦法》中將把公開選拔領導干部作為干部任用的重要方式之一進行規定,使其更加科學化、制度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加大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工作力度,有計劃地拿出更多的職位包括一些正職職位面向社會進行公開選拔,逐步提高公開選拔的領導干部占新提拔的同級干部中的比例。同時在區機關中倡導和鼓勵實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考試選拔。

三是實行常委會無記名票決制。在以往實行全委會票決制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區委將研究出臺《區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干部任免無記名投票表決辦法》,改過去的議決制為票決制,并將票決干部的范圍進一步擴大,由過去的鄉鎮、街道黨政正職擴大到常委會權限管理范圍內的所有科級領導干部。在票決制中,每個常委只有一票,最后得票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決策,以應到會常委會成員超過半數同意為通過。每一票價值相同,使意愿得以自由、民主地表達。與議決制相比,票決制將更好地保證民主集中制的落實。

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機制,科學評價干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民主、公開、競爭、擇優,形成干部選拔任用科學機制,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因此,要求我們必須在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機制。

一是立足科學發展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科學考核評價干部,是選準用好干部的前提。因此,建立完善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是我們今年工作的一個重點和亮點。經過前期調查摸底、充分調研、反復修改,這一體系已見雛形。新的干部考核體系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制定了民主測評、群眾滿意度測評和工作實績三個百分制考評辦法。針對過去考核干部突出政績不夠、群眾參與度不高等問題,把干部的實績考核擺在突出位置,并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對考核評價內容重新進行了設計,內容涵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社會穩定、民生工程、政治建設等方面,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同時把民意調查作為干部考察考核的必經程序,并在總得分中占有相當的比重,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8月份我們結合區直單位考察工作,選擇了幾個單位進行了試點,將結合實際操作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對該體系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

二是充分運用考察結果,建立雙向反饋機制。為了打破過去組織上對干部考察結果秘而不宣的“沉悶”局面,區委組織部將于近期出臺《干部考察結果反饋辦法》,將考察結果向干部本人“亮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考察成果。考察反饋將采取書面反饋和面對面反饋相結合的形式,重點反饋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主要工作實績和存在的不足,指出下一步努力方向。同時被考察對象對反饋意見有異議或者補充說明的,可進行反向反饋說明。雙向反饋制的建立,一方面可督促考察組高質量完成考察任務,提高考察結果的準確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引導班子和干部查找不足,完善提高。

三、積極拓寬教學載體,注重實踐鍛煉,掀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高潮

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會議精神,在充分理解李源潮同志提出的關于培養眼界寬、思路寬、胸襟寬的“三寬”型干部的新要求的基礎上,扎實推進我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

一是拓寬區外培訓渠道,充分利用各方教學資源。在抓好區內干部教育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外聯系溝通,充分利用區外教學資源。今年我們出臺了《××區選派干部赴外地經濟發達地區黨校培訓實施辦法》,計劃在三年時間內,采取外派學習的方式對45歲以下的科級干部進行一次輪訓。目前,這項工作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我們與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干部培訓機構已經達成初步意向,著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上個星期,第一期和紹興市委黨校聯合辦學的紹興培訓班已經開班,來自42個單位的50名科級干部將進行為期半個月的封閉式培訓,在課程的設置上也充分體現了針對性強,理論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特點。

二是注重實踐鍛煉,“三派”干部多形式鍛造。“實踐出經驗、實踐出干部”,因此,要把干部的實踐鍛煉擺在突出位置來抓,要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干部實踐鍛煉形式。一是繼續選派新任的科級干部和后備干部到信訪、招商一線錘煉。這是我區一貫以來的好做法,經過這種形式鍛煉的干部成長很快并大多走上了領導崗位,在今后的工作要繼續抓好這項工作,提高干部的組織領導能力和處理實際問題能力;二是選派區機關年輕干部至農村基層掛職鍛煉。我們于今年5月下發了文件計劃分批下派03年以來新招錄在機關工作的26名年輕公務員到經濟比較困難的村掛職鍛煉,目前,第一批的8人已經到位,下一步將做好這些掛職鍛煉人員的管理工作,促使其豐富基層工作經驗,為我區的干部隊伍儲備后備力量。三是繼續選派優秀年輕領導干部到沿海發達城市縣區對口部門掛職學習。去年年底我們先后派出了10名年輕科級干部至杭州市和溫州市龍灣區跟班學習。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聯系廣東、××等外省發達地區兄弟縣區的對接部門,將更多的干部送出門去學,促使其在工作實踐中,體會氛圍,開拓視野,學習經驗,更好地發揮我區與外界的橋梁作用。

四、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創新引培機制,切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黨的十七大,首次將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寫入報告和黨章,把人才工作擺在了突出位置,并指出要“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激發各類人才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新局面”。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結合實際,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推動我區人才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一要逐步建立完善區籍人才聯系制度,做到人才流出不流失。在前期工作中,我們收集了200余名在外地工作、創業的××區籍優秀人才的基本信息,建立了《××區籍優秀人才信息庫》。下一步準備做好以下兩項工作:一是加強平時溝通聯系。通過發送郵件、寄送信件,電話問候,通報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發展思路,宣傳我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人才獎勵政策,讓他們能隨時掌握家鄉發展狀況。二是建立區籍優秀人才聯誼會。計劃在年末春節期間組織一次××在外區籍優秀人才聯誼座談會,通過組織參觀家鄉新發展新面貌,面對面共談家鄉建設,達到交流信息、增進感情的目的,并鼓勵和動員有條件的人士為家鄉發展出謀劃策或直接回鄉創業。

二是充分利用區內資源,組建專家顧問團。在我區昌東工業區、民營科技園等園區經濟發展較快、紡織產業集群聚集的發展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我區區域內高校院所、科研站所較多的有利資源。著手從南昌大學、藍天學院、藥物研究所等單位中聘用專家學者組成專家顧問團,下設戰略發展、工業經濟、科技創新、城鎮規劃建設等4個專業組。定期開展調研和座討論,為全區的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經常性地組織進駐企業,進行觀摩交流,開展業務指導,實現科技對接,推動區域內企業更好更快發展。

三是創新人才服務機制,免除后顧之憂。要引得進、留得住人才,除了要重視“才”,還要尊重“人”。要堅持用事業凝聚人才,用精神鼓勵人才,用真情關心人才。計劃設立高層次人才引進“綠色通道”,設立高層次人才引進“一站式”服務專窗,實行“一窗”受理、全程代辦、限時辦結;加強交流溝通,增強高層次人才的歸屬感;建立區領導聯系拔尖人才制度,通過電話慰問、電子郵件、定日接待、開展聯誼會、座談走訪等方式,及時了解其思想動態,幫助解決生活工作上的實際困難,密切區委、區政府與人才的關系;開通人才服務“110”,在人才辦專設服務熱線,指派專門工作人員24小時幫助解釋政策,解決問題。